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造紙業高速發展的背后,是污染嚴重、原材料匱乏、產品結構不合理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污染問題首當其沖。2004年,國家統計的41個工業行業中,造紙行業廢水排放總量僅次于化工制造業,高居第二。造紙及紙制品工業每年產生廢水31.8億噸、排放COD(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148.8萬噸,分別占全國工業廢水、COD總排放量的16.1%和33.0%。污染如此巨大,但造紙行業經濟貢獻率卻僅為2.2%。
●在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中,造紙企業僅3家:晨鳴造紙集團排名第141位;金東紙業(母公司為金光集團APP)排名第383位;華泰集團排名第429位。3家造紙企業的平均銷售額為69.4億元,為500強平均水平234.9億元的29.5%。造紙企業入選總數占0.6%,銷售額占總額不足0.2%。
●產量占中國紙業40%以上的大型造紙企業,其COD排放量不到全行業排放量的10%。
●國際化學木漿生產,噸漿耗水30噸以下、COD排放量30~50公斤;我國化學草漿生產,噸漿耗水高達200噸、COD排放量達350公斤左右。
●我國造紙企業平均規模約1萬噸左右,與世界平均4萬噸的經濟規模相差甚遠。造紙業平均噸紙耗水約140立方米/噸,萬元造紙工業總產值新鮮用水量188立方米,水重復利用率平均只有46%,噸漿綜合能耗達1.5噸標煤,能源利用率一般的大中型企業僅30%左右。
●在日本廢紙回收率已達78%,德國為83%,我國廢紙回收率只有30%;在美國廢紙回收類別高達50多種,我國只有簡單的書、報紙和紙板箱3類。
●我國紙業污染源主要是草類制漿和漂白工程排放的廢液,特別是草漿黑液由于其含硅量大、黏度高、濾水性差,造成黑液提取率低,一般只有80~85%;堿回收率低,一般只有65~75%;而且硅含量高,難以回收這個世界性的難題至今無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