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6月底,富陽市所有板紙單機年產量在1萬噸以下、薄型紙單機年產量在2000噸以下的小造紙生產線,已經全部關停。
在富春江邊的春江街道中河村城南造紙廠,筆者看見年產6000噸白板紙的兩條生產線,已經拆除了所有機械設備,廠房已經變成了倉庫。據專家估計,關停這兩條生產線后,每天排入富春江的污水就少了4000噸。
富陽市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財政投入2000萬元,于今年6月底前淘汰了所有以廢紙作主要原料,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能耗高、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能達標的68家企業的76條小造紙生產線,削減造紙年產量27萬噸,每年減少廢水排放3240萬噸。
富陽小造紙生產線關停后,業主們紛紛涉足其他行業,在上官、大源、新登、春江等鄉鎮街道,有的業主轉行生產球拍、卷簾門,有的從事與紙業有關聯的禮品包裝袋、紙制品加工等。上官鄉四堡村的盛明法從事“小造紙”已有30多年,日前他關停了小造紙廠,利用原先的廠房和銷售渠道,改行辦起了沒有污染的小型紙箱加工廠。盡管收入少了,但老盛對治污表示理解和支持:“現在再走邊生產邊污染的路子,今后要被子孫罵的!痹诟魂,像老盛這樣支持環境保護、另謀出路的“小造紙”業主已有60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