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新舊“飯盒”生死決戰

2001-07-04

6月,對成都統一企業食品公司采購部來說,也許是客人最多的日子?腿俗咭慌謥硪慌,目標只有一個:希望能從統一方便面巨大的環保餐盒訂單中分得“一杯羹”。

不容置疑,隨著“禁白”呼聲的日益高漲,圍繞環保餐盒而展開的“飯盒爭奪戰”,經過幾個月的潛生暗長,目前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小小飯盒數億商機

“別小看這小小的飯盒,做好了,很有賺頭。”說起環保餐盒,香港恒江集團(成都)公司的老總姜立偉先生一臉興奮。據悉,香港恒江集團(成都)公司今年剛在四川落戶,瞄準的第一個投資項目就是環保餐盒的生產與經營。

據有關人士保守估計,目前,僅成都每天就要消耗掉80多萬個快餐飯盒,每年的用量大約3億只左右。如果全部由0.3-0.5元的環保飯盒來代替,市場“蛋糕”將膨脹到億元以上。如果加上我省的其他地市,這個市場“蛋糕”將更加誘人。

其實,這還僅僅是一些“散客”的用量,尚未包括四川境內大的“集團消費”。成都統一方便面、綿陽光友粉絲、白家方便粉絲等才是大的用戶。這些“大戶”每年對環保餐盒的需求,少則幾百萬只,多則近億只。昨日,記者在成都的一些超市看到,光友粉絲、白家方便粉絲的包裝盒目前已全部改用環保型的紙質包裝盒。

眾多商家明爭暗斗

“禁白”,是眾望所歸,大勢所趨。據悉,令人關注的《成都市關于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的規定》目前正抓緊制定,不久將頒布實施。市場嗅覺敏銳的商家“聞風而動”,展開了激烈的“飯盒爭奪戰”。

6月底,斷斷續續停產已達兩年之久的成都富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又響起了激動人心的機器轟鳴聲,5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恢復生產。這是成都市最早生產環保型飯盒的企業之一。在過去的3年間,公司總經理周洪富背著他的環保飯盒走遍了成都市大大小小的餐館、快餐店,別人不僅不買賬,還甩給他一句奚落:“別人一個飯盒才8分錢,你這一個飯盒要幾毛錢,誰要你的?”如今,“禁白”風聲越來越緊,周洪富總算有了盼頭。

這廂加班生產,那廂抓緊設備安裝。四川源泉環保產業公司的生產設備安裝車間里,老總急得直跳腳:“8月份才能投產,這市場萬一被別人占了怎么辦?”。據了解,這家以稻殼為原料的環保餐盒生產企業,設計生產能力為日產環保餐盒40萬只。

以環保餐具為主題的投資大戰,目前全面打響。據了解,有投資意向的成都、樂山、眉山等地的商家就有幾十個。

“綠色”何時戰勝“白色”

毫無疑問,對制造商來說,環保餐具是一塊巨大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肥肉”。但能否吃到、能吃到多少,目前還是個問號。

目前,在成都的中小餐館、面館,一些農貿市場和小食攤,大專院校和中學的周邊地區,發泡塑料餐具仍占據著主角地位。據了解,自九十年代以來,國內各種有關禁止發泡餐具的法規、文件、通知估計已不下幾十份,但市場上發泡餐具仍然十分泛濫。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由于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比環保型餐具便宜,商家有利可圖,不愿自覺地使用環保飯盒;二是由于監督檢查和執法、處罰措施不逗硬,許多生產廠家、商家認為“法不責眾”,大部分都在等待和觀望。

盡管一提起環保,一個個都是理直氣壯。但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卻是: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死守市場不退出,而環保餐具在餐飲市場有發展前景卻少市場份額。“綠色”與“白色”在市場上悄悄地打起了“拉鋸戰”。

據國家經貿委產業司有關負責人透露,國家對“禁白”具體的監督檢查和處罰措施目前正在制定之中。對拒不執行國家規定,繼續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企業,將依法進行懲處。 (華西都市報)


相關報道: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