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滬上召開的“2006年造紙新技術交流會”上獲悉,上海市場優質再生辦公文具供不應求。近年來,上海一直逐漸推廣使用再生辦公紙,然而去年本市紙消費量突破200萬噸,但再生紙的市場消費量所占比重僅為0.06%。不僅如此,記者還獲悉除了少數大賣場供應再生復印紙外,市民在本地市場買不到價格合理的國產再生紙文具用品。
據市環保局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辦沈永林透露,經市政府倡導,到2005年為止,使用再生辦公用紙的市、區黨政機關單位數量達到了40余家,全市再生紙消費也超過1200噸!皳宜臼幸恍┏泄⿷偕垙陀〖,盡管價格較為便宜,僅1-2元/包,但銷量目前仍上不去!迸c此同時,沈永林表示前幾天專門去南京西路鴻翔百貨二樓日本商店“無印良品”逛了一圈,發現盡管價格不菲,但依然有買家!澳壳,我了解到本市只有麥德龍、世紀聯華等少數商場里看到國產復印紙和名片,但衍生的筆記本、信封、文件夾等國產再生紙辦公用具,暫時還沒有看到!
據悉,我國目前正常生產再生文化辦公紙的紙廠僅為3家。最早,上海從北京某造紙廠進貨,可由于其年產量僅為1萬噸,又主要供應北京地區,因此對上海供貨有限,并且再生紙質量較差。本市進口國外的再生紙因為價格比國產高出50%,因此不被提倡。從2005年開始,上海的再生紙市場貨源,基本上來自山東!半m說造紙工藝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由于設備、原料(廢紙)等因素,造成質量波動較大。”上海造紙工藝高級工程師李修安表示。
為何上海還沒有建立再生辦公紙的生產線呢?沈永林表示,目前有關部門正在醞釀,但還存在一定難度。其一是技術上,再生辦公紙生產比原木漿紙生產多出10多道工序,成本要增大。其次,存在廢紙供應的困難。因為生產再生文化辦公用紙,原料必須采用膠版書刊、辦公用紙等原本質量相對好的廢紙。而目前國內廢紙回收分類較粗,除了新聞紙,并沒有將其他廢紙再次仔細分類,甚至少數廢品收購人員冒風險將其運到外省生產低檔的再生紙,高質低用,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