造紙工業是一個與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建設息息相關的重要產業。當前,我國造紙土業存在纖維原料結構不合理和建設資金籌措困難的問題。本文致力于探討造紙業競爭力提升與林紙一體化問題。
我國造紙行業面臨國際挑戰
一位業內人士曾說過:“從世界造紙業的歷史和現狀可以看出,誰擁有原材料,誰將擁有紙業的明天。”造紙行業的成本受原材料的影響非常大,有效地降低原材料的成本是實現我國造紙行業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途徑。
由于受木材等原材料的影響非常大,造紙企業改進成本結構,不僅僅要從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入手,還應該從改善價值鏈管理入手。
價值鏈管理概念認為,企業應該從總成本的角度考察其經營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某一環節的功能優化。價值鏈管理的目的是:通過對價值鏈各個環節加以協調,實現最佳業務績效.從而增強整個公司的業務表現。高效的價值鏈設計、價值鏈成員之間的信息共拿、庫存的可見性和生產的良好協調,會使庫存水平降低、物流作業更為有效。相反,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只單獨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把其目標和活動與其他部門整合在一起,整個鏈條就會出現不盡人憊的表現。
作為竟爭激烈的傳統產業.造紙行業如果僅依靠對部分環節的功能優化來降低成本已經不能滿足競爭的需要。造紙產業與林業(或廢紙回收產業)充分結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并防范經營風險。具體表現為:一是減少了交易環節;二是有利于根據造紙廠的需要安排林場的經營;三是將造紙第一車間設在林場,充分共享信息,實現生產環節與原材料采購環節的有效整合。
我國造紙企業正面臨國際紙業巨頭的強烈挑戰.降低成本也是我國企業應對即將到來的全球化競爭的需要。面對全球化市場的出現,特別是亞洲市場的崛起,目前全球造紙產業正出現整合的熱潮。經過一系列的重組之后,國際紙業巨頭的規模優勢和產品的價格優勢將更為明顯。這些紙業眾業在把目標市場定在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同時,也在充分考慮有效地將紙業與距離中國較近的地區(印尼等)的林業相結合。而且,有相當數量的國際造紙企業已經在中國開展原料林基地的建設,最典型的是印尼金光集團已經在中國多個省份(包括廣西)開展紙槳原料林基地建設。
國際上的大企業已經開始行動.我國企業行動如果再遲緩,將會喪失本土競爭的優勢。因此,除了明確自身優勢和劣勢,確定合理的產品定位以避其鋒芒之外.通過林紙結合以及改善廢紙收購體系以降低成本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廢紙回收方法、收購手段、收購價格、收購體系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有許多工作需要政府完成,非企業所能及。所以.目前我國企業通過林紙結合以降低成本是最有效的。
握升造紙業竟爭力的有效途徑
(一)造紙業競爭力
什么是競爭力?黃文夫在《民營在中國》中提到:所謂的競爭力指的是企業目前和未來在各自的環境中以比他了門的競爭對手更有吸引力的價格和質且進行設計、生產并銷售貨物以及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機會。而“楊L?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著名管理學家C.K.Prahalad和Gary Hamel在他們所著的《丁heCore Competence o量 the Corporation》一書中指出:“核心競爭力是在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疢. E.Porter在《Competitive Advantage》中也認為:雖然企業在競爭中出奇制勝的具體方法有許多,但最終可以歸納為兩種荃本的競爭優勢.即低成本優勢和差別化優勢。企業在競爭中利用其差別化所獲得的競爭優勢稱為差別化優勢;企業利用其低成本獲得的優勢就稱為低成本優勢。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競爭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會自動轉化成競爭優勢。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和條件加以支持,核心競爭力將一無是處、奄無價值。也正是簽于這一點,如今人們又把核心競爭力的外延拓展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各個職能系統,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主要局限在研究開發和產品生產上?v觀世界紙業,我們可以發現:造紙業的競爭能力也不例外地來源于成本優勢和差別化優勢。只不過造紙業的低成本優勢主要通過降低木材纖維成本、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及節約能耗降低能源成本等途徑獲得;差別化優勢主要由產品質量差別、產品品種差別、產品性能差別和產品附加值差別形成。
對于造紙行業來說,原料成本是決定價格的關鍵因紊。以廣西南寧某紙業有限公司為例,2003年產品單位生產成本為3689.85元/噸,其中木材成本為,433.70元/噸,占38.86%; 2004年產品單位生產成本為3723.85元/噸,其中木材成本為,417.64元/噸,占38.07%; 2005年產品單位生產成本為3380.84元/噸,其中木材成本為1563.32元/噸.占46.24%。對其產品成本構成進行分析可知.木材成本占產品總成本的1/3以上。因此,如果能夠利用我國豐富的人工林資源.降低木材纖維成本,就可大大降低產品成本,極大地提升我國紙業的競爭力。
(二)降低產品成本獲取成本優絡
1實行林紙一體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降低木材纖維盛主
制漿造紙企業要降低產品成本,首先在于降低木材纖維生產成本。由于長期以來我們對林業的投資不足.沒有使用先進的營林方法.木材生長周期長,出材晚,出材率低,育材成本高,導致木材纖維生產成本高。另外,由于我國森林資源稀缺,制漿企業所需的木材纖維缺口很大,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紙漿及廢紙,且進口量逐年遞增。這部分木材受國際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很大。由于木材纖維原料(木漿)的價格需求彈性小,易使紙的價格波動很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的成本優勢。我國制漿企業若想擁有穩定的、低成本的木材纖維來源,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利用我國優越的地理條件(我國地處于最適宜人工林生長地帶)和低廉的農村勞動力,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資力度,廣泛運用高科技營林育林方法如基因遺傳工程,培育優生、優質、豐產林.實行林紙一體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2.制漿造紙企業要真正實現林紙一體化,就必須組建林紙集團。在林紙集團的組建過程中,企業必須關注以下問題:
1.增強核心企業的實力。林紙集團主要由兩大層次企業構成:制漿造紙企業和營林育林企業。我們認為制漿企業是林紙集團中的核心企業,而營林育林企業屬于緊密層企業。核心企業即制漿企業是整個林紙集團發展的基礎,在林紙集團中處于主導地位,是林紙集團發展戰略的制訂與實施的組織者,是使企業集團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有效運轉的指揮者。制漿企業在企業集團中的這種地位和作用是建立在強大的實力基礎上的。如果楊L.`企業實力不強、優勢不明顯,集團就會缺乏發展后勁.規模擴大必然受阻,企業集團功能也將嚴重減弱。在我國已組建的林紙集團中,絕大部分核心企業實力薄弱,主要表現在:一是核心企業即制漿造紙企業規模小,資產存量少,產出水平低;二是企業債務負擔普遮沉重,發展資本嚴重短缺。由于現有的核心企業大都是國有企業,負債沉重,幾乎所有的核心企業都存在資本緊張情況,相當一部分的制槳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了公認的帶戒線。所以,增強制漿造紙企業實力已成為組建林紙集團的關鍵。
2.在制漿造紙企業與營林育林企業之間建立資本紐帶。在組建林紙集團時,為了保證集團的健康發展,制漿造紙企業必須以資本為紐帶接納營林育林企業。這樣,制漿造紙企業就能以所有者或部分所有者的身份對營林育林企業實施有效控制,統一整個林紙集團行動.對企業集團內部資源實施戰略重組,從而能使集團產生出巨大的“1十1> 2"集團效應。以資本為紐帶吸收營林育林企業,要求制漿造紙企業有強大的籌資能力。因此,一些條件好、有發展前途的核心企業應盡快上市直接融資。
2.增加闊葉木造紙比重,提高營林產出,進一步降低木材纖維成本
我國制漿造紙企業傳統上以針葉材作為主要的制漿材《北方地區以落葉松為主,南方地區以馬尾松為主))o由于針葉材的生產成本高,它在壓縮林業用地、降低林地投資、減少資金占用、早出材、早受益以及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等方面,都大大落后于以“北楊南按”為代表的闊葉木比重。所以我國應增加闊葉木造紙比重,從而進一步降低木材纖維成本。
降低產品成本獲取低成本優勢,還可以通過擴大制漿造紙企業生產規模(特別是單臺紙機的生產規模).走規模經濟之路,以及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成本等途徑來實現。
(三)擴大產品位別獲取位別化優紛
目前,造紙業最典型且最具競爭力的差別化趨勢是由產品質且差別所造成的。我國的制漿造紙企業要提高產品質量,必須做到由“以草為主”轉向“以木為主”。增加木材纖維在造紙中所占的比重;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或替代現有的落后工藝技術設備,從多方面提高企業技術設備的先進性;加強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擴大產品差別獲取差別化優勢,還可以通過增加產品品種,擴大產品品種差別和提高產品附加值等途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