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升值呈現“慢牛行情”
2005 年7 月21 日,我國的匯率形成機制由盯住單一美元的、浮動空間極小的匯率制度轉變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與05 年7月21 日相比,人民幣已累計升值12.2‰。匯改以來,人民幣一直呈升值趨勢。6月5日人民幣中間價猛漲118個基點,創下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下半年人民幣會不會大幅升值?市場人士認為:年內人民幣匯率可能將升至7.85。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由于貿易逆差等原因,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因此,人民幣小幅升值將呈現長期的“慢牛行情”。
造紙行業是我國第三大用匯行業,在人民幣長期升值的過程中受益匪淺。隨著我國對高檔產品需求的增加,造紙行業產品結構和原材料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廢紙漿和木漿在原材料中所占比例不斷提高,其中進口廢紙漿和進口木漿增長最快,2000 年以來進口量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6.89%和22.47%。2004 年進口木漿和進口廢紙漿分別為732 萬噸和989 萬噸,占紙漿消耗總量的38.63%,用匯量分別為35.7 億美元和17.3 億美元。因此人民幣升值可直接減少造紙行業的原材料成本,提高行業盈利能力。此外,造紙行業所需設備,尤其是高檔紙生產設備大多從國外引進,2004 年我國進口造紙設備用匯量達13.88 億美元。人民幣升值可減少造紙設備成本,從而減少生產成本和財務費用,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據測算,人民幣升值1%G晨鳴(資訊 行情 論壇)、G博匯(資訊 行情 論壇)等公司每股收益將增加0.01 元。
國內行業內部環境在逐步改善
我國造紙工業的大環境也在逐步改善。首先,“林紙一體化”進程取得比較明顯的進步,國內許多大型造紙企業有望從2006、2007年開始逐漸受惠于速生林的建設或自備漿的生產!傲旨堃惑w化”進程取得明顯進步。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取得較低成本的紙漿都是企業產品競爭力的主要保證。我國紙業要想走向國際市場,必須走“林紙一體化”的道路。造紙拉動木材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各地造林活動的展開,特別是速生林的建設。起步較早的公司有望從2006、2007年開始受惠。據國家林業部門消息,近年來國內可供用于造紙的林木資源迅速增加。到2010年,我國造紙林基地可穩定提供5600萬立方米木材、1350萬噸竹材,可制木漿1300萬噸以上、竹漿400萬噸,這將大大減輕對國際市場木漿的依賴,并將最終徹底消除我國造紙工業原材料的瓶頸問題。
另外,國家強制關閉中小型造紙廠,不僅大大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有利于大型紙業公司毛利水平的回升。小紙廠關閉有助于中低端紙張毛利水平提高。雖然有關部門在多年前就已經著手關閉中小型紙廠,但效果一直不明顯。然而,2005年全國各地對環保不達標的中小型紙廠關閉的力度大為加強,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河北等地對規模在2萬噸甚至3萬噸以下的紙廠、漿廠實行強行關閉。從數量上看,關閉的紙廠數量占當地紙廠數量的80%以上。由于減少了市場供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品價格上揚,最終導致產品毛利水平提高。
行業景氣提升以及消費結構升級彰顯投資價值
隨著國內經濟的迅速增長,造紙企業利用其在資本市場的優勢和政策扶持,在設備、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巨大的投入,一改過去設備陳舊、產品低劣、原料供給不足、環境污染嚴重和全行業虧損的局面,產量逐年上升。利潤的增長超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幅度,說明了造紙業的毛利率回升,盈利能力增強。同時,造紙作為受周期性影響并不明顯的基礎原材料行業,雖然受能源、運輸費用等價格持續高位以及近期加息的影響,但造紙業保持高于GDP增長速度的發展勢頭并不會改變。而且,我國造紙業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消費缺口,在加工制造業生產能力普遍過剩的現階段,造紙業是為數不多的需求量不斷增長且供不應求的行業之一,屬典型的需求拉動型行業景氣。另外,現代社會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對造紙行業的影響尤為明顯。
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和國際上的紙業上市公司相比,國內造紙上市公司被嚴重低估了。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玖龍紙業、理文造紙按2006年預期收益水平計算,動態PE值28和15倍左右。而國內G特紙、G博匯、G華泰(資訊 行情 論壇)、G晨鳴等個股的PE值普遍不足10倍,價值被嚴重低估。因此,操作上我們建議密切關注G特紙(600235)和G博匯(60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