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偩治劭厮靖彼鹃L李新民10月8日在北京說,我國造紙行業的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已初見成效,環境污染得到初步緩解,但國家環保總局今后將繼續加強對造紙行業的監管。
李新民這番話是在中國紙業環保高層論壇上說的。他說,國家環?偩忠恢睂⒃旒埼廴痉乐巫鳛橹刂兄氐墓ぷ,今后仍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繼續加強對造紙行業的監管: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推行造紙行業全面結構調整力度,不僅涉及規模和布局的調整,也要優化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市場結構等,壓縮低檔產品的生產,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國家將督促按流域以省為單元的造紙行業結構調整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繼續對影響水質特別是跨省界斷面水質的一批造紙排污大戶實行關、停、并、轉、遷,對生產規模不經濟、技術落后、經營分散、污染嚴重、而又無力治污或無法穩定達標的造紙企業予以淘汰。
二、實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創建環境友好型的造紙企業。在污染治理中引入循環經濟的理念,是中國造紙工業走向生態紙業的戰略選擇。抓住典型,推動示范,才能促進中國造紙行業的根本性變革。環?偩謱⒐膭罡嗟钠髽I創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為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而不懈努力。
三、切實做好造紙行業環境監管和服務工作,實現造紙行業可持續發展。要嚴格環境執法,鞏固達標治理成果。積極推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社會化、管理規范化和監督自動化。探索建立排污企業環保信用等級管理制度,定期公布重點企業環境保護信用信息,對信用好的企業給予優惠,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重點監督,強化社會監督。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禁止無證和超總量排污。要加大對企業的服務支持力度,鼓勵支持國內造紙企業走出去,完善現代企業管理,為造紙產業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
據悉,我國造紙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據統計,全球造紙行業生產與消費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長,亞洲以8.5%增長,名列各大洲之首,而中國造紙行業近10年來以18%的增幅列亞洲之首。 2004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有3500家,紙及紙板生產量4950萬噸,消費量5439萬噸,人均年消費量為42公斤。我國造紙產量和消費分別占世界總量的10%和14%,僅次于美國。
李新民指出,造紙業的高速發展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據他介紹,我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是結構性污染,而作為工業行業用水大戶之一的造紙行業,是結構性污染的主要貢獻者,由造紙產生的水污染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
一是水污染物排放量大, 經濟貢獻率低。2004年,國家統計的41個工業行業中,造紙行業廢水排放總量僅次于化工制造業,高居第二位。造紙及紙制品工業每年產生的廢水量31.8億噸,占全國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6.1%;COD排放量148.8萬噸,占全國工業COD總排放量的33.0%。而造紙行業經濟貢獻率卻僅為2.2%。
二是企業規模小,能耗物耗高。全國造紙企業平均規模約1萬噸左右,與世界平均4萬噸的經濟規模相差甚遠。造紙行業平均噸紙耗水約140立方米/噸,萬元造紙工業總產值新鮮用水量188立方米,水重復利用率平均只有46%,噸漿綜合能耗達1.5噸標煤,能源利用率一般大中型企業只有30%左右。
三是產品結構不盡合理。造紙業產品以中低檔產品為主,企業技術水平低,治理落后,經濟效益低下的面貌目前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一個紙廠污染一條河的情況仍比比皆是。
四是造紙業生產與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僅總量供給有缺口,產品結構性矛盾也很尖銳。 我國造紙業進口量逐年增加,特別是木漿和廢紙等纖維原料進口大。以木漿為例,2000-2004年全國木漿進口量以平均每年22%的幅度增長。2004年全國紙漿進口734萬噸,廢紙進口1230萬噸,造紙業用匯僅次于石油。 我國對木漿需求近期將極度擴大。根據造紙產業結構規劃,2010年造紙工業原料中木漿的比例將從目前的6%提高到20%,整整提高3倍。造紙業原料之憂逐步顯現出來,隨之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也將日益突出。
李新民說,近年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出臺了一系列環境經濟政策、環境管理政策、環境技術政策、環境產業政策和環境貿易政策等。如:《當前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目錄》、《國家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導向目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目錄》,《草漿造紙工業廢水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還制定了《造紙行業取水定額國家標準》、《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造紙工業清潔生產標準》等各項標準。出臺了《造紙工業清潔生產審核指南》,和聯合國環境署聯合開展了三期制漿造紙企業環境管理合作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關閉取締了2萬多家小型化學制漿生產線,對一大批造紙企業發放了排污許可證;春恿饔驅⒃2005年年底前關閉現有石灰法制漿生產線、年制漿能力3.4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年生產能力2萬噸以下黃板紙企業和1萬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
中國紙業環保高層論壇10月8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國家環?偩帧伊謽I局官員、著名環保專家、知名造紙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分析中國造紙業當前面臨的環保問題,探討優秀企業的綠色生產模式,探索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在中國造紙業的實踐之路。(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