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目前造紙需用木漿供給不足問題,依靠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項目加快植樹造林建設新的紙漿廠,恐非短期內可以辦到的。因此,每年還只能繼續從國外進口各類商品木漿。為了保障供給造紙企業利用國外資源,進口木材和木片也是一條出路,依據當前的“全球出擊實施國家資源開發戰略”到境外木材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去開發原料資源,不失為上策。
其次,充分利用廢紙資源也是我國造紙工業原料調整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造紙工業實施循環經濟的一項重要內容,F今我國廢紙漿用量已占造紙用漿總量的50%。 這充分說明我國造紙工業對廢紙資源已有較大的依賴性。但是,應該看到,國內廢紙的回收狀況很不理想。目前國內廢紙回收率僅為30.6%。廢紙的來源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進口。近幾年我國廢紙進口量猛增。1988年僅有38.4萬噸,1998年192萬噸,2001年上升到641.91萬噸,比上年增長72.85%,2003年達938.18萬噸,又比上年增長36.51%。已為1988年的24.4倍。2004年為1230.69萬噸,比上年增長31.18%。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廢紙進口國。據美國林紙協會統計,2003年全球可貿易廢紙量約為2550噸,中國占36.8%。當年美國出口1390萬噸,其中592萬噸銷往中國,占43%,中國從歐洲進口300萬噸,占歐洲廢紙銷售總量75%。2004年我國進口廢紙已占全球可貿易廢紙量的48%以上。不僅引起國際廢紙價格猛升,同時也帶動國內廢紙價格上漲。
當前,我國造紙工業以廢紙為原料的比例越來越高,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國內紙張的回收利用率較低。 近一、兩年還將有一批以廢紙為原料的新紙機投產大都是考慮使用進口廢紙。據報道國外造紙工業也在增加廢紙用量。它們以廢紙為原料的新紙機也在不斷增加。國際市場上可供廢紙量的增幅相對在減少。因此我們一定要密切注意掌握國外廢紙資源可供狀況和國內進口數量動態。 為免產生危機,我們造紙企業一定要有應對措施和風險準備。在不斷擴大利用進口廢紙的同時,必須居安思危,具有憂患意識,認真思考這一關系我國造紙行業和造紙企業今后發展的大問題。
要減少對進口廢紙的過度依賴,加大國內廢紙的回收利用已刻不容緩。首先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國內廢紙的回收工作。為把這項工作做好,很重要的是要依靠國家制定政策和法規來引導,努力提高國內廢紙的回收率。幾年來,有關方面已多次提出建議,如加強國內廢紙的分類挑選;很好地分別建立廢舊新聞紙、廢牛皮紙和瓦楞包裝紙板廢紙的回收系統;對一些大中型辦公機構的辦公用紙,建立良好的回收體系;對家庭、工業和零售商店回收的包裝用紙加快研究回收系統;并還建議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廢紙加工基地;建設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紙種、不同規模的廢紙回收集散基地和規范化的廢紙交易市場;以及組建大型廢紙企業集團;甚至還呼吁建立企業的廢紙原料基地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建議,也都是國外成功的經驗。當前,美、德等國家都以法律形式強制要求造紙企業必須用一定數量的廢紙作為生產原料,并給予回收企業一定的補貼。日本和韓國政府機關和有關部門都建立有很好的回收體系和渠道,制定有完整的法規和規定,從政策上和法律上給廢紙回收利用以保證。國外這些好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鑒。
第三,合理使用非木材纖維原料。中國是世界上以草類纖維原料制漿造紙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也是非木材纖維原料制漿造紙的生產大國。非木材纖維原料主要是麥草、蘆葦、竹子和蔗渣,其中麥草比重最大。
科學合理地利用非木材纖維原料資源,根據其特點,應區別采取不同的應用措施。其中竹子是優良的中長纖維非木材造紙原料,蘆葦(荻)、蔗渣都是很好的造紙原料,國家支持鼓勵建設制漿廠。用禾(麥、稻)草制漿造紙,我國有悠久歷史。而稻、麥草是我國廣大農村的農業剩余物,價廉、數量又大,在目前我國非木材纖維紙漿總產量中,麥草漿產量仍占比重最大。可是禾草資源比較分散,收集和運輸上有一定困難,不適合建規模太大的草漿廠。又由于纖維本身特性及適合小草漿廠的制漿廢液回收治理技術還不十分成熟可靠,裝備也不完全符合使用,廢液綜合利用也沒完全過關,有些研究的科技成果在技術上可行,但在經濟上還不完全可行。這些都是當前擴大利用禾草類纖維原料制漿造紙的最大障礙。因此,為保護環境,消除污染,國家和各地方政府對禾草漿廠加以限制。
今后如何用好我國農村大量的稻、麥草資源制漿造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決不能走過去的老路,我們應該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創新,研究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走出一條適合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道路。
我國造紙工業面臨的第二個大問題是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問題
造紙工業是與資源、環境極為密切的行業,特別是水資源。我國一般紙廠噸紙水耗高達100米3以上,噸漿紙綜合水耗高達300米3以上。而國外紙廠噸紙水耗僅為10~20米3,甚至低于10米3,噸漿紙綜合水耗為35~50米3,可見節約用水潛力很大。我國是世界上嚴重缺水國家之一。2002年12月國家已正式發布“造紙產品取水定額”標準,并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國家明確提出:“水資源作為關系我國經濟安全和長遠發展的‘三大戰略資源’之一,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要求加強工業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并將我國造紙工業列為當前重點抓好節水工作的五大高耗水行業之一。在今后造紙產量增加的同時,不但用水量不能增加,而且還要每年減少1.3%。就我國造紙行業現狀的總體來看,除近年來新建和改建的一些造紙企業,它們生產用水量基本上都能達到要求外,但絕大多數的造紙企業用水狀況很不好,取水量高,用水效率低,甚至還在大量使用地下水資源。因此,造紙企業的節水工作任務艱巨。必須增強節水意識,提高定額管理水平,使定額管理成為企業提高用水效率、實現合理用水的重要措施。必須認真把節水工作當作我國造紙工業一件大事來抓。
造紙工業在世界上曾被認為是一個污染環境、破壞環境的行業。國外一些造紙發達國家在上個世紀60年代也曾對環境造成污染。可是從60年代后期,由于制漿造紙的科技進步和環境治理技術的研究開發,至今已得到很好解決并做到了清潔生產。可是,我國造紙工業因木材資源缺乏和建設資金不足,長時期是以草類纖維原料,特別是以稻、麥草為主,以小紙廠為主,又多采用傳統的堿法制漿工藝漿廢液回收處理和污染防治難度大,費用高,有些小草漿廠的制漿廢水不經任何處理就直接任意排放,造成江河嚴重污染,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我國造紙工業的環境保護工作,應該說是有了很大進步。許多企業堅持清潔生產,走循環經濟道路,很有成效。但從整體來說,還很不夠,不少企業,包括個別較大企業因不達標排放而被環保部門和社會媒體曝光。
在當前環保要求很嚴格的情況下,對于小化學草漿廠又沒有好辦法治理污染的情況下,國家只有采取勒令“關、停、并、轉”的硬性規定。 我國木材造紙原料短缺,現在每年國家不得不花費幾十億美元從國外進口紙漿和廢紙?墒俏覈是有大量的草類原料,特別是稻、麥草資源,它是農業剩余物,價廉、數量又大。還是應被很好地利用起來,為此,目前我國造紙工業的原料方針還是提出要“科學合理利用非木材纖維原料”。我國是世界上草類原料制漿造紙生產大國,且有悠久歷史,多年來在科學研究和生產領域已積累了豐富經驗,草漿和其他原料紙漿配抄,還是可以生產出不同品種的高檔次紙張,且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可是,稻、麥草制漿廢液回收處理這一難題,卻成為當前我們利用稻、麥草類原料制漿造紙的最大障礙。
關于草類原料制漿污染問題,早在2002年6月當時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鄒家華同志到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調研座談時,著重論述了科研工作創新精神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在解決非木材纖維原料制漿污染問題等方面有所突破。
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們許多科研單位已在進行無污染、少污染、無排水、少排水的草類纖維制漿新技術、新工藝的試驗研究工作,并已取得很好成效。如爆破法制漿、溶劑法制漿等新工藝,開發研制出新的制漿廢液回收技術和裝置,有的已在企業采用和投產運行。尤其是最近筆者有幸又接觸到多項關于改變小草漿廠傳統制漿的新工藝,不用堿蒸煮,在常壓低溫下生產,從源頭上控制制漿廢液的污染,紙漿得率高,產品質量還不錯。并將紙漿的濃縮、洗滌、漂白等生產廢水進行分別處理后循環使用,不排出廢液,生產用水量很少。生產過程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不再造成二次污染。設備簡單,投資省,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實施了清潔生產,實現了循環經濟。這些科研成果適用于稻草和麥草等秸稈原料。筆者曾到這些示范基地現場進行參觀了解,看后很有啟發和收獲。他們有些已經建成了生產線正式生產,有的正進行規模化、連續化,建設新生產線而繼續完善中。因此,期望他們能在利用稻、麥草纖維原料的制漿造紙大生產方面取得成功。這不僅是我國制漿造紙工業的重大創舉和重大突破,也是利國利民,增加農民收入和支持“三農”并能使一批小草漿廠能不再污染環境,而獲得生存的大好事。
解決好我國造紙工業原料供給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兩大問題是關系到我國造紙工業能否持續、快速、健康、穩定地發展,也是我國造紙工業能否走新型工業化、現代化道路的關鍵。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為此做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