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東概況
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是APP旗下最大的銅版紙生產企業,成立于1997年5月,總投資21.23億美元,擁有2條紙機生產線、2條機外涂布機生產線和1條紙機涂布一體化生產線,可年產各類銅版紙200萬噸以上,是世界上單廠規模最大的銅版紙生產企業之一,是中國500強企業,也是中國環保界最高榮譽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的首批獲得者。
循環經濟之實踐
20世紀90年代之后,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國際社會的大趨勢。循環經濟要求以對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而發展循環經濟,就需要所有公民樹立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需要全社會形成熱愛自然、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而這些都離不開環境文化的發展,可以說,環境文化既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先導,也是循環經濟成長的基礎。環境文化既是塑造企業形象的基石,又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環境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它不是獨立而生的,它是以企業文化為大背景的,作為新型造紙企業--金東紙業擁有一套特有的"胸懷凌云志,力爭高績效"的文化體系,"挑戰極限,追求完美"是金東的企業精神,"持續改善,重振中國紙業;永續經營,珍愛人類明天"是金東的經營理念,而"客為尊、人為本、誠為先、和為貴、效為尺、斂為衡"這一核心價值觀,則是金東企業文化的靈魂。金東核心價值觀中的"和為貴"即是在中國幾千年來追求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基礎上進行提煉與結晶而成的金東環境文化,這也正是金東對環境友好的最好詮釋,和者,和諧、和睦。金東紙業以環境之和、社會之和、團隊之和,求天人同諧,八方多贏。
可以說,環境文化是企業實現循環經濟的催化劑。而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走循環經濟的道路。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科學發展觀時,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作為科學發展觀重要的內容納入到新世紀中國發展規劃的藍圖中。與此同時,溫家寶總理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金東積極響應號召,發展環境文化,推動循環經濟,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循環經濟--造紙業的必由之路
1、造紙行業現狀與發展預測
2004年,中國人均用紙量約為42公斤/人.年,還遠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紙張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還存在著矛盾,紙漿、紙及紙板進口總量還再逐年增加,耗費了大量的外匯,2004年進口額達到97億美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紙張消費在不斷增長,中國紙業市場將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0年中國紙業產量將達到1億噸。
2、造紙行業面臨的突出矛盾
l 紙業市場的巨大需求與資源匱乏的矛盾
我國是一個森林資源短缺國家,森林覆蓋率低,人均森林蓄積量不足世界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由于紙品消費增長,中國造紙未來對木漿原料存在著巨大的需求,但是無法通過外部進口或者依靠對國家天然林的采伐來緩解,只有大力發展人工速生豐產林,因此實施林漿紙一體化是解決木漿造紙纖維原料的重要途徑。
l 紙業市場的巨大需求與對環境巨大壓力
眾所周知,紙業是中國工業污染的主要產業之一,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傳統紙業存在的一系列結構問題造成的。據統計,全國造紙排水31.9億噸,占工業總排放量的17%;COD排放量163.9萬噸,占工業總排放量的35.2%;而廢水排放達標企業僅占53.8%。如果不走循環經濟之路,必將給環境造成極大的負擔。因此造紙企業必須走循環濟之路。
二、APP之循環經濟的探索實踐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從國情出發,中國重視發展,更重視發展的可持續性,環境保護是堅定不移的基本國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面對未來原料供應的巨大缺口,中國造紙企業的根本出路就是--創造資源。作為世界紙業十強之一的金光集團APP力圖使人類文明的傳播與環境資源和諧共處,讓文明永續,讓資源永存,她不斷的進行著循環經濟的探索與實踐。APP通過營造人工林,實現林漿紙一體化的綠色循環經營模式,同時實施資源再造工程,加強廢紙回收利用。
金光集團APP有著一條從育苗、造林、制漿、造紙、廢紙回收的完整產業鏈,并形成了創造資源、節約資源、資源再生的綠色大循環。
1、創造資源
科技育苗:金光與與中國林科院合作在海南省定安縣、云南思茅建立了大規模的科學育林基地。采用無性繁殖技術,經選優或德育的優良母本采用組織培養方式進行擴大繁殖。
造林:在追求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前提下,APP不斷努力將荒山、荒地等營造為經濟、生態效益更好的豐產林。目前APP投資30億RMB,在國內造林近400萬畝,400萬畝林地平均每年可生產近500萬噸木材,等于為200萬噸紙創造了人工原料。APP的營林面積已占同業造林面積的50%以上。
2、節約資源
制漿:金海漿紙的建成標志著中國真正形成林漿紙循環產業鏈,金光集團APP也由此成為中國推動林漿紙一體化最有力的先行者。作為APP在國內的最大漿廠--金海漿紙廠采用國際上先進的技術與裝備,綜合利用能源,不但保證了產品的質量,而且降低了能耗,使噸漿的能源消耗達到先進的水平,其能耗,水:小于40m3/t風干漿;電:1200KWH/t風干漿;中壓蒸汽:1.5t/t風干漿;低壓蒸汽:4.5t/t風干漿。
造紙:APP在國內擁有15家造紙企業,為節約能源,防止環境污染,APP投入數十億元人民在環保設施上,其下屬造紙企業的許多指標甚至優于發達國家標準,僅單位產品水耗,平均已在10噸左右。
若全國造紙企業達到APP水耗標準,即可每年節約水資源33.8億噸以上,這相當于307個西湖。
3、資源再生
在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的同時,解決原料需求的另一方式是加強廢紙的回收再利用。APP積極投入廢紙回收資源再生利用的建設,APP旗下的寧波中華紙業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最先進的白紙板生產企業之一(加上三期項目,是中國最大最先進的白紙板生產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通過ISO14001認證的造紙企業。自1992年合資成立后,寧波中華即成為一家以回收紙為原料的資源再生型造紙企業。所使用的造紙原料系來自于新聞回收紙、辦公回收紙及雜志回收紙等各類工業、生活廢紙,年消化回收廢紙能力增加到70萬噸。二次利用資源,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成本,更達到了資源循環利用的環保目的,掀開了中國"綠色紙業"新篇章。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寧波中華紙業目前已通過第二批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初審。
三、金東循環經濟之實踐
1、環保資源保障
金東創建伊始即投資6億元人民幣用于環保工程,而后續增加環保設施的技改投入,目前累計投資達9億元,在資金與資源上給予有力保障。
2、環保體系建立
l 金東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
l 金東積極推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2000年12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EMS)認證,2003年4月又以零缺點順利通過ISO14001第二次監督訪問。
l 金東成立水環處作為專職的環保單位
3、環保的基礎措施
l 廢水治理。金東擁有一座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廢水處理廠,足以滿足目前需要。為確保不因任何意外狀況造成廢水超標,又于2005年新增2.5萬噸處理能力,努力做到萬無一失。
l 廢氣治理。金東采用當今最先進的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硫效率達85%以上;煙氣除塵采用三電場靜電除塵,煙塵去除率達99.7%以上,而同業水平為脫硫效率≥80%、除塵效率≥95%
l 噪音控制。采用低噪音設備,廠界噪音達到國家控制標準。
l 粉塵治理金東采用了防塵罩、防塵棚、灑水噴淋設施,每年對粉塵排放點進行定期檢測,確保粉塵不外泄。
l 固廢處置
在金東一般廢棄物:綜合利用;危險廢棄物:交由有資質的廠商進行處理,固廢處理處置率達100%。
l 花園式的工廠
金東廠區綠化率達60%,且已申請了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目前已通過省內預審。
4、清潔生產、制程減廢
l 源頭控制。金東采用人造林制作的木漿,保護自然森林資源;在生產全過程中使用無毒生產原料;ISO14001認證企業、綠色產品優先采購;鼓勵供應商回收包裝,如化學桶等。
l 過程控制。金東廣泛開展節能、降耗活動,并出臺各類SOP(標準規程)和管理辦法,如"節能管理辦法",使主要資源成本如煤耗、水耗、發電成本大幅降低。同時金東圍繞降耗開展清潔生產方案,截止目前開展清潔生產項目200多項,重點放在低廢、無廢方案的設立和改善,現已創造經濟效益6000多萬元/年。
5、資源再生、循環利用
l 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水的產生。
金東采用白水封閉循環和超級涂料回收機,提高紙機白水回收率,水資源內部循環利用率達95%。冷凝器冷卻水循環使用,節約清水消耗,減少廢水量產生,提高處理后廢水回用率。
l 控制大氣污染,減少廢氣排放
重質碳酸鈣(GCC)廢大理石再利用。金東將GCC廢渣投入鍋爐脫硫,減少原物料CaCO3采購,同時減少固廢、酸雨的產生。
l 煙氣再利用
金東增設輕質碳酸鈣(PCC)廠,逐年增加煙氣利用量,2004利用煙氣約占3.2億立方米,生成原料PCC 9萬噸,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了溫室效應及減少了SO2的產生。
l 廢棄物綜合利用
金東對粉煤灰進行綜合利用,如用來筑路、生產水泥、砌塊磚等。
金東對廢水處理污泥餅進行再利用,利用污泥餅中的CaCO3脫硫,利用污泥餅中的有機物產生熱值,從而防止二次污染,減少廢棄物產生。
金東每年用于環保運行上的費用為5000萬元。
6、管理和改善
金東不斷采用先進的管理工具進行持續的環境績效的改善,向管理要效益。如開展了:
● 環境管理方案
● 清潔生產方案
● SDA(技能開發活動)
● Six Sigma(六西格碼)
四、金東循環經濟的卓越成效
1、各項能耗的降低及污染物的控制以排放量統計:
CODcr僅占國家允許排放量的7.31%
SS占國家允許排放量的6.61%
2、雙贏的環保效益
l 資源費用雙節約
金東污染物排放濃度低于國家排放標準,2004年我公司噸紙排水量為7.86噸水/噸紙,產量130萬噸,如按目前國家對造紙業排水量的生產工藝參考指標60m3/噸紙計,2004年減少排污費339萬元。
噸紙耗水量逐年降低2004年公司噸紙耗水量9.53噸,優于世界領先水平,比2003年節約用水158萬噸,按工業用水1.2元/噸計,可節約費用189萬元。
排放水資源回用每年節省費用45萬元。
l 回收利用再獲利
煙氣回收:減少排放費7萬元/年;生成的PCC價值4000萬元/年。大理石渣利用:2004年節省費用177萬元/年。鍋爐飛灰充分燃燒:節約煤炭250萬元/年。污泥利用:獲益35萬元/年。粉煤灰綜合利用:由支付處理費280萬元/年,到獲益20萬元/年。
金東通過開展循環經濟模式實踐,金東每年可從環保直接獲益1.1億元!
3、環保榮譽
金東自建成以來受到國家、省、市環保部門的多次肯定,尤其在2004年獲得了首批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2003年金東獲得國家環境保護百佳工程,全國僅77家,而造紙企業只有2家,金東即是其中一家。
4、經營成效
在注重環保的前提下,通過一系列嚴謹科學的管理模式,金東在經濟效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以下為2004年數據)
●銷售額64億元(來料加工只計算加工費用)
●凈利潤總額7.8億元
●利稅總額近12億元
金東的"和"不僅指環境之和,還有社會之和、團隊之和。
5、社會之和--公益
● 集團向北京2008奧委會捐款1億人民幣
● 抗擊SARS,集團向政府捐款1000萬元
● 1998年夏季洪災,集團捐贈1001.5萬元
● 集團在福布斯發布的"2004中國慈善榜"中名列外資企業第二名
● 向鎮江慈善總會捐款300萬元
●"社會媽媽"資助失學女童、希望工程資助貧困學生愈百人
● 設立敦親睦鄰獎(助)學金
● 贊助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第六屆全國殘運會、賽珍珠國際班、蘇北災區、見義勇為基金等
● 員工自覺參與希望工程、義務獻血、捐獻骨髓等活動等等。
五、金東發展循環經濟的長遠規劃
1、持續的改善:不斷挑戰新目標。
以國際最先進水平噸紙水耗5m3/t.p為目標,并向之沖擊。
2、零排放和綠色造紙: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
廢水回收利用率爭取達到100%,力爭達到零排放的目標,從而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共同發展。
3、鄭重承諾
金東發布中國環保史上第一份來自造紙企業的環保綠皮書,并將定定期持續的向社會公布,歡迎全社會的監督。
金東將秉承金光集團"植樹造林,造福自然;制漿造紙,造福人類"的環保理念,積極推動循環經濟,促進中國造紙工業的發展,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