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嫁出去了,但姑娘還是我們的姑娘,各部門要繼續支持。”4月28日上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會見中國冶金科工集團董事長楊長恒,談笑中掩不住對美利紙業的深切關注,不時囑咐在座的自治區相關部門。
“美利的品牌,美利的文化都是獨樹一幟的,美利出嫁不出門,我們是上門女婿,”楊長恒董事長懇切地表示,“重組以后,我們不僅不會向美利派一兵一卒,還會把美利作為中冶開發海外資源的人才培訓基地!
當天,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入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無償劃轉協議成功簽訂。
這個事件的意義在于,“十一五”期間美利將成長為中國造紙企業第一家,躋身世界先進造紙企業前列,年銷售收入新增40億元。
有一種經歷叫成長
如果美利滿足于做一個小打小鬧的紙作坊,那么它對資金的要求不會像今天這么迫切。
4月25日下午,先期抵達美利紙業進行合作前經濟調查的副總經理黃丹,拋出了最實質的問題。
“資金壓力很大,集團公司所有可以動用的資金全部投放到林紙一體化工程上了,連我自己的房子都抵押貸款了!泵览垬I董事長劉崇喜實話實說。
美利的成長,詮釋了執著的內涵。
1998年,美利紙業在全國率先提出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的構想時,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無論這種反響是贊譽還是質疑,美利紙業都成功傳遞了自己獨特的聲音。有關部門對該項目的立項與實施進行了反復的考察、論證與審查,美利紙業在審視中逐步建立了與國內外業界對話的自信。
2001年開始,美利紙業踏著騰格里沙漠邊緣綿延的流沙造林的時候,可能還有不少人認為,這不啻于唐吉坷德與風車的大戰。今天,美利紙業已經累計造林50萬畝,昔日蠻荒的大漠中也有近30萬畝速生林從容地笑迎春風,這些林木為漿紙項目提供了充足穩定的原料,為林紙一體化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項目建成投運后,不僅寧夏會成為我國重要的造紙工業基地,每年還將拉動我區電力、煤炭、化工、建筑、運輸、電訊、印刷、包裝、農林牧漁等各行各業經濟快速增長近50億元。
這也是為什么一位中央媒體的駐寧記者在得知中冶集團重組美利紙業時發出這樣的驚嘆:“這么優良的資產,中冶占便宜了!”
“中冶幫助寧夏解決了個大問題”
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著眼于打造“百年美利”的林紙一體化工程盡管前景驕人,但快速推進階段卻需要45億元的資金注入,而寧夏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具備這樣的信貸擔保能力。
必須借助外力,為美利紙業新的飛躍搭建高高的跳臺。
中冶集團是中央企業中唯一一家涉獵造紙行業的企業,在緬甸、俄羅斯都有規模不小的造紙基地,正有意吸納造紙業成熟的管理經驗和技術人才。
將雙方的有利資源整合到一起,盡快將美利做大做強,無疑是天作之合。
會見中,陳建國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中冶幫我們寧夏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一定要為美利紙業的生存與發展負責,但一定不讓自治區背上新的包袱”
“非常慎重,非常關心,非常支持!标惤▏@樣評價中衛市委、市政府在美利發展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關于美利,中衛市委、市政府態度明確:“一定要為美利紙業的生存與發展負責,但一定不讓自治區背上新的包袱。”
這句話的背后,是中衛人的激情、焦灼、汗水和從未曾停歇的腳步。
正因為這個,黃丹一行考察美利工業園區建設情況時,由衷地嘆道:“這么良好的發展環境,我聽了很羨慕,如果劃轉以后還能享受,就更好了!
中衛人的態度一以貫之:“此次劃轉是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實施戰略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大型龍頭企業的總體要求,擴展融資渠道,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成功嘗試,中衛市會一如既往地對美利紙業集團的建設提供良好、完善、寬松的政策環境,對企業的發展給予更大的支持和更加深切的關注,全心全意為企業的建設與發展服務好!
站在45億的肩頭眺望
隨著協議的成功簽訂,林紙一體化工程所需的45億元貸款隨即進入實質性操作程序。
45億元帶來的是什么?劉崇喜介紹,該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一年的銷售收入新增40個億。這也意味著,中衛市每年將新增稅收近3個億,增加社會就業近萬名。
“此舉是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對接,發揮各自優勢,把國有資本做強做大的一個具體行動,我們深感意義重大,一定要以實際行動把它的重大意義變成推動雙方發展和地方發展的具體成果!边@是4月28日,楊長恒在簽字儀式上的一席談。
中衛的工業發展史和中冶的成長記錄又添精彩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