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頭5年,福建林業生態建設快速推進,林業產業迸發活力。據統計,現全省森林覆蓋率為62.96%,比"九五"期末提高了2.44個百分點;活立木總蓄積量4.967億立方米,比"九五"末提高了18.9%;去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800億元,林業產業產值年均增速10.7%。生態林業建設步伐加快。全省共完成生態公益林區劃界定面積286.26萬公頃,占全省林地面積的30.7%。沿海防護林體系四期工程共完成造林更新面積8.5萬公頃。全省3324公里海岸線初步建成帶、網、片、點相結合的沿海綠色屏障。目前,全省已建立自然保護區63處、自然保護小區3322個,保護面積80.27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56%。綠色通道與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成效顯著,城市建成區平均綠化覆蓋率由2000年的32.89%提高到2004年的34.5%;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2000年的7.02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8.12平方米。
林業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省已建成速豐林、竹林、珍貴樹種和名特優經濟林、種苗和花卉、森林食品和藥材五大資源培育基地,總面積257.5萬公頃;擁有規模以上的林業工業企業742家,產品達160余種,創立了12個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以福州、南平、三明、龍巖4地為中心并輻射全省的林業工業格局。
林業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加快資源培育,第一產業基礎地位得到鞏固和加強;涌現出一批技術過硬、實力較強的林產加工企業,第二產業總體實力壯大;以森林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林種樹種結構進一步改善,松木、杉木和闊葉樹比重調整為3∶4∶3。非公有制造林、林業工業產值、花卉和森林旅游所占比重分別超過50%、70%和90%。
"十五"期間,福建省深化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林業各項改革,至今已完成明晰產權的村有11636個,占有改革任務村總數的98.9%;完成明晰產權面積523.5萬公頃,占應改革面積的97.4%;集體商品林林權已登記面積487.43萬公頃,占應登記發(換)證面積的90.1%。許多地方還積極開展了森林資源流轉、林權證抵押貸款、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配套改革,有力地促進了森林資源的培育與發展,促進了村集體和林農增收。
福建省林業廳廳長黃建興說,今后一段時間,福建林業將根據省委、省政府建設綠色海峽西岸的戰略構想,大力實施生態公益林保護、沿海防護林、生物多樣性、綠色通道和城鄉綠化一體化、森林災害防治五大工程,建立速豐林、豐產竹林、珍貴樹種和名特優經濟林、種苗和花卉、森林食品和藥材五大基地,培植人造板、制漿造紙、林產化工、木竹制品、森林旅游五大支柱產業,以大項目帶動林業大發展。(中國國土資源報 齊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