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懷疑飲用水被污染,有關部門一直沒有權威說法泰來明月村村民患癌之謎
明月村是我省泰來縣縣城附近的一個普通村莊,然而這個只有1500多人的村莊近些年卻有二十多人死于癌癥,其中大多是30到50歲的青壯年勞力。
癌癥的陰影使村民們感到十分恐懼,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由于縣造紙廠直接排放廢水,嚴重污染了他們的井水而造成的。今年9月末,工廠已被責令停產。但明月村村民患癌頻發是否與這家造紙廠的污水排放有關,權威部門一直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近日,記者來到明月村,對村民們反映的水污染問題進行了調查。
患癌的多是青壯年
10月8日,齊俊平吃完午飯準備到承包地里收割莊稼。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只能單兵作戰了。齊俊平是明月村一位普通村民,妻子鄭佳琴今年初因患肺癌去世了。
“她身體一直都很好,才42歲卻攤上這種病。”雖然已經過去半年多了,但齊俊平還是不愿相信妻子已經不在了。鄭佳琴突然病故,撫養兩個女兒的重擔落在了齊俊平一個人的肩上,家里再也看不到往日四口之家幸福的情景。
與齊俊平同樣傷心的還有鄰居李樹春老兩口,3年前老兒子的突然病故,讓這兩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經歷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李樹春的老兒子死時才41歲,他原本是個身體健壯的村民,是家里的主要勞力,可突然得上了食道癌。為給兒子看病,家里欠下四萬多元的外債,可還是沒留住兒子的生命。
“他以前啥病也沒有,身體非常壯實,給兩棒子都打不倒!崩顦浯豪蟽煽诳偸窍氩幻靼變鹤訛槭裁凑f沒就沒了。
村民王志發的妻子兩年前得癌癥去世了,為給妻子治病,他欠下1萬多元外債,現在上學的兩個孩子都是靠親友幫著湊學費。
“明月村近幾年得癌癥的人特別多,而且村里患腦血栓、糖尿病的病人也突然增多起來。”在明月村村委會,村干部張志江和幾位村民代表向記者列出了近10年來死亡村民的名單,其中死于癌癥的村民有27人,多數是30到50歲的青壯年勞力,以食道癌、胃癌居多。
千畝魚塘變成“醬油池”
明月村的老百姓世世代代住在這里,生活并沒有太大變化。為什么近幾年癌癥發病率會突然升高呢?村民們把目光投向了村子旁的大池塘,那里常年積存著縣造紙廠排放的污水。
從地理位置上看,明月村距離泰來縣東南4公里,該村4個自然屯環抱著一個約200公頃的大池塘。據村民介紹,二十多年以前,明月村是泰來縣遠近聞明的魚米之鄉,池塘里養著魚,還盛產蘆葦。而這一切在1983年時發生了徹底改變:縣造紙廠把這里變成污水排放點,紅黑色的散發著刺鼻氣味的污水常年不斷地排進池塘里,池里的魚全部死亡,清澈的池塘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醬油池”。
8日,記者在明月村洋井屯看到,在距離該自然屯不到50米的池塘里,存留著大量的黑色污水,這些污水幾乎沒有地方可以流出。村民們說,污水常年就在這里耗著,任其蒸發、沉淀,把這些水裝瓶,當醬油賣,都看不出假來。
污水不僅散發出難聞的異味,而且還污染了附近的地表水,各家的井水越來越難吃。
記者在距離池塘不到100米的明月村村委會的水井里打上來一桶水,只見水里有大量的懸浮物,在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油狀白沫。
村委會主任吳亞軍告訴記者,400戶村民家中的水基本都這樣,水打上來要沉淀兩天后才能吃,而且味道發澀,水缸幾天不刷,缸底就會形成厚厚的一層黃色雜質。
今年68歲的李樹清老人說,他家先后打了三眼井,二十多年前是一口水泥管井,雖然才十多米深,但那時井水很清。自從池塘里有污水后,井水就變得渾濁起來,而且越來越難吃。
沒辦法,1996年他又打了一眼23米深的壓水井,可水質沒有多大改變。今年,他一狠心拿出積蓄,打了一眼46米的深井,但水依然渾濁。
環保局:檢測結果不能公開
2002年以來,明月村村民多次找到有關部門反映水污染的事,但一直沒有結果,造紙廠的污水仍然源源不斷地排進村里的池塘。
10月9日,記者來到泰來縣造紙廠,總經理王國軍介紹說,2001年造紙廠改成股份制,更名為“信誠紙業有限公司”。因環保問題,9月末工廠已被縣里責令停止生產。目前公司年生產能力為6000噸,設備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購置的。
談到該公司對明月村造成的污染問題時,王經理出言謹慎。他說,往明月村方向排放污水是很多年前的事,當時怎么決策的他不知道。公司近幾年也曾考慮增加污水處理設施,但由于資金原因一度擱淺。他承認,現在的污水和以前一樣是直接排放的,公司生產過程中要使用活堿、增白劑、氯等化學物質,排到明月村池塘里的污水會對村民有一定的影響。
2004年末,明月村村民多次找到有關部門,泰來縣環保局派人到村民家中取回幾個水樣進行了檢測,但檢測結果至今也沒有向村民公布。村主任吳亞軍說,檢測完后,他曾找過環保局的領導,被告知“該村的飲水問題是到了該解決的地步了”,但就是不給提供檢測報告。
9日,泰來縣環保局副局長李國田對記者說,造紙廠的污水屬于超標排放,但該廠是縣財政的納稅大戶,不能輕易關停,這些年縣里一直在想辦法解決該廠的污染問題。目前,縣里已經做出決定要關停該廠。
李局長說,排到明月村的污水對該村的地下水系會有影響,但村民家中的水是否達到飲用標準,是否會導致疾病,那應該是疾病控制部門去檢測,他們去年檢測的只是當地地表水的狀況。當記者提出要看看地表水檢測結果時,李局長表示,這只是作為內部掌握,不能公開。
村民期盼吃上放心水
采訪中,明月村村民說的最多的是,希望能盡快讓他們吃上清澈、放心的水。
由于近幾年村里患癌的人逐漸增多,村民們懷疑這是造紙廠的污水帶來的惡果,所以很多村民為了不讓孩子再吃村子里的水,紛紛把自家的小孩送到外地上學。明月村小學的劉老師告訴記者,學校學生已由兩年前的一百多人減少到了今年的四十多人,幼兒班以前每年能招收二十多個小孩,今年一個也沒招到。
泰來縣造紙廠總經理王國軍說,停產期間,他們正在考慮解決明月村的飲水問題,企業準備出資給每戶村民打一口深水井。但村民們表示,深水井也不能保證將來不再被污染,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首先是停止排污。
雖然現在造紙廠停產,但村民癌癥多發到底與污水有多大關系,什么時候能吃上放心水,有關部門至今也沒有給明月村村民一個明確的說法。
背景資料癌癥發病率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流行病學專家姜慶五教授稱:在癌癥登記報告資料中,我們常用發病率來反映一個地區癌癥發病水平大小,其計算公式為:某年登記的癌癥新病例數除以某年該地年平均人口數,這一指標常以十萬分率表示,有時也稱為粗發病率。
上海市2005年腫瘤防治宣傳周公布的背景資料顯示,近30年間,上海市中心城區的癌癥發病呈持續增長態勢,發病率從1972年的214.9/10萬增長到2002年的344.3/10萬,年增長率為1.58%;男性年發病率從1972年的234.8/10萬增長到2002年的365.5/10萬;女性年發病率從1972年的194.7/10萬增長到2002年的322.6/10萬。
為消除年齡構成不同對粗發病率產生的影響,使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人群的發病率得以合理比較,經常要計算標準化發病率。卻以標準人口構成為參照標準,將不同人群的粗發病率換算成可以相互比較的標準化發病率。
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公布的“中國12縣市1993~1997腫瘤發病和死亡登記資料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消除各登記地區因年齡結構不同的差別計算世界人口標準化發病率后,男性發病率哈爾濱為199.8/10萬,在調查縣市中居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