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金鷹”:資源為本 一體化構建可持續典范
 
http://www.hnckzkzs.com  2006-05-24 南方網

      在陳江和富有遠見的經營戰略指引下,“金鷹”成功地把東南亞的富饒自然資源優勢和中國極富活力的龐大市場結合起來,在中國重點投資一體化的林漿紙工業、一體化的燃氣電廠項目、粘膠纖維和棕櫚油加工這四大產業。
                 
  200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主席陳江和陪同下,專程考察了山東亞太森博漿紙廠。

  賈慶林走入生產車間,仔細了解亞太森博的生產經營情況,并考察了100萬噸紙漿擴建項目和環保管理情況。賈慶林對亞太森博的建設和環保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對陳江和提出殷切希望:“在國內的漿紙業做出一個樣板工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右)等一行在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陪同下在車間視察生產情況。

 



賈慶林(右二)在生產車間聽取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左一)匯報企業情況。

  60億美元布局中國

  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旗下亞太資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19日成功收購山東森博漿紙廠,并成立了山東亞太森博漿紙有限公司。該合資公司秉承循環經濟理念,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環保和節能工藝和技術,實現包括中水回用在內的資源循環利用,其廢氣和廢水處理力爭達到世界最好水平。目前,該公司計劃在現有漿紙基地上擴建一條年產100萬噸漂白硫酸鹽木漿生產線,該項目計劃在2006年動工,總投資約為12億美元,兩年建成投產。之后,再擴大機漿和紙種生產,爭取在2015年以前,達到漿和紙產能各200萬噸,成為亞洲最大的漿紙生產基地。

  收購亞太森博是集團在中國“再造金鷹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據陳江和先生透露,未來5至10年該集團將在中國再造一個與現在規模同等的“金鷹”,投資金額高達60億美元,其主要領域為能源、造紙、紙漿和粘膠纖維領域等。

  該集團于九十年代初開始進入中國。中國擁有十幾億人口,經濟持續發展,市場潛力巨大,環境穩定,具有競爭力和良好素質的人力資源,這給投資者帶來信心。早年在東南亞打好基礎,包括資源、技術、人力等方面做好準備后,“金鷹”開始瞄準中國并將未來的投資重心轉移到這里。

  研究中國市場多年后,陳江和得出了結論:中國發展不僅需要資金、人才和技術,同時對資源的需求也呈持續增長趨勢。而我們正是在資源上有著核心的競爭優勢。所以,陳江和一到中國來就有非常清晰的發展模式:“利用東南亞豐富的天然資源來中國加工,建立世界性的有競爭力的大型工廠和綠色生產基地,生產的產品不但可以供應中國,還可以出口世界各地,這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進可攻,退可守!睂τ谠谌A投資,陳江和很樂觀:“作為華商企業,我們在文化和人脈上還擁有西方跨國公司不可比擬的優勢!痹陉惤透挥羞h見的經營戰略指引下,“金鷹”成功地把東南亞的富饒自然資源優勢和中國極富活力的龐大市場結合起來,在中國重點投資一體化的林漿紙工業、一體化的燃氣電廠項目、粘膠纖維和棕櫚油加工這四大產業。至今,該集團已在廣東、山東、福建、江西、江蘇等地有多項投資,且涉及多個領域。目前正在積極籌建的投資項目包括:江蘇如東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液化天然氣燃氣電廠項目、福建廈門液化天然氣燃氣電廠項目和常熟賽得利的粘膠纖維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的有山東日照漿紙擴建項目、廣東新會高檔文化用紙項目、江西賽得利化纖項目和福建林業項目。
                 
  “一體化”成為致勝法寶

  以“立足資源,一體化運作”的發展戰略從印尼起家的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穩步成長為一家資產超60億美元的跨國工業集團。該集團是亞太地區一家涉及林漿紙一體化、清潔能源開發、棕櫚油加工、粘膠纖維、溶解漿生產的多元化綜合性工業集團,員工達5萬多人。

  “金鷹”善于開發和再造資源,并專于新型工業化形勢下一體化完整產業鏈的構建。集團現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紙漿廠、世界級造紙廠和世界林業組織中最大的再造林區工程,旗下企業和公司的運作遍及新加坡、印尼、中國內地、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芬蘭和巴西。

  他們管理和監護著大片森林和數量可觀的農業資源,資源始終是“金鷹”最強有力的后盾,要把這么多資源整合與利用好,并做到可持續發展,絕不是易事,對此,他們的策略是:“既充分發揮以資源為基礎的競爭優勢、又充分利用下游工業的核心能力以拓展一體化的棕櫚油產業、一體化的林漿紙工業、一體化的清潔能源開發和一體化的粘膠纖維和溶解漿生產!蹦壳,集團已將經營活動從上游產業延伸到下游產業,所有這些產業在集團內部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使整個集團的資源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成本低、風險低、具競爭力。

  在“金鷹”,一體化無處不在。在亞太資源集團的紙漿廠,他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循環利用技術!皝喬背晒Φ夭捎眠叿ミ叿N的可持續林業管理方法,給自己的紙漿和紙廠的發展提供原料,并保護好自然和環保資源。截至目前,集團以直接擁有或與他人合資經營的方式,在印尼和巴西共享有1700多萬畝的人造再生森林資源,這給集團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另外,他們建有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樹皮、造紙黑液、生物燃料等廢棄物作為發電原料的發電廠,可滿足“亞太”聯合工廠以及所在城市對于電力、蒸汽、水及壓縮空氣的需求。在“一體化”布局下,環保投資不但沒有成為企業的負擔,反倒還出了效應。

  紙漿工業搞不好的話,就會有嚴重污染,所以“金鷹”十分重視環保并在環保方面舍得投資。他們不僅把環保理念落實到生產運營的每一個環節,即使在戰略收購中,也要重點考慮收購對象的一體化環保模式是否達到相當的標準。

  除了對上下游產業的整合,該集團也注重不同業務部門間的經營布局,力求善用資源、廣開門路;各部門之間分工合作、取長補短;工作中把握重點、注重成果。在世界上,可與“亞太”旗下年產200萬噸紙漿廠的生產規模接近的還有2間工廠,但別人用了30年才建成,而他們只用了被業界驚為奇跡的短短10年時間。其原因就在于,“亞太”的紙漿廠、造紙廠、電廠以及其它基礎設施等所有基建項目,都是由“金鷹”自己旗下的百達集團自行承建的。從工程設計、設備采購、建設施工、運行維護直至營銷和物流管理,憑借數十年在工程設計和建設領域的實踐經驗,“金鷹”以其獨特的管理和項目執行模式——“百達模式”,用盡可能低的成本完成了這個高質量的世界級工程。

  在粘膠纖維領域,“金鷹”旗下的賽得利國際集團著眼于全球資源、技術和市場,通過在巴西收購一個擁有土地達250萬畝,可生產從普通標準漿到高檔用途特種漿在內所有溶解漿產品的溶解漿廠,在芬蘭收購一個擁有60余年粘膠纖維生產經驗及雄厚研發實力的粘膠纖維廠,在江西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完全外商獨資粘膠纖維廠等系列運作,打造出了一個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巴西工廠提供)、技術(芬蘭工廠提供)、市場和生產能力(中國提供)的粘膠纖維全球發展戰略。

  除了在紙漿業和粘膠纖維行業大舉投資,陳江和還放眼長遠,在充分嫁接整合上下游產業價值鏈的基礎上,構建出了一個涵蓋上(在印尼投資開發天然氣資源并建立天然氣液化廠)、中(開展液化天然氣出口運輸)、下(建設接收站、天然氣電廠和輸氣管網)游一體化的能源產業運作模式,重拳出擊中國的能源市場。目前,集團麾下的太平洋油氣公司和東亞電力公司已同中國石油、江蘇省國信集團等戰略合作伙伴一起,重點在中國開發和運營了包括江蘇如東LNG接收站、CCGT燃氣電廠和廈門LNG燃氣電廠等項目在內的能源下游項目。2002年,該集團進軍中國開拓清潔能源市場一舉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正在于:“金鷹”一體化清潔能源開發模式與中國的現行能源政策、環保政策正好契合。
                 
  “三利原則”力保企業長效發展

  創業之初,陳江和就提出了“利民、利國、利業”的企業原則。為帶動當地百姓致富,集團專門在工廠所在的社區設立了培訓中心,免費培訓附近農民,教他們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還制定和推行了包括綜合農耕體系、社區種植園方案、中小企業扶持方案、職業培訓和教育支助在內的多項幫扶計劃,并主動肩負起協助建設包括道路和橋梁、電力、清潔用水、醫療和文化等社區基礎設施的責任。現今,“金鷹”摸索出的這條可持續發展的成功運作已在集團旗下各公司廣泛沿用,并被作為其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戰略模式重點實施。

  如果說“三利原則”從某種程度上講還是為了企業的發展,那陳江和及其領導的“金鷹”對眾多與其商業經營毫無關系的社會公益事業的無私參與,則更能體現出陳江和回饋和報答社會的拳拳之心。

  在印尼,陳江和捐巨資資助教育事業,包括興建校舍,提供教材和教學設備,資助鄉村教師,為貧困家庭的孩子獲得受教育的機會而設立專項獎學金,目前已有12000余名學生受益。在新加坡,為支持INSEAD亞洲校園擴建工程,他特別捐建INSEAD亞洲學院圖書館。另外,還在新加坡管理大學捐資設立了專項獎學金。

  投資祖國不忘回報祖國,除在印尼和新加坡捐資近2000萬美金之外,陳江和熱心支持、積極參與中國的公益事業。2003年,集團主席陳江和率先向北京市奧組委捐贈了300萬美金,成為海外華人、港澳僑同胞中第一個為奧運捐資的個人。還是2003年,非典疫情襲來,他無償向祖國捐贈3000萬元人民幣,這也是中國在“非典”期間收到的最大的一筆來自海外華僑的捐款。2004年至今,陳江和還先后在湖北鄂州、西藏、新疆、廣西、安徽、江西、山西、陜西、黑龍江等貧困地區捐建20所“僑心小學”,他是一次性捐贈僑心小學最多的一位海外華人。另外,他還在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設立陳金榮文教專項基金,并對福建莆田、蘇州大學、井岡山、“溫暖工程”、華文教育事業給予了多項捐贈。迄今為止,陳江和在中國的各項捐資累計超過1億3千萬元人民幣。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業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賈慶林(右二)在生產車間聽取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左一)匯報企業情況。
Copyright @ 2000-2006.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設置中國紙網為首頁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客服電話:010-82059026 010-82057003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