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投資高 時間長:林業資產=造紙企業的金礦
 
http://www.hnckzkzs.com  2006-08-24 中國證券報



廣東某地的速生豐產林

   編者按:在眾多機構紛紛看好林業資產的投資收益時,本報記者走訪了山東幾家造紙企業。根據所得的訪問數據并請相關專家分析,應謹慎考慮林業資產可能帶來的收益。因目前林權所有方式尚不明確,以及林業投資成本過高、時間過長,收購林業資產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五十八歲的王老漢近來遇到兩件高興的事,一件是他的孫子馬上要到北京上大學,另一件是他要在自己承包的地上再種四百棵毛白楊!胺N樹比種莊稼多收不少錢,俺還得給孫子攢學費哩!”

    王老漢家住在山東省廣饒縣大王鎮河南寨,小清河靜靜地流過村口,他承包的樹林就在河邊。從去年起,他和當地的造紙大戶—-G華泰(600308)簽訂了收購協議,種植三百棵三倍體毛白楊,五年成材后按照市價賣給G華泰。

    三倍體毛白楊是利用生物技術專門研制的樹種,生長比一般白楊快一倍,而且生得莖粗干高,特別適合造紙廠收購來做木漿。王老漢算了一筆賬:他種的三百棵毛白楊能出材30立方米,按照每立方米400元的價格,相當于他平均每年收入2400元。

    另一方面,G華泰也算了一筆賬:現在國際市場上木漿價格居高不下,即使按照每噸5000元的低位價格,收購木材制漿比直接買漿便宜700-800元。如果公司每年制漿30萬噸,就可節省2.4億元。

    像G華泰這樣的大型造紙企業,只有控制原料成本才能保證企業的長遠競爭力,所以獲得原料的控制權是關鍵。在目前國際漿價高企、成本支出加劇的情況下,造紙企業加快了收購上游林業資產的步伐。王老漢的故事即是“企業與林農簽訂單”的收購方式,此外,還有企業選擇自營、聯營等多種方式。

    上市紙企:手中有林心中不慌

    G華泰所在的常春路上,兩旁都是郁郁蔥蔥的毛白楊。公司證券事務代表許華村介紹,廠區占地兩萬畝,其中一半以上種了毛白楊,包括3000畝育苗基地。

    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以勝利油田而聞名,許多灘涂和鹽堿地不適合種莊稼,卻適合種白楊樹。G華泰就充分利用這些宜林荒地和退耕還林地,三年內共建了60萬畝速生林,其中30萬畝為與當地農戶和林業企業簽訂的協議訂單,其余為企業自有。

    許華村說:“速生林的輪伐期是6年,60萬畝毛白楊相當于每年提供10萬畝木材,可制漿30萬噸,公司的木漿進口量可以相應降低。但是目前還未到采伐期,故此這部分收益尚未體現!

    公司辦公室主任遲玉祥認為,目前對林業資產的炒作只是概念性的,實際上造紙企業最主要的還是制造產品的能力,擁有上游資產可以使公司增加對抗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的能力,但不能從根本上擺脫原材料的制約。如果要想完全自給自足將違反市場規律,對于造紙企業來說得不償失。

    資料顯示,G華泰目前的主要產品是新聞紙,2007年有望實現120萬噸產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由于新聞紙的主要原料是進口的美國廢報紙(美廢8號),技術革新后,木漿比例控制在10%左右。正是由于這種產品結構,因此公司對木漿的使用量不大,對林木資源的依存度并不高。

    與G華泰的“本地化戰略”不同,相距不到30公里的另一家紙業巨頭G晨鳴(000488)則將眼光放到省外,尋找更多優質林業資產。G晨鳴產品線豐富,高端產品如銅版紙、高級雙膠紙等品種的木漿含量很高。由于上游木材資源緊缺,公司對進口木漿的依存度很大。據測算,G晨鳴進口的木漿占產品成本比重為20%。公司董事長陳洪國指出,公司現在加快林漿紙一體化建設,就是為了擺脫上游資源對企業的限制。

    G晨鳴所在的壽光市是有名的“菜籃子”,全市適耕地都用來種蔬菜,公司自有的林業資產相對較少。G晨鳴先后布局江西、武漢、廣東等地控股子公司。目前在本地共有協議林業120萬畝,并在湛江設立兩家林業子公司,籌建湛江木漿項目中的300萬畝林業基地,經營方式包括自營基地、合同基地和會員制基地三種方式。

    “除了和當地農戶簽訂收購協議外,我們還會以出資方式,拿到部分林業公司的股權,控制這部分林業資產。此外,我們還收購了部分土地,自己經營。如果在山東租一畝林地種樹,每年需要租金700多元,而在廣東只需要20元左右,因此在南方的林業項目能夠大大降低成本!

    此外,公司還擴大了制漿產能。醞釀中的湛江漿紙子公司的紙漿能力達到70萬噸,而壽光本部的25萬噸熱磨化機漿已經投產,全部制漿產能接近200萬噸,能夠完全吸納新增林木資源。

    資料顯示,2005年,G晨鳴投中湛江林紙一體化項目,公司將向國家開發銀行等銀團貸款60億元,其余為公司自行解決。
 
   公司人士指出,湛江項目所擁有的林地資產為全國最大的林紙一體化項目之一,但由于漿廠三年、林地五年的建設期較長,并沒有引起投資者特別大的興趣。

    林紙一體化:關鍵掌握價格主動權

    相對于G華泰和G晨鳴的穩步前進,機構似乎更看好G岳紙大舉搶購林業資產的舉動。

    8月12日,G岳紙發布公告,擬通過定向增發收購林業資產,引發公司股票連續兩周上漲。公告顯示,0.64億元用于收購大股東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持的湖南茂源林業有限責任公司27.43%股權,折合23萬畝;1.19億元用于收購18.95萬畝中成林。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擁有105萬畝林業資源。

    海通證券研究所造紙行業研究員趙濤認為,此次增發成功后,將為公司帶來每年17萬畝的循環砍伐和種植量,并將進一步獲取兩湖、兩廣、云貴等適林地區的林業資產。他同時將其投資評級調高至買入。

    對于造紙企業來說,打通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意味著獲取產業發展的主動權,實行“林漿紙一體化”遂成為各家造紙企業的基本戰略。但是,打通了上游,收購了林業資產,是否就一定能獲得高收益呢?部分研究者指出,受制于下游市場價格,加之紙類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企業在林業資產上的投資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紙業研究員王峰指出,從目前情況看,林業資產進入上市公司的仍在少數,即使企業將林業資產納入,由于沒有明確的林權界定,無法估計不同林權模式下所帶來的增值效益!艾F在熱炒的是‘林業資產’這個概念,但擁有林木不一定意味著擁有林業資產!

    換言之,以協議收購方式納入的林業資產,雖然名義上屬于公司,但實際林權仍在農戶手中,紙業公司未來收購木材時仍具有一定的價格風險。

    紙業戰略專家郭永新也同意這個觀點。他認為無論造紙企業采取哪種收購方式獲得林木資產,關鍵在于能否掌控林權和林木價格。如果不能按照所簽合同上的價格收購,那么企業要承擔的原材料成本仍然很高。

    2001年,國家計委、林業局和財政部共同下發《關于加快造紙用林基地建設的意見》,提出對自己種樹的造紙企業予以稅收優惠,比例最高可達50%,但以協議方式收購林木資源的企業不能享受優惠。隨后不久,國家大幅削減農業稅,以減免稅收鼓勵造林的方式失去了意義。造紙企業不必為了減免稅而自己種樹。在一些自然條件不適合的地方,造紙企業完全可以按照市場規律,通過資金紐帶自然地打通上下游產業鏈。

    正是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國家鼓勵一切有能力的個人和企業參與林業建設,合作造林這種方式流行起來,但是一些非造紙企業打著“合作造林”的幌子行騙的事件多次被媒體曝光。郭永新指出這個問題背后存在的三個原因:沒有林地資源的造林企業“賣空”,即沒有林權和經營權的公司仍然利用政策監管的漏洞出售林業資產;林業資產“一女多嫁”,一塊林地賣給多家投資者,有欺騙之虞;夸大林地資產的投資收益,如夸大木材價格,或縮短成材時間等!斑@也為紙業上市公司收購林業資產敲響了警種!

    郭永新認為,林紙一體化的核心思想在于達到三方面共贏:政府通過調動企業積極性,達到增加綠化率、保護林業資源的目的;林企或林農通過與造紙企業合作,獲得林業資產收益,提高收入水平;造紙企業通過收購林業資產,獲得了防止原材料價格大起大落、抵抗系統風險的能力。如果任何一方面沒能做到,都會違背了林紙一體化的初衷。

    “造紙企業的生產線投資巨大,一旦上游原材料有個風吹草動,紙企這么大的‘船’很難‘掉頭’。正是因為市場條件逐步完善了,企業可以自主決定以何種方式、多大比例來收購相關林業資產。應該說,企業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可以,關鍵是能否掌控收購林木資產的價格。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林紙一體化的主動權才掌握在企業手里。”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業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廣東某地的速生豐產林
Copyright @ 2000-2006.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設置中國紙網為首頁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客服電話:010-82059026 010-82057003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