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能相信造紙廠排出的廢水會這么“埋汰”;又有誰會相信廠區外、茂密的稻田里隱藏的3個大深坑竟然是這些廢水最后的歸宿?8月3日,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對全市部分造紙行業違規排放、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了集中查處。當天,記者跟隨執法人員,目睹了沈陽興盛造紙廠生產過程及污染現場。
現場:污水未經處理排入稻田
當天下午2時30分左右,記者隨同執法人員來到位于新城子區石佛寺鎮上的沈陽市興盛造紙廠。大門打開后,一個暗色門簾撩開后,記者看到的生產車間內的場景觸目驚心:一間不大的生產車間窗戶緊鎖,空氣中彌漫著污水與煙草等雜物混合在一起的難聞氣味兒。在工人操作的機器下面,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泡沫和廢渣看著讓人作嘔。在黑乎乎的生產機器下有一個排水管,排水管中有源源不斷的黑褐色污水向外排出。還有一些污水則順著機器直接淌到了地面的水槽中。整個車間內不僅氣味難聞環境也特別臟。細心的執法人員在廠區內發現,一根管子從廠內一個車間的底部伸了出來。管子伸出去的地方建了3個污水池。污水池分為3格,3個格中無一例外地流淌著生產后的廢水。記者看到,池內的污水不僅顏色呈黑色而且臭味兒撲鼻。等到了第二三個格時,池內的污水已看不見流動,上面完全被泡沫覆蓋。順著排污管,執法人員又順藤摸瓜,在廠區東側看到一處排污坑。而在廠區西南方向、茂密的稻田里還隱藏著3個面積達150多平方米的大深坑。因為坑內的水呈黑色,因此,人們根本看不出坑有多深。就在3個污水坑的旁邊不足1米處就種植著莊稼。相信看到這樣的場景后,人們不禁會問:“這樣的稻子還能吃嗎?”
現狀:21家造紙廠向遼河“排毒”
據市環保局宣教中心主任高巖介紹,沈陽市現有小造紙行業企業52家,它們大多分布在新城子、于洪、康平等一些距離城區較遠的地段。記者了解到,這52家企業無一例外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污染現象。這些企業大多都是利用再生紙進行生產,由于規模過小,有的企業雖然有污染治理設施,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也不愿意運轉或是使用設施,而是偷偷地向周邊環境進行違規、超標排放生產后產生的廢水。還有的企業干脆是在沒有任何環保治理措施的情況下,直接向外排放污染物。根據環保部門的不完全統計,52家企業每年 C OD的排放量為467.79噸。其中,直接向遼河排放污水的就有21家,占沈陽市全部造紙企業的40%以上。而在“十一五”規劃中,國家對遼河流域提出了綜合治理流域水環境的要求。因此,保證這些企業的達標排放,徹底關停那些沒有環保治理措施的“小造紙”,成為今后一段時間,環保部門工作的重點之一。
處罰:污染企業重罰直至關停
為了科學準確地了解沈陽市興盛造紙廠的污染情況,當天,市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也趕到現場,對企業直接排放的污水進行了取樣化驗。沈陽市環境監察支隊隊長李國憲表示,從企業的生產流程上看,這家企業雖然有環保治理設施,但根本沒有啟動。其生產產生的廢水未采取任何措施,直接排入未采取任何防滲措施的坑內,對地下水及周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
就在執法人員查處企業違法行為時,附近村民遲某告訴記者,他們家春天喝的水都有一股味兒,燒的水都有一層白沫兒,周圍居民對這家企業深惡痛絕。
為此,執法人員當即向其下發了《現場檢查通知單》,要求企業限期到環保部門接受處理。鑒于這家企業屬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違法,環保部門表示會對其予以5萬元的罰款,或者直接報送市政府對其予以關停。
鑒于全市52家“小造紙”行業的普遍污染行為,市環保局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對“小造紙”的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