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省人大在水污染防治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10大污染區域排污企業達標排放狀況,省環境監察局近日組成3個執法小分隊,分別對全省34家重點污染源進行了為期4天的突擊檢查。結果顯示,被檢查企業絕大部分環保設施運轉正常,但穩定達標排放狀況卻不盡如人意,部分企業超標狀況仍較嚴重。
這34家排污大戶來自造紙、化工、印染、電鍍、醫藥等多個行業,污染負荷占了全省工業的80%之多。環境監察人員在檢查中發現,除了鎮江泛宇鈦白粉廠因為環保設施停運,導致廢水嚴重超標排放;另有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泰興化肥廠、阜寧雙葉化工公司、江蘇安邦電化公司4家企業環保設施運轉不正常,造成其中3家企業排放廢水嚴重超標外,大多數企業處理設施均運轉正常。但值得關注的是,盡管這些企業環保設施運轉正常,但從現場提取的排放廢水水樣化驗顯示,仍有不少企業排放的廢水超標。
記者隨同監察人員暗訪過程中看到,鎮江金河紙業有限公司的污水處理系統運轉雖然正常,各種加藥記錄也較齊全,但取水化驗之后,排放廢水中的COD(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均嚴重超標。在江陰凱江農化有限公司,也發現污水處理設施沒有明顯漏洞,但取水化驗之后,卻發現公司排放的廢水有3種主要污染物超標。在常熟葑涇電鍍廠檢查時,環境監察人員也沒有發現環保設施存在停運的狀況,但排放的廢水也存在超標現象。泰興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各工序運轉正常,各項記錄、化驗數據也很規范,可水化驗之后,COD和色度等3種主要污染物全部超標。
明明設施運轉正常,處理后的廢水為何還嚴重超標呢?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這個新問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些企業幾年前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已普遍存在設備老化、工藝落后、治污能力下降等現象,所以要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必須盡快對環保設施進行新一輪更新改造,積極選用先進的治污工藝和技術,才能達到全面提高污水處理的檔次和水平!作者:沈環軒 劉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