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紙經過銷售旺季后,開始步入十字關頭,廠商對于經銷特種紙的不同態度、不同商業模式以及不同切入點,使得相關廠商、經銷商不僅面臨選擇,更要直面考驗。
北京杰奧佳美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做進口特種紙經銷的貿易公司,公司負責人蕭振杰主要負責北方市場,他對這幾年特種紙市場的變化深有感觸。
記者:特種紙市場的問題頗多,除了不斷上漲的價格外,運輸及成本等的競爭也讓特種紙經銷商感到頭痛,那么經銷進口特種紙目前面臨哪幾個問題?
蕭振杰:我認為現在的壓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運輸時間過長,產品從歐洲運輸到國內要28天,還有報關等手續需要8~10個星期。
(2) 客戶限于成本的壓力,開始放棄進口紙,選用價格低、質量一般的國產特種紙。
(3) 特種紙品種越來越多,增加了我們的庫存壓力。
(4) 特種紙漲價無法轉嫁給客戶,只能自己消化。
(5) 北方市場的欠賬情況嚴重。
記者:目前整個紙張市場的生意就不好,銅版紙及白卡紙市場的競爭甚至已經白熱化,但特種紙市場,特別是進口特種紙市場的情況是不是會好一些?
蕭振杰:特種紙的利潤在20%左右,表面看比銅版紙及白卡紙高很多,但有幾點要明白:特種紙有180多個品種,每個產品都有庫存,增加了經銷壓力;特種紙需要3~4個月銷售周期,而銅版紙只需要2個星期;賣銅版紙和白卡紙很少宣傳,只需看價格及產地,特種紙則需要制作精美的宣傳冊,其成本在600元左右,且免費送給客戶。所以特種紙開辟市場的成本遠高于其他品種的紙,20%的利潤只是表象。
記者:特種紙的經銷市場是否混亂?
蕭振杰:特種紙市場有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在紙業經銷商及最終用戶中還存在一個環節——倒賣商,這些倒賣商與紙業公司、印刷廠都很熟,他們沒有庫存,直接從生產商或經銷商處買來產品倒賣給印刷廠。這種公司的存在有好有壞,好處是比較靈活,可以協助經銷商擴大銷路,是一種新的銷售渠道,是我們所沒有的,而且很靈活,能收回現錢;壞處則是他們攪亂了市場價格,不會按照市場規矩做生意。
還有,各區域經銷商不僅做本地生意,還會把觸角伸到外地,常常與當地經銷商報出的產品價格不一致,造成市場混亂。
記者:一些大型銅版紙及白卡紙生產企業已經入駐中國,并形成大規模生產,但國外特種紙生產商的身影,并為出現在國內,為什么?
蕭振杰:一是特種紙的銷售量很少;二是國外的生產商大多是家族式企業,使用的是老式機器,他們不可能把設備搬到中國來,更不會把技術帶過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特種紙市場還不大,且價格太低,他們無法接受國內2萬元/噸的特種紙,要知道在英國其售價高達30萬元/噸。雖然中國的人工成本比較便宜,但他們并不愿意冒險。
記者:都說2005年是特種紙市場最黑暗的一年,如果度過了今年關口,也許明年就能重見光明。即便如此,特種紙市場的前景又是否明朗?
蕭振杰:我認為今年是最“黑暗”的一年,我們也在不停地問自己,照這樣下去,明年怎么辦,未來市場誰都無法預料。雖然我們今年的銷售量增加了8%,但并不是因為產品賣得多了,而是增加了很多新品種。對于未來銷售量能達到多少,進多少庫存,我們只能將去年與前年的銷售情況進行同期對比,然后預測今年庫存。
房地產是特種紙的大客戶,他們的宣傳冊需要好的材料,但現在也有很多因素制約,比如政府前一段時間推出打擊炒房地產的政策,銀行對基金也采取緊縮政策,一些公司為了節約流動資金,減少了宣傳冊的開支。還有一些廣告宣傳產品也開始用銅版紙替代特種紙。
國內的印刷工價很低,特種紙市場能不能繼續運作,要看印刷廠是否有錢賺。
記者:那么特種紙的市場在哪里?
蕭振杰:2008年奧運會是一個契機,因為那時需要印制很多精美的宣傳產品。
另外,特種紙的發展空間主要在包裝設計領域,但目前廣告設計領域的競爭也很激烈,設計公司限于成本的考慮,多少有些排斥特種紙,其實他們并不了解,特種紙的價格已經不像以前那么昂貴了。我希望和他們多合作,告訴他們特種紙的好處在哪里,以便讓其將好的特種紙材料推薦給客戶。
現在,特種紙市場競爭激烈, 廠商、經銷商互相爭奪本來就不大的市場。我認為,與其打得頭破血流,不如把市場做大,爭取更大的份額。所以在開拓市場上,將找專人負責廣告公司等客戶,對他們進行培訓。
我們經常強調一點,特種紙應該與時裝一樣——明年流行什么顏色、什么樣子,使用特種紙必須有藝術眼光,讓客戶能夠趕上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