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晉江安東工業開發區內,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順利進行了造紙設備的單機調試。據透露,新造紙廠將于今年7月18日生產出第一張紙。今后,恒安集團將有效解決目前原紙供應不足的問題。
原紙供應不足
“恒安紙業”資產規模20億元人民幣,在湖南、山東、福建擁有三個大型造紙基地,并在重慶、遼寧撫順、山東濰坊、福建晉江、湖南常德形成五大國際型紙品加工基地,年設計生產能力30萬噸紙品。在湖南、山東、福建、遼寧、重慶等地設立10家分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心相印”以良好的品牌美譽度和品質保證,成為中國生活用紙行業的第一品牌,廣受消費者青睞。但是,恒安集團的相關負責人稱,“心相印”是用原紙加工出來的成品,市場的需求,使他們不得不加大對原紙的采購力度及生產能力,但是,原紙供應不足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
這位負責人稱,對于集團來說,在這種市場需求下,他們最先應該解決的是原紙供應問題。
國內造紙空間較大
據了解,恒安集團1997年已經在湖南常德建了一個6萬噸的造紙廠,用自己采購的木漿,進行一系列的造紙程序,再加工成成品。目前,一直滿負荷生產著。所以一直都不可能跨地區地將加工出來的半成品———原紙,供應給恒安其他的造紙廠。
恒安公司的有關負責人稱,心相印目前的年銷售額是15個億,經常發生斷貨的現象。他們對整個國內市場進行了調查及分析后認為,國內雖然也有大小不同規模的造紙廠,但是,他們采購與生產的脫節還是時有發生,如果采購后再生產又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國內造紙業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將做行業老大
建了造紙廠,就可以大大解決原紙的供應不足問題。造紙廠的投入還是進行了一系列精心的準備,早在今年3月,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以“大戰60天,困難無所懼;吃苦為何,爭中國第一”為口號,6月1日順利進行以單機調試為目標,在公司廠區內召開了誓師動員大會。工程總指揮劉勇和副總經理張群富分別對恒安紙業的基本情況及前景做了分析,對中紙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做了具體的說明,要求大家團結協作,各部門相互溝通配合,克服一切的困難,確保6月1日進行單機調試。
據恒安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該造紙廠總設計12萬噸,第一期6萬噸,造紙廠的建設投入在20億元人民幣以上。預計2008年,恒安的紙業產業規模將達到30萬噸,他預測,到時,不僅會在國內遙遙領先,在國際同行市場也將占據重要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