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林業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速豐林工程已完成總投資150多億元,營造速豐林5222萬畝,改造低質用材林330萬畝,共5552萬畝。其中龍頭企業造林面積占22.7%,農戶造林面積占39.7%。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非公有制經濟成為工程建設的主力軍,多主體、多元化投入工程建設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國家林業局速豐辦副主任王連志就我國“十一五”期間速豐林工程發展思路介紹說,“十一五”期間,是國家速豐林工程建設的關鍵時期。到2010年,規劃要建設速豐林基地920萬公頃,基地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木材9670萬立方米,可支撐木漿生產能力1190萬噸、人造板生產能力1315萬立方米,提供大徑級材732萬立方米。為實現這一建設目標,國家林業局還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的速豐林工程發展思路。
即要把握加快速豐林工程發展、緩解木材供需矛盾這一主題,實現兩億畝的既定建設目標,就要依靠造林大戶和企業兩大主體,全力推進工程建設由以片塊為主的數量擴張型向以基地為主的質量效益提高型轉變,由以行政推動為主向以政策扶持和市場拉動為主轉變,由部門辦基地向全社會辦基地轉變。
堅持科學規劃、經濟效益優先、培育與利用相結合、科技先行等四個原則;建設林紙一體化的漿紙材基地、林板一體化的人造板材基地、珍貴樹種大徑材基地和竹材基地。落實資源管理政策,放寬放活采伐規定;落實林地政策,提高林地產出效益;落實投融資政策,建立新的投入機制;落實稅費政策,減輕經營者的稅費負擔。
據了解,中國“速豐林工程”啟動于2002年,是國務院批準的六大林業重點工程之一,該工程規劃:到2015年,建成1333萬公頃(約合2億畝)速豐林基地,全部基地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木材1.4億立方米,可支撐木漿生產能力近1386萬噸、人造板生產能力2150萬立方米,提供大徑材1579萬立方米,約占國內生產用材需求量的40%,加上現有森林資源的采伐利用,使國內木材供需基本趨于平衡。工程主要布局于我國400毫米等雨量線以東、地勢比較平緩、立地條件好、自然條件適宜的18個省區,以及其他條件具備適宜發展速豐林的地區。
作者:王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