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晨鳴接手湛江紙漿項目 折射“林紙一體化”趨勢
 
http://www.hnckzkzs.com  2005-11-18 中證網

    記者 徐玉海 濟南報道

  晨鳴紙業(000488)中標總投資94億元的廣東湛江木漿項目,引起市場各方極大關注。業內人士指出,這一國內造紙業上市公司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造林、制漿項目,不僅對于晨鳴未來發展舉足輕重,更代表了今后一段時期內國內造紙業的戰略發展方向。隨著晨鳴紙業、G華泰(600380)、博匯紙業(600966)等公司紛紛加大投資力度,國內造紙業“林紙一體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具體規劃仍在協商

  湛江紙漿項目是否由晨鳴獨立運作,是目前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2004年6月,國務院正式發文批準廣東湛江紙漿項目,并確定由中國高新投資公司、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芬蘭芬歐匯川集團公司三方合資承建,股權比例分別為45%、10%和45%。此后,芬歐匯川集團提出退股,國家發改委決定重新選擇業主,才有了晨鳴紙業本次項目中標。

  雖然在晨鳴紙業公告中,對該問題并未明確說明,但公司有關人士表示,原定參與該項目建設的合資方,此次都將退出,而由晨鳴紙業主導未來項目運作。該人士表示,湛江項目原定建設規模為年產漂白硫酸鹽木漿70萬噸、原料林基地300萬畝,但最終也可能根據晨鳴實際情況進行微調;至于是否會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建設該項目,目前尚無法確定。據了解,晨鳴紙業董事長陳洪國目前正在就項目具體規劃與廣東省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協商,其中包括建設規模、項目主體等細節,都將在確定后報國家發改委進行核準。

  正是由于芬歐匯川的中途退出,不少投資者對湛江紙漿項目的未來前景表示擔憂。但晨鳴紙業明確表示,自制漿成本肯定低于進口木漿,70萬噸紙漿產能可基本填補公司目前原料缺口,從而有效增強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公司人士表示,目前晨鳴紙業40%左右紙漿需要進口,去年以來國際紙漿價格大幅上漲,給企業業績造成較大壓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機制紙產品綜合毛利率為22.16%,同比下降了3.87個百分點,主營業務利潤則明顯落后于收入增長。由于湛江項目為林、漿一體化項目,較長的產業鏈條可以有效地攤薄運作成本;而湛江作為全國最大的桉樹基地,也給項目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和運作條件。

  晨鳴相關人士進一步表示,湛江木漿項目作為國家規劃中的重點工程,將獲得國家、地方金融機構足夠的貸款支持。同時,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造紙企業和同時擁有A、B股的上市公司,先后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達40億元,具有廣泛的融資渠道。由于項目建設分期推進,公司完全可以通過合理規劃,來緩解階段性的財務壓力。

  合縱連橫加快擴張

  斥資7.4億元收購*ST吉紙主要資產,是今年晨鳴紙業爆出的又一大業內新聞。“收購完成后,吉紙可形成40萬噸的機制紙生產能力,預計年創造利潤總額1.8億元。”晨鳴有關人士表示,收購*ST吉紙對迅速提升晨鳴新聞紙、低定量涂布紙的產業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ST吉紙原有的5條紙漿生產線,共計30萬噸的紙漿年產能,也由此納入晨鳴產業體系,幫助其改變過分依賴進口商品漿的狀況。

  實際上,收購兼并一直是晨鳴紙業的擴張利器。而在此過程中,晨鳴紙業“橫向拓寬產品域、縱向拉長產業鏈”的發展思路越發清晰。從購并齊河板紙廠建設30萬噸高檔箱板紙生產基地,到控股盤活漢陽紙業、襄樊晨鳴、赤壁晨鳴等企業增加書刊紙、新聞紙業務,再到組建江西晨鳴建設20萬噸高檔低定量涂布紙項目,晨鳴紙業的產品結構日趨多元化;而盡管不像兼并同業那樣引人注目,晨鳴紙業此前在完善產業鏈方面,也已悄然布局。晨鳴通過控股經營內蒙古海拉爾造紙廠,建立起了年產葦漿3萬噸的原料基地;2001年控股經營吉林晨鳴紙業公司,又形成了年產10萬噸的木漿生產能力。一系列運作,使得晨鳴紙業綜合實力和抗御單一市場風險能力快速提高,公司在國內造紙業的龍頭地位由此確立。

  由產能擴張向“林紙一體”轉變

  除了湛江紙漿項目外,晨鳴紙業本部25萬噸化機漿項目今年上半年也已投產運行,將逐步試用以替代進口木漿。此外,公司100萬畝速生白楊林基地也在加緊建設中。今年以來,晨鳴紙業向上游林漿產業拓展、完善產業鏈的步伐明顯加快。分析人士指出,這意味著國內造紙業正加快從單純產能擴張向“林紙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轉變。

  統計顯示,2004年國內造紙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2.57%,而凈利潤的增長率只有17.04%,原料價格大幅上漲造成的成本壓力嚴重侵蝕了行業利潤。相比之下,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則更加嚴重。以晨鳴紙業和G華泰為例,2004年華泰文化紙毛利率同比下滑46.9%,晨鳴書寫紙毛利率下滑27.3%。

  業內人士指出,在世界造紙行業出現景氣周期的時候,國內造紙行業缺乏原材料資源,企業利潤會被上游產業所攫取,造成增收不增利,甚至利潤下滑的局面。

  近年來,國內紙品消費結構逐步向中高檔轉變,涂布白卡紙、銅版紙等全木漿高檔紙品需求旺盛。但我國森林資源匱乏,造紙業80%以上原料為非木材短纖維,嚴重制約了國產紙品質量和檔次的提高。資料顯示,2004年國內進口紙漿總量732萬噸,同比增長21.39%,進口廢紙1230萬噸,同比增長31.13%,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廢紙和木漿進口國。在進口連續快速增長的情況下,2004年國內仍有38.5%的造紙用木漿需依賴進口。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04年2月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2010年專項規劃》,將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時間,建設速生豐產造紙林基地500萬公頃,新增木漿產量550萬噸,將國產木漿比重從6%提高到15%,實現造紙工業與林業共同發展。今年以來,晨鳴紙業、G華泰、博匯紙業等一批企業紛紛加快自制楊木化機漿、速生林項目建設,正是這一趨勢的體現。據了解,G華泰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議書已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公司將投資51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堿性過氧化物機械木漿生產線以及60萬畝速生豐產原料林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后,將解決公司45萬噸高檔銅版紙生產線每年所需木材原料約96萬立方米;而博匯紙業投資5000萬元建設的10萬噸楊木化機漿項目于今年初投產,也已成為國內造紙企業首個投產的化機漿項目。據了解,公司大股東博匯集團目前已在山東、河北等地配套建設100多萬畝速生林,以滿足項目需要。

  然而分析人士也指出,由于近年來國內紙業市場需求旺盛,國內企業普遍把發展重點放在了造紙產能擴張上,林紙一體化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目前APP在國內造林規模已近300萬畝,漂白木漿年產能達100萬噸,世界第二大造紙商芬蘭斯道拉恩索公司也計劃斥資1.5億美元,在廣西建設225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相比外資紙業,目前國內大部分造紙企業林紙一體化建設才剛剛起步,原材料進口依存度較高,成本控制和抗風險能力則相對較弱,成為造紙工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業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圖5
Copyright @ 2000-2006.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設置中國紙網為首頁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客服電話:010-82059026 010-82057003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