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珠三角紙業形成完整產業鏈
 
http://www.hnckzkzs.com  2006-05-25 消費日報

      據廣東造紙協會的統計材料,全省350家造紙企業,產紙能力為1100 多萬噸,2005年,生產紙及紙板8 00萬噸。

  全省年產15萬噸以上的11個大廠廣紙、華豐、中山聯合鴻興、中發、金洲、建暉、玖龍、理文、紅塔、銀州、萬利達的總產量達550萬噸,占全省80%。造紙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珠三角又集中于東莞市。玖龍、理文、金洲、銀洲、建暉5家大廠都位于東莞,其規模效應居全國第一。

  規模效應從何而來?“紙業旗艦”引領是主要因素。

  前衛企業成為紙業“黃埔軍!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經濟蓬勃發展,加工制造業日益繁榮,隨之相關產業也發展起來了。12年前,香港理文造紙率先在東莞中堂鎮辦廠,2003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上個世紀的1995年,美國中南集團在東莞麻涌鎮興建玖龍大型包裝用紙生產廠,今年3月業已在港上市。

  比鄰港澳的東莞,水陸交通方便。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初期,開辦企業啟動資金相對低廉,“三來一補”加工業、輕工、電子行業星羅棋布。外資正是看到了對這些企業的下游產品包裝紙生產的空白,落子東莞,大手筆投資建廠。此時,瓦楞紙、?ǖ认浒寮埵袌鰩缀鯖]有競爭,產品供不應求。上個世紀的1999年,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只有21 59. 3萬噸,作為造紙原料的進口廢紙才區區251.64萬噸。而6年之后的2005 年,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為 5404萬噸,進口廢紙1703萬噸。僅一個企業玖龍去年消耗的廢紙就超過了上個世紀1999年的全國進口量,達到 350 萬噸!6年的飛躍增長,可見我國造紙工業發展之快。

  珠三角更是爆炸性發展,玖龍依托東莞生產基地,向江蘇太倉、內蒙等地擴張;理文在東莞洪梅鎮新開廠區,同時向內地進軍。而理文最早辦廠的所在地中堂潢涌村,當地人是最好的學生,緊隨其后抓住機會,迅速發展自己的造紙企業:合資銀洲、金洲、建暉……理文周圍眾星拱月,大型紙廠一個排著一個,村里已無耕田,全部辟成了造紙基地,村 民都轉行到紙廠上班了。過去東莞最邊緣的落后潢涌,依賴造紙,企業搞的紅紅火火,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七十年代末,全村集體經濟收入才 15.6萬元,過了20余年,這里集體經濟已超億元,一躍而成為中堂鎮最富裕的村莊。

  行業領頭羊帶動東莞造紙業迅速成長。有如長跑的領跑,在他們身后,緊緊跟上了“地方部隊”。

  在珠三角采訪造紙廠,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玖龍是這里造紙業的 “黃埔軍!--是不是有點夸張不得而知。但是玖龍的管理制度、用人等等,的確在東莞有著良好口碑。其末尾淘汰制,各種嚴密的規章制度,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一開始起跑就在大企業線上的玖龍,職責清晰,任務明確,獎罰嚴明。上至總經理,下到班組長、操作工,制度細密 “ 守土有則”,毫不含糊。據一位曾在玖龍工作多年的部門經理說,玖龍每年制度都要修訂,各種各樣的文件厚厚一大本。這些制度不是制定完走形式的,檢查落實有專人負責,一旦有人違反,按照處罰條例毫不客氣。幾年前,一位副總違反規定。因為沒有造成什么損失,有人為他說情。但是公司還是給了經濟處罰。雖然,在待遇和生活上,玖龍的員工都有不錯的福利,管理就是沒有通融的余地。如此嚴格管理,生產效益充分體現出來。在玖龍工作過的員工,等于進入了一條嚴謹 “生產線”,出來都是“合格產品”,放到其他地方非常好用。這幾年珠三角紙業興旺,新廠不斷增加,從玖龍“挖墻角 ”的大有人在。他們走出玖龍,把這里的管理模式帶到了其他企業,把先進的理念帶入了企業,“復制” 玖龍在珠三角大行其道,提升了企業素質,企業運作呈現良性循環。

  在東莞麻涌占地4000余畝的玖龍,超前規劃了企業發展用地。玖龍依托東莞基地,滾動發展,在長三角開始了企業擴張。而成為上市公司之后,玖龍資金得到了保障,發展的速度加快。

  據最新消息,玖龍和理文計劃明年各上4臺新紙機,新增350萬噸再生箱板紙和瓦楞紙芯產能。按目前計劃,到了2008年,玖龍將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發展出一個總年產量達540萬噸的超大型造紙企業。

  一旦8部新紙機全部投產,就是這兩大紙業巨頭首次挺進全球箱板紙10強之際。玖龍排在斯墨菲-斯通集裝箱公司、斯墨菲卡帕集團、惠好公司、國際紙業之后,為全球第五;理文則排位第八,他之前還有亭波艾蘭公司、喬治- 太平洋公司。

  兩大箱板紙業巨頭的發展道路,為珠三角紙業做出了表率。廣東歷來有“成行成市”的傳統,圍繞在兩大巨頭周邊,眾多造紙企業不甘人后地拓展市場,蓬勃發展。

  區位優勢使紙業集群自然形成2005年,廣東生產紙及紙板800萬噸 (其中規模以上371家,691萬噸)。廣東生產重點品種新聞紙31.9萬噸,比上年增長6.33%,居全國第三位。紙消費量1120萬噸,居全國第一位;人均消費量133公斤,為全國人均消費量44公斤的3.02倍,與世界人均消費紙量不相上下。

  珠三角紙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優勢:加工制造業集中,拉動包裝紙的需求;傳媒業集中 --四大報業集團,還有廣東出版集團、家庭期刊集團等等,新聞紙文化用紙需求量大。紙業終端用戶集中,且半徑不到 100公里,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所以,珠三角不但“出產”包裝紙巨頭,還有廣紙這樣的新聞紙大戶;亦有獲得中國名 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的維達紙業(新會)“維達牌衛生紙”,獲得中國名牌的中順紙業“潔柔牌”衛生紙(全國衛生紙只有三個中國名牌,廣東占2個)。如此完整的生產鏈條形成,正是珠三角紙業發展的極大優勢。

  珠三角紙業初次上馬的就是大資金投入的“正規軍”,處理污染一次到位;造紙原料多用廢紙,污染相對較少。紙業消耗水煤,珠三角只有煤需要運輸,水資源豐富,電力可以保證,這是資源不足的省份難望其項背的。區位優勢給了企業生存發展的巨大空間,就在珠三角形成了紙業生產集群。近年來,不但現有的紙業巨頭不斷擴張,還有外省紙業大戶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投入資金人力與當地企業合作,形成雙贏的局面。耿毅軍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業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賈慶林(右二)在生產車間聽取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左一)匯報企業情況。
Copyright @ 2000-2006.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設置中國紙網為首頁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客服電話:010-82059026 010-82057003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