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包裝盒,它的市場可大著呢!蹦壳,在市場采訪時,許多市場經營戶告訴我們,義烏市場每天的包裝盒需求量達到幾億只,但是目前的包裝盒除小部分為義烏本地生產外,其余大多數來自于廣東、安徽一帶。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有誰將扛起該產業的“破冰”大旗?以培育義烏包裝盒產業集群,進一步提升義烏小商品的競爭力。
我們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幾年來,隨著義烏小商品經濟飛速發展,特別是工藝品等行業日益發達,產品外觀包裝檔次要求不斷提高,包裝盒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據不完全統計,在浦江僅4×4規格的水晶包裝盒每天就需要80萬只,而其他規格的包裝盒更是不計其數;同樣,義烏作為浦江“家門口”的市場,也有著每天超過幾億只的市場需求。
而現實情況卻是,義烏及其周邊地區都沒有較先進的包裝盒產業集群,目前大多數尚處于手工或半自動化水平。目前市場需求主要依靠來自廣東和安徽等地區企業提供的包裝盒,這些包裝盒占了浦江、義烏、東陽包裝盒消費市場的七八成。
針對包裝盒消費市場龐大的需求,圍繞義烏市場優勢形成一個配套產業當是可行之舉,并有望培育成為朝陽產業。
據了解,義烏一家生產紙包裝盒的企業已經先人一步,投資150萬元購買了一臺進口紙盒機,生產能力達到每小時2400只。有關人士認為,應該重點培育這樣的企業,鼓勵其把現有的半自動紙盒機配備給本地及周邊一些小企業,形成高、中、低三級包裝盒產業群。最終格局是,以小企業大協作、小資本大聚集、小產品大市場為主要特點,形成集聚效應、共生效應、協同效應、區位效應和結構效應?梢猿浞挚紤]義烏市場與周邊小商品生產基地的對接,在產業集群培育過程中打破行政區域界限,讓周邊地區也始終保持對義烏市場的敏感性和適應性。
我們了解到,今年3月,金華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培育產業集群、提升工業經濟競爭力的若干意見,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形成區域產業集群。主要體現在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優勢工業企業的重點扶持力度,在土地、房產、財政等各個方面給予更大的支持。其中包括加大對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等商品交易市場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市場對產業集群發展的帶動能力,同時又以強大的產業集群支撐商品交易市場的繁榮,實現集群與商品交易市場相互支撐、共同發展。
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對諸如包裝盒等產業集群的建立及發展,可謂具有高度的指導和扶持作用。相關部門和有關企業,應充分抓住機遇,積極走上“破冰”之旅。
發展包裝盒產業集群,應該走技術創新之路,以此提高集群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這方面,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應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如對列入市級以上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按實際完成設備投資額的4%給予資助;對地市級重點扶持優勢工業企業、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年出口額在800萬美元以上的自營出口生產企業和市區特色產業的項目,按實際完成投資額的5%予以補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