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尹江勇)對草漿造紙行業來說,造紙黑液污染是深深勒在喉嚨上的一根絞索,F在這個難關已被攻克。省科學院一項自主創新技術,可將造紙產生的黑液全部變成生產磺化木質素的原料,不僅實現造紙黑液“零排放”,而且創造出高效益。
“國內造紙的主要原料是麥草,近年來推廣使用的堿回收法雖然能起到治污效果,但投資大成本高,對不少造紙企業來說負擔沉重!笔】茖W院院長趙亞平告訴記者,我省中
牟造紙廠和滑縣造紙廠由于上馬堿回收工程后成本太高難以運行,不得不停產,現已倒閉。
省科學院化學所與舞鋼市海明造紙集團有限公司經過近20年研究,合作開發的一項新技術,以自主創新的復合蒸煮劑取代傳統的堿法制漿,將原本是污染源的造紙黑液變成了新原料,經過加工,每噸黑液可生產1.1噸~1.2噸磺化木質素,生產成本不過600元左右,售價每噸達1300元~2000元,利潤是造紙的2到3倍。中國造紙協會副理事長李有元在鑒定完該技術后評價:“你們解決了草漿造紙行業的一大技術難題!
“磺化木質素是一種高效減水劑,用在水泥砂漿中,1噸磺化木質素可節省水泥40噸、減少用水14%,直接經濟效益達1.2萬余元,并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度,已經成為建筑行業推薦使用產品。此外,它還可作為擴散劑用于醫藥制劑的生產!被瘜W所所長趙永德介紹。
近3年來,由于采用該技術,僅舞鋼市海明集團就累計新增利稅2800萬元。據集團CEO孫海明介紹,目前該公司產品達到了世界最大的磺化木質素生產、銷售公司--英國KMT的標準要求,已批量出口英國、意大利等國家,供不應求。該成果經過轉化,已經在平頂山和駐馬店形成年產5萬噸磺化木質素的能力。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