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造紙類上市公司紛紛公告融資計劃和意向,顯示出強勁的擴張勢頭,但是,相關分析人士卻表示,造紙業屬于高能耗、大資本支出的行業,公司產能的擴張將導致行業性“饑荒”,此外,雖然造紙業目前景氣度很高,但是毛利率隨著原料成本的上升也將有所下降。
高耗資導致資金饑渴
昨日,福建南紙公告,擬以資產抵押方式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貸款9.5億元用于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前日,恒豐紙業也稱,擬定向增發引入國外戰略投資者獲得項目資金,美利紙業則換了實際控制人并擬通過定向增發獲資1億-2億元。晨鳴紙業近日也是動作頻頻,剝離上海晨鳴、轉讓天寶嘉麟股權、發行短期融資券等,獲得資金約有10億余元。由此,紙業上市公司資金饑渴程度可見一斑。
“造紙業是高耗能行業,平均每萬噸紙耗資1億元,而紙業公司的造紙規模大約都有3、4噸;一個造紙項目上馬一般需要資金高達幾億元!睎|方證券造紙行業研究員楊春燕表示。招商證券的研究員王鵬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造紙業資本支出大需要一直融資,這也是多數投資者和機構不青睞紙業股的主要原因。
行業拐點或在眼前
行業分析師普遍認為,目前造紙行業處于行業的高峰期,但是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同時由于紙業產能擴大,供應出現相對過剩的苗頭,紙類產品的價格已經無法同步上升,造成上市公司毛利率下降,利潤也有所下滑。
楊春燕表示,自去年底原料紙漿從報價上看已經漲了18%-20%,實際漲幅甚至超過20%;此外木材價格、化工輔料、電力、運費等成本都在上漲,這些成本吞噬了公司的很大一部分利潤。雖然紙業公司進口紙漿會因人民幣升值獲得一定的匯兌收益,但是這些非經常性損益對上市公司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晨鳴紙業財務部的相關人士曾接受采訪時表示,晨鳴紙業上半年的匯兌收益大約有2000多萬元。這筆收入對公司動輒十幾億項目的貢獻確實有限。
王鵬則表示,目前林紙一體化的紙業公司前景較好,造紙成本相對較低,毛利率較高,現在機構看好的造紙公司也主要是林紙一體化公司。而純加工型上市公司前景堪憂,這類公司的業績增長必定伴隨著資本支出的增加,發展是外延式的,總資產的收益率也不會很高。但是林紙一體化項目存在的風險在于投資大而見效慢。美利紙業證券部相關人士對筆者透露,公司林紙一體化項目要耗資45億元,中冶集團入主公司雖擬增資1億-2億,但這遠遠不能滿足項目對資金的需求,中冶集團進來以后將主要為公司銀行貸款籌資提供擔保。
投資價值已不明顯
王鵬還認為,雖然國外紙業股的市盈率大約在20倍左右,但由于國內外在林紙一體化水平、排污標準、后續資本支出等方面存在差距,國內紙業股的市盈率要打一個折扣,10倍的市盈率已經算合理水平。
楊春燕也表示,目前國內紙業股雖然估值已經較低,但是短期內抬頭的可能性依然較小。如晨鳴紙業2006年中期凈資產為4.17元,昨日收盤4.6元,盡管公司股權激勵的價格為4.73元/股,但類似這樣的股票也只適合1-2年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