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消息:“所謂的紅豆杉項目很難賺到錢,上海市民一定要小心!”昨天,一個自稱福建當地人的讀者向本報新聞熱線報料。
記者立即展開調查,發現在面向市民的諸如林業投資等項目中確實存在著風險。
購買林地坐享其成?
這位讀者反映的是紅豆杉托管造林投資項目。一家福建造林公司是這么宣傳的:紅豆杉能夠提煉出特效抗癌藥
物紫杉醇。每提取1千克紫杉醇要消耗15噸以上的紅豆杉枝干。
按照該公司的計算,每畝紅豆杉售價為14500元,每畝種植紅豆杉800棵,每3年回收一次原料,以每棵紅豆杉可提煉紫杉醇半成品1.5千克(9年后連根拔起每棵收獲3千克),每千克半成品作價5.8元為標準,1畝紅豆杉林9年后收益超過27000元。該公司許諾,只要種出紅豆杉,醫藥公司會高價收購。
因此,投資者只要向公司購買一片林地,所有后續全部由公司來操作,投資者可以坐享若干年后投資收益翻番的好處。
無獨有偶,數周前也有讀者質疑滬上一個速生楊造林投資項目是否能夠賺錢。記者旁聽了一堂造林公司的“速生楊投資說明會”。造林公司算的賬頗為誘人:每位投資人購買的最低單位面積是15畝,每畝4500元,需要投入67500元。10年后速生楊成材,按照每畝15方的保守估計量,每方600元的價格計算,收益9000元,平均年收益近20%!
超高收益口說無憑
“大餡餅”真能如愿吃到嘴里么?不然!業內人士表示,每畝速生楊15方的出材量,只有在實驗條件下才有可能達到。速生楊價格肯定上揚一說,受到質疑。相關人士認為,速生楊并非稀缺樹種,盡管需求量大,但到底需求有多大,還得看進口紙漿的價格走勢。
紅豆杉的收益也有問題。農科院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短短9年就想從紅豆杉中提煉出紫杉醇并獲利,基本是不可能的。9年時間太短,紅豆杉內的紫杉醇量少,至少需要50年。9年的紅豆杉并不具備開發利用的價值。
異地造林缺乏監管
還有讀者擔心,那片屬于自己的林地真的存在么?某地就曾發生造林公司突然蒸發,投資人實地探尋,發現所謂已經10米高的林木,還是只到腰間的小樹苗。目前我國政府并沒有開通公開的網站,供投資人查詢林權證編號的真偽。要想證實林權證的真偽,必須到發放林權證的當地政府,查閱相關檔案。
2004年末,國家林業局專門下發了《關于合作(托管)造林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表示,對于某些公司以超出正常的高回報率誘導吸引公眾投資造林,并采取城市集資、異地造林的方式,因資金使用周期過長,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國家林業局不贊同、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