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聞紙消費量有下降趨勢。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的信息傳播更多地通過快捷而廉價的網絡進行,甚至報紙也通過網絡來發行。新聞紙消費的增長主要來自亞洲地區如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產能總體過剩。

●總體而言,進口新聞紙對國內市場沖擊不大。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將新聞紙確定為國家戰略物資,不允許國外投資,國內新建新聞紙項目一般也很難獲得批準;中國對加拿大、美國和韓國的新聞紙反傾銷保護期將延續到2009年;目前國外新聞紙價格仍然高于國內市場20%以上。

●國內新聞紙消費近10年來保持了12%左右的增長,雖然我們依然看好國內新聞紙的中長期前景,但是我們認為隨著宏觀調控對房地產業的影響將逐漸顯現,占平面廣告業務量最大的房地產廣告將有所減少,新聞紙耗用量增長將放緩。預計06年、07新聞紙需求增長率約為10-11%。
●新聞紙產能擴張快,產能釋放比市場預期提前,總體共給過度。我們預計2006年新聞紙將明顯供大于求,新聞紙價格將低于行業平均成本。部分企業將陷入經營困境,甚至退出競爭。新聞紙市場可能會逐漸呈現晨鳴、華泰、泛亞三分天下的格局。

●市場擔心的污染問題、產能擴張過度的問題應該辯證地看待。新聞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很少,大型新聞紙企業的污水處理能力完全可以達標。新聞紙生產設備實際使用壽命和更新周期比折舊年限要長久得多,且易于轉產其他品種;優勢企業適當保持一定的過剩產能也有利于維持合理的投資回報率。
●與歐美的新聞紙公司相比,香港上市的造紙企業的估值水平更有參考意義。我們認為華泰股份、岳陽紙業一定程度上被市場低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