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hnckzkzs.com
2006-06-16
消費日報 |
中國銀行發行97億美元的股票在香港熱熱鬧鬧上市之時,我國紙業也在高高興興迎接眾多熱錢進入。去年下半年以來,不論是國內還是海外資金和國際紙業巨頭,共同發飆,前赴后繼把大錢送來。大筆資金進入,對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造紙業,無疑是錦上添花。 2006年5月24日,G晨鳴公告稱,公司將向CVC亞太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0億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將達50億元人民幣。CVC持有的公司股份將超過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30%%,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CVC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此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晨鳴此次募集的50億元現金將全部用于湛江木漿項目及原料林基地的建設。 2006年5月29日,泰格林紙透露,6月將與駿麒投資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泰格林紙以其全資擁有的秀山公司、森海林業公司和懷化項目的凈資產出資,駿麒則以現金出資1.87億美元組建合資公司。 去年的8月22日,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收購山東日照森博漿紙有限責任公司90%%的股權;8月30日,山東太陽紙業與美國國際紙業簽訂合作合同,投資4.8億美元共同進行涂布白卡紙和無菌液態包裝紙的生產。 國內資金今年進入紙業的有兩宗,4月初,中冶集團通過采取國有資產和管理關系劃轉的形式,接收美利紙業集團。此次轉讓涉及G美利國有股權數量為4273.8萬股,占總股本的26.98%%。中冶集團對美利紙業集團投入1億至2億元人民幣用于增資擴股。 資本都是逐利的。金錢堆起的紙業,看中的是其利潤豐厚。 我國的紙品需求快速增長,各類紙和紙制品的消費量占世界紙消費總量的14%%以上。根據中國造紙協會預測,全球造紙行業生產與消費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長,亞洲以8.5%%增長名列各大洲之首,而中國造紙行業以18.13%%的增幅列亞洲之首。 占世界紙消費總量14%%的市場,18.13%%的增幅,遠遠把其他國家的2%%-3%增幅甩到后邊,如此誘人的花香,怎不吸引大群蜜蜂撲來! 國際巨頭攜手國內紙業大戶 綜上所述的資金流向,無論國際紙業巨頭還是海外投資公司,都是采取合資方式,更有現金購買股份的,以往的獨資模式,此輪熱錢淘金中已不復存在。 為何國際紙業巨頭不約而同地走向與本土企業合作之路呢? 去年1月至11月,我國紙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259億元,同比增長25.8%%;同期紙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4.5億元,同比增長15.9%%。近十年來,我國共引進近80臺造紙機,年生產能力為1200萬噸,產能占全國紙機總產能的1/4。而近年股市持續下跌,A股市場的紙業股市值不斷縮水。比如,G華泰的最低市值只有23億元,反彈后目前市值也只有30多億元,可一臺高檔紙機就要20億元。境外產業資本與其費力開廠,還不如現金并購優質紙業股份,以錢生錢。 回溯香港上市的理文、玖龍紙業的歷史,是上世紀我國包裝紙業幾乎空白時,最早在東莞獨資辦廠的。十多年后,中國造紙業早就不能同日而語,成本高,利潤空間小,競爭對手多,再照葫蘆畫瓢就不行了。北方就有近年投產的大型獨資紙廠,在激烈競爭中明顯“水土不服”,收回投資遙遙無期。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與本土企業攜手才是上策。至于林紙一體化,在我國條塊分割的現行體制下,如果沒有區位優勢配合,簡直無從入手。種樹歸林業,土地是農業部門,林地管轄有林場,也有鄉鎮村……諸如此類,真夠“老外”暈菜的。原來中外合資的湛江70萬噸木漿建設項目,芬歐匯川公司占了45%%大股。調研后,“老外”認為,成本過高退出了。而本土企業G晨鳴接過來就做!袄贤狻鄙洗箜椖,若是單挑,僅僅行政成本就受不了! 資金進入中的隱憂資金大舉進入紙業,匯入大合唱,促進紙業發展,自然利國利民。但是有百利也并不是無一弊。 目前,號稱“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高檔文化用紙企業”、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投資近20億美元、廣東僅次于惠州殼牌石油項目的第二大利用外資額項目步履蹣跚。投資協議2003年3月由該集團和江門市政府簽定,曾炒得沸沸揚揚。但自2003年8月這個“廣東造紙巨無霸”在江門新會雙水鎮奠基后,就在媒體隱身不現。直到2005年6月,《江門日報》方出新聞,該集團投資800萬美元的后加工項目投產,百旺牌復印紙面世。奠基近兩年,落實的投資為總數之25%。照這個進度,10年后“亞洲最大”可落地。其時,紙業已天翻地覆,還是否NO.1?廣東昔日稱“國內最大的紙漿項目”——投資94億元湛江年產70萬噸木漿項目,從90年代末立項到2004年合資流產一波三折,直到去年晨鳴接手才開始動作。時過境遷,還未投產呢,規模產量就被“國內最大”取代了。 紙業發展吸引熱錢固然不錯,招來無序爭端,或在等待中喪失機會,都是資金進入中的新問題。我們必須正視,想方促進設法化解,才能促進紙業的健康發展。
|
|
|
|
 |
|
·寓意先進生產力、具有紙業生產特色的voith技術中心外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