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向美國股民“借錢”用于攻克國內的一項高科技項目,并以此突破美國杜邦公司多年來的壟斷地位,再將產品返銷美國市場,最終賺回大把大把的美元。這一帶有革命性的構想,如今正被沖刺納斯達克的一家川內民企悄無聲息地實踐著,即將成為現實。
尷尬
“黃金紙”在四川沉睡
芳綸纖維紙到底為何物?它被廣泛運用于航空航天、軍事、機電等領域,可造防彈背心、核潛艇,在日本、韓國等國,甚至被用來做“紙火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杜邦就壟斷了芳綸纖維紙市場,噸價達10萬美元以上。芳綸纖維紙堪稱地地道道的“黃金紙”。
鮮為人知的是,經過數年的艱苦努力,高科技攻關項目芳綸纖維紙在成都已基本形成了一條年產50噸的試驗生產線,完成了小試、中試,并已取得了英、法、德、日、美等9個國家的專利保護。但巨大的資金缺口使該項目難以為繼,一直對其寄予厚望的金牛區委領導也為之焦急不安。
變招
買殼上市美國“借箭”
經過有關政府部門牽線,四川金螞蟻生物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介入了共同開發生產芳綸纖維紙的過程。此中的背景是:該公司已經完成了在美國的買殼上市準備工作,將擇機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一旦成功上市,該公司將成為四川首家躋身納斯達克的民企,也將是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此前有媒體報道,去年4月,四川金螞蟻在美國注冊了美國金世紀投資公司,由金世紀投資公司收購了美國一家在OTCBB市場(電子柜臺交易市場)掛牌企業98%的股份,完成了買殼。后金螞蟻又被美國金世紀反向收購,成為美國獨資公司。事實上,聲名顯赫的盛大網絡就是采用反向收購實現在美上市的。
金螞蟻董事長沈毅昨日表示,赴納斯達克上市相關工作進展順利,估計很快可以正式掛牌。但掛牌要選擇時機,“對體格還不夠強壯的中小企業來說,特別需要掌握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竅門!
借力
新“兩頭在外”模式
研發在國內,資本和市場在國外,這就是金螞蟻打的如意算盤。這和過去原料、市場在國外,加工在國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模式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沈毅認為,雖然金螞蟻也不熟悉芳綸纖維紙行業,但他們認為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項目。成都金螞蟻特種紙業有限公司已正式注冊,預計今年7月上馬第一條生產線,一條生產線的年產量200噸,一噸產值6萬美元,最終達到10條生產線的規模。生產線還未投產,北京奧運警察防彈背心、空客A380的訂單已經飛來。
金牛區政府為支持該項目的順利啟動也大開綠燈,金牛區區長周思源在出席該項目介紹會時表示,將盡力支持這一高科技、具有潛力的項目落戶金牛區,為此,區里將給予500萬元的資金支持。
按照設想,金螞蟻上市后應在美募資5000萬-1億美元,今年底有望完成募資,用于該項目的進一步投入和發展。
一家四川民企真能成功上演好這出現代版的“草船借箭”嗎?這一資本時代的種種冒險和不合常規之舉對其他企業有無借鑒意義?我們將繼續關注。
記者發言
資本時代的草船借箭
聯想在收購IBMPC業務后,社會各界曾發出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現象的預言,如今,四川的民營企業似乎也在做著同樣的大膽嘗試。
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金螞蟻巧妙地想到了“借外國人的錢”來運作芳綸纖維紙這個絕對的“金”項目,進而打破美國人多年的世界壟斷,再反過來把產品出口到美國等國,最后把美元裝進自己的口袋。這一計劃從一方面來看可謂完美,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謂冒險,未來金螞蟻會不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現在誰也不能預見。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融入國際市場是潮流所在、大勢所趨,我們希望四川民企真能“用上美國股民的錢”來開發我們自己的項目,更希望看到一家民營企業的“膽大”之舉具有這個時代的研究和標本意義。 本報記者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