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污染、淮河污染、黃河污染,污染給我國環境治理帶來了沉重的包袱。造紙企業以排污明顯,造成污染嚴重而成為眾矢之的,各省也把造紙企業生產規模標準從年產5000噸提高到了年產3萬噸以上,紙業治理污染的代價甚大。記者走訪了一些造紙企業后發現,受生產規模、生產工藝、原材料、治污設施等條件限制,污染治理依然是一條難走的路,但大多企業認為必須清潔生產,推行循環經濟模式,才是綠色紙業的發展方向。
我國造紙業污染嚴重的原因
在今年的中國紙業發展高層論壇上,華頓綜合經濟研究所所長沈晗耀認為,首先要弄清楚造成我國造紙業污染嚴重的原因,從而針對根本提出解決的辦法。造成我國造紙業污染嚴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過低。上世紀90年代我國有大大小小的造紙企業1萬多家,其中90%以上是年產1萬噸、甚至幾千噸的小企業,這是造成中國紙業污染環境難以治理的重要根源!
二是原料結構不合理。在我國,由于以前對紙業屬性認識不足,加上森林資源匱乏,許多人錯誤地認為,用木材造紙是浪費資源,用草類原料才最符合中國國情。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些造紙界的有識之士指出中國紙業應該走以木材為主的道路,當時還曾掀起一場草木之爭,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才明確了以木材為主的路線!
以木代草
林紙一體化是出路
目前,全球造紙原料中木材已占到93%以上。世界上主要造紙國家之所以廣泛采用木材造紙,是因為木材更適合現代造紙工業對生產規模、技術、產品質量和環境保護的各項要求。選擇木材作為造紙原料,可以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品質量,而且在控制污染方面也有成熟的工藝。同時,用木材作為原料也可以促使產業向循環經濟方向發展。
現在造紙業已成為世界木材的最大用戶。據統計,造紙用材為世界工業用材的27%,每年消耗7億立方米~8億立方米,需要砍伐幾千萬公頃林地。許多年前,有人曾擔心紙業是否會成為破壞全球生態系統的罪魁禍首。但是多年來世界紙業的發展證明,紙業不但沒有破壞生態,而且還促進了林業的生態建設。紙業把林業基地建設作為自己生存的重要條件,形成循環經濟,這是當代紙業的一條成功經驗和發展模式。這一點,已從北歐、北美等紙業較為集中國家的紙業發展中得到了印證。在一些森林覆蓋率達到30%至70%的國家,每年用于制漿造紙的木材量占原木總產量的30%至60%。如美國1974年制漿造紙用材達到1.8億立方米,占采伐量的36%,瑞典占63.8%,芬蘭占55.5%,日本是個木材進口國,1977年制漿用材為3400萬立方米,占木材總消耗量的31.4%。由此可見,提高木材在紙業原料結構中的比例,實行林紙一體化模式,是解決紙業環境困局的出路。所謂林紙一體化,其實質就是投資一體化和經營一體化,也就是說,林地紙廠既同屬一個投資主體也同屬一個經營主體!
速生林和造紙新工藝
促進紙業健康發展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徐大平教授也認為,走林紙一體化發展道路,是我國發展現代造紙工業和林業的必行之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是有利于實現造紙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造紙工業木材原料供應由自然狀態向集約化、高科技化和基地化方向轉變,將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造紙工業發展的問題;二是有利于形成以造紙工業為龍頭的產業鏈,造紙企業建設原料基地,實現林、漿、紙產業鏈的有機結合,將會充分調動造紙企業、林場和農民造林的積極性,形成制漿造紙、植樹育林的良性循環;三是有利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就業機會;四是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采取高科技手段,大規模營造速生豐產紙漿材林,并實行輪伐輪作,有利于保護植被;五是有利于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發展木漿造紙,采用先進的制漿造紙技術、污染治理技術和節水措施,將大大減少水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徐大平教授綜合目前全球用于營建速生豐產林的主要是桉樹、楊樹、松樹和相思樹后,認為在全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桉樹速生豐產林同樣也適合中國大面積種植。桉樹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在貧瘠土壤和干旱氣候條件下生長。桉樹樹種之間容易雜交培育出超過親本的雜交種,并容易培育成優良無性系進行無性繁殖。桉樹生長快,輪伐期短,在集約經營條件下能成倍地提高產量等多項優勢!
但是發展桉樹要合理規劃,適度發展,科學經營,一定不能破壞天然林、次生林和生態公益林!
與徐大平教授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湖北工業大學退休的聶勛載教授。聶勛載兼任中國造紙學會堿法草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并一直致力于造紙新工藝的開發上。
聶勛載教授認為發展速生林應該本著科學發展觀,無論是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還是在生態環境上。他認為,除了進一步加快人工速生林建設之外,開發一年生非木材資源,尤其是一年生非木材中長纖維資源,也是一條重要的措施和捷徑。包括麻纖維、樹皮纖維、棉皮桿、甜高梁桿皮、油棕櫚殼等農作物的皮、殼纖維以及棉絨和廢棉!
朝陽產業
實現綠色紙業任重而道遠
在今年10月舉行的中國紙業環保高層論壇上,環保總局污控司副司長李新民指出,環?偩忠恢睂⒃旒埼廴痉乐巫鳛橹刂兄氐墓ぷ,經過努力,造紙行業污染防治工作已初見成效,環境污染得到初步緩解。今后,環?偩謱⒗^續加強對造紙行業的監管!
在污染治理中引入循環經濟的理念,是中國造紙工業走向生態紙業的戰略。一些造紙企業通過污染治理,觀念發生了改變,逐步認識到,不是環保影響了造紙企業的發展,而是市場淘汰了落后的造紙生產,環保提升了我國造紙工業的水平。這些企業優化技術結構,通過高強度、高得率、低污染的生產技術,向低定員、高任務,低消耗、高效率的造紙生產邁進。通過發展林紙一體化,優化原料結構,不僅改變了周圍農村產業結構,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優化的制漿原料,探索出企業經濟、生態效益和社會進步三者共贏的新發展之路。選擇也是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面對綠色貿易壁壘,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