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臨安市政府作出了對桃源紙業有限公司等24家造紙企業實行污染物排放限期治理的決定,目前這批造紙企業的治污工作已近尾聲,本月底將接受環保部門的驗收。
據介紹,這些企業主要位于靈溪和天目溪流域。以前造紙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加藥沉淀進行物化處理。“僅僅是物化處理,廢水排放達不到國家標準!笔协h保局副局長萬加連表示。因此,靈溪和天目溪流域造紙企業的廢水排放成為了環保投訴上的一個熱點。
本次造紙業污水治理是在原先物化處理的基礎上,再進行生化處理,同時造紙企業需安裝規范化排污口和在線監測、監控裝置。萬加連告訴筆者,通過生化處理后,造紙企業的污水就能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而在線監控裝置能使環保部門即時了解企業的排污情況。
目前,大部分造紙企業進入了生化處理設備的調試階段,有4家已經申請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