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訊產量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有亞洲最大的新聞紙生產企業、連續10年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來自省經貿委的信息顯示,通過結構調整,強化環境保護,我省造紙工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2005年全省規模以上造紙企業機制紙及紙板產量達到了1192.16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2%。造紙工業已成全省發展速度最快的重點產業之一。
散亂、污染嚴重曾經是困擾造紙工業做大做強的難題。從“九五”末開始,我省堅決關停了一大批小造紙企業。統計顯示,我省共關停年產2萬噸及以下小造紙企業503家,削減生產能力96萬噸。同時加大扶持措施,發展壯大了一批優勢企業集團,使造紙企業的競爭力和生產集中度得到了極大提高,平均單個企業生產規模由2000年的0.45萬噸提高到現在的3.5萬噸,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
目前,在全國排名前十位的造紙企業中,我省就有6家。其中,晨鳴紙業集團2005年完成產量2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70億元,穩坐全國第一的位置;華泰集團新聞紙總產能達到80萬噸,占據著國內新聞紙市場近30%的份額,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新聞紙生產企業。
“十五”期間,全省造紙行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480億元,新上了一批高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率的基建和技改項目,使造紙企業產品質量和檔次有了很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目前,我省造紙行業有國家級技術中心2家。同時,以水污染防治為突破口,大量削減麥草漿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廢紙漿和木漿的比重,全省造紙工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省造紙工業草漿、木漿和廢紙漿的比例已調整到30:30:40,所使用的木漿、廢紙以外購為主,產品約60%銷往省外和國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