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柯達:中國人領導中國軍團
 
http://www.hnckzkzs.com  2006-02-08 經濟觀察報  

 伊士曼柯達(EastmanKodak)首席執行官彭安東(AntonioPerez)關于“公司將在中國招聘更多強有力的當地人擔任高管”的余音尚未落下,1月9日,中國印刷界泰斗沈海祥在柯達中國辦公地點北京嘉里中心與柯達公司簽下合同,擔任柯達圖文影像集團(GCG)大中華區執行總裁。

 這份合同讓1945年出生,剛剛從中國印刷集團總裁職位退下來的沈海祥來不及喘口氣就重新進入忙碌的工作狀態。根據柯達公司的安排,協議的第二天,沈海祥就開始了“柯達全國之旅”——前往柯達在國內的所有工廠、研發機構,迅速熟悉環境。按照柯達公關經理田耕的估算,“這個行程不是一兩天甚至一兩星期就能結束的”。

   柯達已經表現出對沈海祥加盟并立馬上崗的急切,或許因為有迫切的任務在等待著他。

  1月6日,柯達圖文影像領域并購的5家公司的北京辦公室統一搬遷,目的地相同——柯達中國辦公地點嘉里中心。搬家僅花了一天時間,但沈海祥的任務,領導同一天特意從圖文影像集團剝離出來的中國軍團,可就不那么簡單了。

 “強有力的當地人”

       柯達全球副總裁、北亞區總裁葉鶯女士以辛棄疾名句“眾里尋他千百度”來形容沈海祥的加盟。

       柯達并不是第一家邀請沈海祥加盟的公司,在此之前,他的身份為中國印刷集團總裁,并擔任該集團旗下若干合資企業的董事長。作為國有大型企業的領導,在征得國資委主要領導和中國印刷集團現任領導同意之后,才加盟柯達。

      像大多數歐美公司一樣,這家總部位于紐約州羅徹斯特的公司逐漸意識到自己正在遠離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作為這種尷尬局面的應對措施,2004年6月新上任的總裁兼CEO彭安東宣布將在中國招聘更多“強有力的當地人”擔任高管。

     “現在我們的幾大業務,比如醫療影像、數碼影像部門的負責人都是中國人!碧锔麖娬{。

      上任一年多的彭安東已大幅度削減柯達在美國的制造業務,并宣布了一個解雇25000雇員的計劃。而重心,正在向亞洲轉移。

      這是一個聰明的決策。由于低估了中國消費者對數碼攝影的適應速度,使它喪失了與對手索尼和佳能爭食的最好機會。根據IDG的數據,2004年,在數碼相機領域柯達遠遠落在了日本公司索尼、佳能的后面。

     2003年,這家美國公司成功實現對中國最大膠片生產企業樂凱的合資,柯達提供了約一億美元和技術支持,柯達原本希望,中國等亞洲市場在膠片行業的需求將在歐美顧客更快轉向數碼相機時,減輕公司失去這塊高利潤業務的沖擊。

     時不我待,現在,柯達越來越發現“我們的大多數客戶將不再位于西方,而是在亞洲”。彭安東自接替鄧凱達(DanielCarp)后首次接受采訪時聲稱,“如果你想在電子消費品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你得在亞洲開展大量業務。”

    開展亞洲業務最好的辦法是本土化。柯達在華的合資伙伴樂凱也認為,柯達在邁出人才本土化的步伐,這對于這家美國人主導的公司在華會有很大幫助,“至少不會造成合資后由于工作方式不同而產生的沖突。”一位樂凱膠片業務的銷售人員說。根據柯達樂凱合資協議,柯達獲得樂凱集團所有的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20%國有股。

     打造數字印刷軍團

     沈海祥將要引領的是一個圖文影像(通俗說即數字印刷)領域的豪華軍團。

     2003年至2005年6月,柯達歷經兩年,耗費20億美金收購了一系列印刷領域的高手企業,這讓柯達成為全球惟一一家能夠提供從智能輸入、設計、輸出再到圖文影像的流程管理、遠程管理和存儲管理、咨詢管理等一系列產品和服務的大型跨國企業。

     2003年以來,柯達在以數碼為導向的發展戰略下,將業務集中在數碼及膠片影像系統、醫療影像、圖文影像、顯示器和元器件等四個領域。

      傳統照相機和膠卷的衰落,以及數字攝影的急速膨脹,毫不留情地切割了柯達公司的銷售利潤,并且讓其股價在最近的五年期間后退到74%。

      而圖文影像領域,柯達仍是行業技術先鋒,目前柯達是NexPress2100Plus彩色數字印刷機的惟一擁有者。柯達有一個統計,2005年,全世界銷售出去的柯達數字印刷機印數達到560億張。

      現在,交付給沈海祥的任務就是把這個豪華軍團的中國兵力整合起來。據介紹,柯達收購的幾家公司原來在中國都有辦事處,辦公地點搬遷只是業務整合的第一步。“我們在一個樓里辦公,交流會更加方便!碧锔f。不過這不意味著完善的業務流程只是彼此串門那么簡單。

      迄今為止,柯達印刷領域在國內并無多少建樹,“目前柯達印刷設備還是國外生產,一來成本高,二來售后服務成問題!币晃挥∷I內的人士分析。2005年柯達廈門CTP(數字印刷設備)工廠開始籌建,而真正實現本土生產,預計在2006年下半年。

      反之,同樣遭受數碼沖擊的中方合作伙伴樂凱集團卻保持了印刷材料業務的持續增長。印刷業利潤豐厚,樂凱深有體會。2001年以來,中國印刷業持續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2004年印刷總產值約2600億元。

     樂凱與柯達的合作目前限于傳統膠卷,但是樂凱集團業務產品涉及圖像記錄、印刷材料、精細化工、膜材料及涂層材料等四大產業100多個品種。而在印刷業內,“華光”牌印刷膠片和PS版的名氣與樂凱膠卷同樣,市場占有率最高可達80%。

     也因此,柯達印刷軍團中國領軍的確定被業內賦予更多的含義。相對柯達的業務而言,沈海祥服務的中國印刷集團是柯達的客戶端,也是國內最大的印刷設備客戶。來自客戶端的沈海祥對于客戶的心理、客戶的需求顯然有更深刻的理解。更何況,沈海祥的加盟,甚至得到了國資委主要領導和中國印刷集團現任領導的同意。

     還有一個更瘋狂的猜想。如果柯達實現與老合資伙伴樂凱在印刷領域的合作,對于柯達圖文影像在國內發展的意義不亞于1月9日柯達把中國市場單獨分割出來成立大中華區,并特聘一位任命需要國資委批準的執行總裁。


  這種猜想不無可能。根據柯達與樂凱當初的協定,其中一條是“不排除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任何可能性都存在。而樂凱集團辦公室和柯達公司的公關人員,都沒有否定這種可能性。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業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拾荒少年撿拾廢紙筒
Copyright @ 2000-2006.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設置中國紙網為首頁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客服電話:010-82059026 010-82057003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