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公布的“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中,廣東粵景集團有限公司金榜題名,而在這“百強企業”榜之中,粵景集團在造紙行業企業中名列第一位。該企業已成長為集育林、制漿、造紙、油墨、貿易、物流等一體化的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內造紙行業中實力最雄厚的產品供應商之一。
1995年7月1日,李清華創立了粵景公司,專業從事紙張貿易生意,憑著良好的商業意識和勤奮實干,公司業務蒸蒸日上。至1997年,粵景業務擴展至物流和紙張加工、印刷業。而在創業歷經6年磨礪之后,粵景至2001年的銷售網絡遍及華南、東南、華北地區,全國各地固定交易客戶逾2500多家,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紙張經銷商之一。
在紙張銷售和物流業務紅紅火火之際,作為掌舵人的李清華卻在悄然布局新的戰略方向。2002年11月18日,粵景斥資收購了原廣東省廣寧人民造紙廠,之后改名為廣東江南紙業有限公司投入運作,后陸續斥巨資進行設備更新改造,同年12月16日凌晨,粵景自造的第一卷雙膠紙下線,粵景向造紙行業上游發展的計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初嘗了并購的甜頭之后,粵景放眼全國,盯準林業資源豐富的地區繼續展開收購行動,在之后的三年間又再收購了廣西博白造紙廠、黑龍江通河紙業公司和廣東油墨廠。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收購行動,粵景集團目前已完成了其“華麗轉身”:從原來單一的紙業流通領域,進軍到紙張制造、油墨制造領域,不僅如此,他們還揮師進入了造紙的資源最上游林業——通過在廣西、黑龍江等林區建立“公司+農戶”的模式,有效地從源頭上控制了當地不可多得的林業資源。
據了解,在廣東的造紙行業之中,粵景是目前唯一一家集林、漿、紙一體化的企業。這種模式擺脫了許多造紙企業經常受困于原材料漲價的困局。李清華說,林、漿、紙一體化,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也大大加強粵景集團在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在企業迅速壯大,同時橫跨多個區域發展時,粵景集團在制訂戰略和實施管理方面也在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一套“一二三”的獨特經營管理理念:一是“一個宗旨”,即持續、高速、穩步增長作為公司的發展宗旨;二是“機制和人才”兩個杠桿,機制方面強調激勵與約束并重,強化風險管理;人力方面則將以人為本貫穿到納人、用人、育人三個環節;三是發展漿紙制造業、拓展第三方物流服務、鞏固營銷網絡,建立三足鼎立的產業發展戰略布局。
李清華說,粵景的管理模式是西方的現代企業制度,而企業文化灌輸的則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強調“做事先做人”,“處事中庸恰到好處”,“對企業忠誠”。
造紙雖然是一個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老行業,其實又是新興的、環保的朝陽行業。據統計,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生活用紙消費市場。未來10年,中國將成為全世界生活用紙消費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李清華透露,粵景的下一步計劃是,在5年內,躋身中國造紙行業的前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