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湖南泰格林紙集團傳來喜訊,由岳陽紙業股份公司成功研制開發出的新產品——48.5g/m2彩印超級軟壓光紙,經過印刷車速每小時 4 萬份的海德堡 M600 高速輪轉機上連續印刷10 萬份不需擦版,填補了該項產品的國內市場空白。這是泰格集團開展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及應用結出的又一碩果。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泰格林紙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祥呼吁:企業作為國家創新的主體,其創新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存亡,企業要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源于市場、又高于市場,走“調整、開發、創造、組織與實現”的自主創新之路,力爭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形成現實生產力,努力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 近年來,湖南泰格林紙集團依托本集團國家級技術中心這一創新主體,以“高起點、高質量、高品位、高技術含量”為方針,堅持“生產一代、開發一代、研究一代、構思一代”的新產品開發策略,注重市場調研和產品的長遠發展,堅持持續的技術創新,努力由“泰格制造”向“泰格創造”轉型,成功實現了產品的升級換代。目前,泰格集團已成功組織實施了30 項國家及省部級技術創新與新產品開發工作,開發國家級與省級新產品共計 21 個,其中國家級新產品 4 個,省級新產品 17個;獲國家授權專利 15 項;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 1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5 項。項目年平均創經濟效益 9590萬元,創新技術已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孵化器。2005年,該集團開發研制出的精質輕量涂布紙、高級彩印新聞紙、超級軟壓光紙、改良新聞紙、高白靜電復印紙、高級筆記本紙、熱敏原紙 7個新產品中,就有精質輕量涂布紙、高級彩印新聞紙獲得“2005 年省級新產品”稱號,輕型印刷紙獲得“2005 年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 企業要創新,就必須建立運行高效的自主創新機制。自 2000 年開始,泰格林紙集團就把建立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落到實處,項目立項緊密結合生產實踐,采用項目招標制和項目負責人制。同時設立科技創新貢獻獎,每年集團公司拿出100 多萬元專門獎勵在科技攻關中做出貢獻的科技人員。近 3 年來,共拿出 300 多萬元對實施的 260多個項目進行了獎勵,極大地激發了員工創新創優的激情。 與此同時,在職稱評聘中打破論資排輩框框,采用“能者上,庸者下”的動態機制,每月從科技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工作業績等方面進行量化考評;在月考評的基礎上,進行排序,并與工資獎金掛鉤,每年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優勝劣汰,在企業內部形成人才合理流動的局面。在科研經費的投入上,該集團按銷售收入的比例提取并逐年增加,目前開發經費支出額已達到了銷售額的3.5%以上,去年用在技術開發方面的投入達 1.2 億元。 為了促進成果轉化,泰格林紙集團走產學研聯合開發之路,先后同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制漿造紙研究所等多家院所以及國外著名的 ANSRITX公司、METSO 公司和加拿大制漿造紙研究所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并且向全國 20 多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 50 多位研究員、教授和博導發送聘書,禮聘為技術中心高級客座專家。 隨著泰格林紙集團科技創新的強力推進,新技術讓企業獲得迅猛發展,公司總資產、凈資產、產能分別由 1998 年前的 6.1 億元、1.9 億元、6 萬噸增長到現在的 80 億元、31 億元、70 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