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芬蘭漿紙工業來說,進行調整以實現全球化是至關重要的。把生產拓展到其他國家十分必要,這樣也能確保國內產品在未來的競爭力。芬蘭造紙工業不能僅以國內為基礎來應對全世界客戶的需求。
對芬蘭森林工業來說,在全球性競爭中取得成功和幾十年前的國際化以及由此產生的鞏固以及強勁發展一樣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當時沒有走出大膽的一步,今天芬蘭森林工業將會只是由海外企業總部和下轄的子工廠組成,這更像是萎縮而不是發展。
未來幾年中,造紙工業全球性的運營模式是非常清晰的。芬蘭將會在南美和俄羅斯建設漿廠,而且紙和紙板機將會建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除了成本因素外,業務的發展將受廉價的或快速發展的木材資源和迅速增長的紙業市場的左右。另外,在其他大洲和俄羅斯也會有數十億歐元規模的投資。芬蘭森林方面的企業已經在中國投資近20億歐元,半數以上的紙機將在不久的將來建設。
預期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紙張消費量將以最快的速度增長,年增幅超過4%。在東歐和拉美,需求增長也會接近這一速度。據Jaakko Poyry咨詢公司研究發現,從現在到2015年,全球紙和紙板的需求將會增長1.2億t,其中中國將會占其中的3500萬 t。如果這一增長的需求由中國國內的紙機來滿足,那么在未來10年中,中國必須平均每年有1臺產能 45萬t/a的紙機投產。
海外還有一些森林相關企業采取了全球化措施。他們的國際化速度至少和造紙領域的公司一樣迅速。Jaakko Poyry咨詢公司于20世紀 70年代開始南美業務并在其后10年中開展亞洲業務。紙機供應商美卓公司稱,其當前訂單的1/3都是來自中國。其他和林產企業相關的公司也在改變其服務和維護功能以緊隨其客戶,并在客戶所在地開設并增加分部。國際化是幫助林產相關企業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
芬蘭森林工業的主要運營市場仍然是歐洲,至少在近期是如此。發達的森林相關企業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使芬蘭漿紙工業具有顯著優勢,并且這些條件還能進一步強化。其調整模式可以借鑒歐洲生產率最高的國家愛爾蘭。美國在愛爾蘭進行了兩項投資,2003年半年的收益就和在中國的規模相當。由于在資本、個人稅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措施,愛爾蘭已經為經濟發展和投資創造了優良的條件。也可以借鑒瑞典的模式,由于排放指標貿易化,瑞典政府計劃消減能源密集型行業的能源稅。這種發展的方向是沒有疑問的,發展速度只會變得更快和更強烈。芬蘭造紙工業已有60%的產能來自于海外,40%來自芬蘭本土。
已有芬蘭企業計劃在南美建廠生產短纖維紙漿。俄羅斯的低成本優勢也吸引了芬蘭企業,計劃在俄羅斯建設兩個長纖維漿廠。
中國有十幾億人口,預期在未來10年中其紙張消費量增速至少是全球紙張消費量平均增長速度的2倍。遠東地區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比歐洲和美國快,注意力已集中到了印度,那里ITC企業正在為重工業的發展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