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農村創造直接就業機會和土地入股、土地租賃等方式讓農民增加收入;通過造林、修路、架橋等改善農民居住環境;通過捐助農村基本生活設施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建設提高農民生活和教育質量;通過引入新的發展模式、新的致富理念和新的農林科學技術,帶動農村走上長遠發展的道路——
在“實業報國”理念的驅動下,金光集團APP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投資中國。APP在興建現代化漿紙企業的同時,積極參與各地的新農村建設,走工業反哺農林業的道路,投入巨資營造豐產林基地,與廣大農民合作,走共同繁榮之路。截止2006年3月,APP已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河南、江西、湖南和遼寧等8個省及自治區的廣大農村投資人民幣30多億元,先后造林439萬多畝,成為承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組織載體,成為信息、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由工業流向農(林)業、由城市流向農村的有效通道。
APP中國林業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柯象森在談到金光集團如何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時強調,“林漿紙一體化企業應該以漿紙業帶動和促進農林業,以工業反哺農業。APP中國林務各事業區在參與當地的新農村建設時,主要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通過在農村創造直接就業機會和土地入股、土地租賃等方式讓農民增加收入;通過造林、修路、架橋等改善農民居住環境;通過捐助農村基本生活設施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建設提高農民生活和教育質量;通過引入新的發展模式、新的致富理念和新的農林科學技術,帶動農村走上長遠發展的道路!
1997年12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APP投資建設金海漿紙60萬噸漂白木漿廠和350萬畝營林基地項目。海南金華林業有限公司負責承擔豐產林基地項目建設,至今已投入資金11億多元,營造速生人工林112.84萬畝。其中3億多元為營林項目實施的工人工資支付。該資金占總投入的27.5%%,共為海南當地農民創造了1000多萬個工作日/人次的勞動就業機會。據海南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海南省國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數據顯示,2005年,海南人均收益為3006元,與350萬畝營林項目實施之初的1997年人均收益為2020元比較,同比增長986元,人年均增加收益6.1%%。同期金華林項目支付農民的工資總額為3億元,按所涉林區人口150萬人計,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2%%,占1997年以來農民收入增幅的32%%。
2005年10月,金華林業捐資30萬元幫助五指山市吊羅山林業局建設林區子弟學校。12月,又分別捐資1.5萬元和2萬元幫助修建臨高新盈東光農場公路及臨高美珠村公路,打開了山區農民通往城市的道路,改善了人居環境,使許多祖輩都沒有到過城市的人乘上車輛走向現代文明,使許多有特色的農產品得以上市流通,創造財富。2000年以來,海南金華林業有限公司捐資助學,幫助山區農民修路架橋等累計已達190萬元。
APP非常關心云南邊遠山區農民的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2004年,APP云南事業區向當地政府捐助艾滋病防治基金1000萬元,教育基金500萬元;2005年又捐資50萬元幫助瀾滄縣東河鄉硝塘村完小建造了教學樓,捐資50萬元幫助東回鄉中心小學建造了宿舍樓。思茅市民族實驗中學招收的大多是農村的少數民族特困生,很多家庭年收入不足500元,部分學生面臨失學。APP林業管理副總經理柯象森獲悉后親自捐款1200元,幫助四個瀕臨失學的學生渡過了難關。在柯副總的帶動下,各位主管和員工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很快,10200元助學款到了17位貧困學生手中。在勐朗鎮包麥地小學,在東回鄉改新小學,在糯扎渡鎮下井章小學,APP云南事業區的員工自發地和一個個貧困孩子結成了扶貧對子。
在江西,APP近三年來在贛州、九江、南昌等25個縣(市)營造工業原料林28萬多畝,對于促進當地林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民收入、帶動農民致富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作用。截止2006年2月,公司造林投資累計達9299萬元,其中100萬元用于村道、林道的修建,改善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約4500萬元用于支付農民工資,增加了農民收入。
在廣東,在湖南,在遼寧,在APP中國林務所到的每一個鄉村,都可以看到金光人積極投入當地新農村建設的身影。金光集團APP每到一個地方發展豐產林基地建設,都會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的工作,向當地農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還捐資助學等,初步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APP中國林務系統正在為各地的新農村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促進新農村建設,金光集團向廣西欽州三娘灣學校捐資100萬元,為三娘灣小學興建新的教學樓。(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