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5日,河南省首個林紙一體化項目在濮陽市進入試生產階段。當日,河南省造紙業協會秘書長喬憲生說:“林紙一體化是河南省造紙業轉型的重要一步。”作為河南省的重要產業之一,造紙企業在河南一度超過2000家,但企業規模小、污染嚴重和產品層次低等使得河南造紙業在隨后頗遭詬病。能否實現成功轉型成為河南造紙業走出泥潭的關鍵一步。而林紙一體化則 河南造紙業尋求轉型突破的重要一環。林紙一體化前景雖好,但資金又成為該項目推廣的一個瓶頸,因此,要通過林紙一體化實現造紙業轉型仍有諸多困難。
昔日曾為創富功臣 今日制約持續發展
河南省造紙業曾在全國一度輝煌!皬1985年開始一直到1995年,在連續十一年中,河南的紙產品產量都居全國首位。”河南省造紙工業協會秘書長喬憲生說。
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河南省在造紙業發展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南造紙業獲得迅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在全國對紙張的需求膨脹的前提下,一大批以麥草為主要原料的造紙企業開始在河南不斷涌現。這些企業都為當地經濟做出了一定貢獻。“造紙企業的增多,解決了當地農民手中的剩余秸稈,成為當地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但由于企業整體規模較小,技術水平低,工藝設備落后,所排放的大量未經處理的廢水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甚至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成為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喬秘書長也沒有忘記發展紙業帶來的麻煩。
“一多一少、一高一低” 造紙工業面臨困境
在由造紙工業協會遞交省政府的紅頭文件上看到,曾為當地經濟做出貢獻的造紙行業因為不能適時調整戰略重點,早已出現疲憊之態。“從整體上來看,河南省造紙工業呈現出'一多一少、一高一低'兩種狀況!眴虘椛M一步解釋說,“一多”就是造紙企業數量多,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位居前列,“一少”就是高附加值的產品少,“一高”就是污染物排放總量高,“一低”就是經濟效益低,不治污可賺錢,一治污就賠錢。
喬憲生指出,造紙企業的布局不合理,為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埋下隱患。據了解,河南省的造紙企業主要集中在省轄的海河、淮河、黃河等流域。其中,新鄉、焦作兩市更是造紙企業高密度區,這兩個市的制漿造紙企業占到了河南省的64%,使得一些地方和流域的水質嚴重污染。當地居民因飲用被污染水,引發癌癥等很多不可預知的疾病。
而另一個頗為尷尬的局面終于讓省政府意識到,造紙工業的轉型勢在必行:河南省造紙行業產值僅占工業總產值的2.73%,利稅僅占工業利稅總額的2.77%,而水污染負荷卻占到河南省的62%!
行業轉型大勢所趨 林紙一體初現成效
一份將于2005年7月1日實施的《造紙工業水污染排放標準》折射出河南省有關部門整治造紙行業的決心,在這份去年12月26日發布的地方標準中的某些規定,甚至比國家標準更為嚴格。
“這一標準實際上就是要加快造紙行業的優化組合,淘汰規模小且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扶植發展達標的重點企業,積極鼓勵正在生產草漿漂白紙的企業謀求轉型!痹旒埞I協會辦公室另一位工作人員道出了其中深意。參照這一標準,在目前河南省將近400家企業中,能達標的不到10家,以至于有人不住哀嘆:誰不轉型,誰就可能被判死緩。
“要想改變河南造紙業的現狀,實行林紙一體化也許是一個最好的方法!眴堂貢L說,現在世界發達國家在造紙業發展上推行的都是林紙一體化。"作為造紙制漿的原料,麥草纖維很難生產出優質、高檔、多品種的紙類產品,產品附加值根本無法與木漿紙比肩。"
河南正在為此努力。繼濮陽的林紙一體化項目進入待料試測(試生產)階段后,焦作瑞豐紙業有限公司的林紙一體化項目也將在11月進入試生產階段,河南省謀劃多年的林紙一體化項目終于初現成效。新鄉、信陽、南陽、三門峽等其他河南四市也先后提出將實施林紙一體化項目,且多數項目已通過國家和省有關部門評審。
一時之間,林紙一體化在河南呈現洶涌之勢。而河南省林業廳項目辦負責該項工作的張克勇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說,作為國家六大林業重點工程之一的“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2002年在河南省正式啟動實施以來,速豐林建設以年均造林2萬公頃的速度快速發展。目前,河南省以楊樹為主的速豐林面積為370.5萬畝,蓄積量達到1300萬立方米。
日益凸顯的林紙一體化項目成為河南造紙業突圍和轉型的主要方向,得到省政府的扶植和支持。2002年9月,省政府轉發的《加快河南省造紙工業結構調整、關閉污染嚴重造紙企業及草類制漿生產線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便明確指出,應當盡快調整造紙原料結構!鞍鸭涌彀l展木漿造紙作為河南省造紙工業原料結構調整的重點,以規模制漿造紙企業為龍頭,大力發展造紙林基地,加快推進林紙一體化工程,努力提高木漿造紙比重。對草類制漿實施總量控制和規;a,不再新上草類制漿造紙企業。”
自有林比例偏低 轉型陣痛進退兩難
企業自有林比例明顯偏低是現行林紙一體化項目的一根“軟肋”!爸皇敲x上稱作造紙原料林,嚴格地講與這些造紙企業沒有任何關系。如果外省企業捷足先登,率先與農民簽訂收購合同的話,本地林紙企業將面臨有廠無原料的尷尬局面,后果不堪設想!碧岬竭@些,喬秘書長憂心忡忡。
“一是一些企業對營造自營林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二是企業用于營造自營林的資金嚴重不足,有限的資金只是用在了制漿工程等工業項目的建設上!本科鋫中緣由,喬秘書長的分析雖廖廖數語,卻一針見血。據悉,“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資金目前主要以貸款和地方投資為主。但是,由于林業項目周期長,加之信貸扶持政策不明朗,貸款擔保條件過于苛刻等諸多因素影響,通過這一渠道融資困難重重。
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的原料林基地建設只好依靠政府推動、地方財政補貼和農民投資,原料林的“社會性”于是形成--只要有錢,誰都可以收購。在這種風險中,渴望調整工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的城市悄然步入泥沼:一方面是政府在原料林基地建設方面連續幾年的投入,政府財政補貼資金越來越難以籌集,沒有專項經費,地方政府和林業部門不堪重負。另一方面,隨著制漿工程的全面啟動,原料林基地建設任務不斷加大,基地建設資金之困更為凸顯。
“進則無米下鍋,退則前功盡棄”的困局,已經使得這些地區的“林紙一體化”免疫力大為減弱。
為環保勢在必行 喊疼亦絕不姑息
從河南省政府幾欲推廣林紙一體化開始,對此的爭議就沒有平息。在采訪中,一造紙企業負責人長嘆:“有頭發,誰愿意做禿子?河南是農業大省,小麥、棉花的主產區,有大量優質低價的草類纖維資源。木漿造紙污染小,利潤高,但我們缺資源。木漿是外國造紙企業的強項,無論生產設備還是工藝技術,如果我們不做草漿做木漿,放棄自己的優勢,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強項比,那不是自取滅亡嗎?”
河南省環保局對企業的悲觀說法并不完全認同,有關人員說:“我們也知道造紙企業會喊痛,但在環境保護、社會影響的大前提下,總要有人做出犧牲,污染的問題關系百萬民生,子孫萬代,這方面決不能姑息遷就、讓步!”
作者:訾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