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美利紙業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的中衛市,始建于1985年。20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實現了三次歷史性的跨躍式發展,從一個原來瀕臨倒閉的小亞麻廠,迅速跨入我國高科技、外向型造紙企業行列,成為寧夏28家重點骨干和7家特大型企業之一,也是國家確定在西部地區重點建設、重點扶持的造紙龍頭企業。公司員工達8000余人,建成了22條現代化造紙生產線,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堿回收及環保節能工程和廢紙脫墨生產線,配套建設了熱電聯產工程,成為國內廢水綜合處理利用好、資源消耗低、規模經濟效益突出、資產結構合理、生產經營運行平穩、企業管理科學、經營業績良好、發展前景廣闊的企業。
實施林紙一體化是我國造紙工業振興的必由之路,是造紙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途徑。走林紙一體化發展道路,是寧夏美利人多年的追求。為適應形勢發展要求,迎接新的挑戰,美利紙業抓住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從實際出發,率先在全國提出了林紙一體化工程的戰略構想。這項工程的提出得到了國家和自治區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國內外專家和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被列入寧夏自治區“十五”及2010年規劃的重點工程,同時也被列入國家“十五”發展規劃的重點工程。
為加快林紙一體化工程的實施,從2001年開始,美利紙業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按照營林先行、分布實施的原則,在中衛市北部大面積開墾沙漠,治沙造林。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先后在寧夏、內蒙古、陜西、甘肅等省區建立了原料林基地,并逐步形成規模,公司自營林40萬畝。目前,各地林木長勢良好,各項生長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從而為林紙一體化項目的全面實施奠定了基礎。2003年,自治區政府決定依托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寧夏美利造紙工業園區,并專門為項目區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經過近3年的建設,園區已初步實現“四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2004年8月12日,寧夏美利紙業林紙一體化項目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準,列入全國林紙一體化專項規劃。林紙一體化一期30萬噸涂布白卡紙、20萬噸楊木化機漿和配套2×50MW熱電站項目已全面動工興建,預計在2006年底竣工投產。
在項目建設上,美利紙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以保護生態平衡、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實現生產潔凈化為前提,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環保法規要求,提出了“打造綠色紙業,創建百年美利”的戰略,聘請了國內外知名的科研設計院所,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案與措施。堅持科學規劃、精心施工、環保同步的原則,啟動項目區四級氧化塘污水處理和大型蓄水池等環保工程的前期工程建設;建設了綜合處理廢水灌溉速生林基地工程,將老廠區日處理5萬立方米的處理水調往工業園區,用于10萬畝原料林基地的灌溉。不再向黃河排放一滴污水,實現了速生林基地灌溉———林地滲排水回用工業———木漿造紙———污水處理———速生林基地灌溉的良性循環,開創了環保治理新局面,步入了持續發展的快車道,走上了循環經濟的科學發展道路。
美利紙業林紙一體化工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來,特別是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輕工行業投資規模最大的建設項目,是一個技術裝備水平高、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競爭優勢強、經濟效益好的項目。隨著項目的建成投產,到2008年,企業造紙生產能力達75萬噸,制漿生產能力達60萬噸,銷售收入達50億元,將跨入我國造紙十強前列,告別我國西部無現代化大型造紙企業的歷史。到2010年,隨著林紙一體化工程后續項目的實施,企業將實現造林過百萬畝、造紙能力過百萬噸(達135萬噸)、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目標,躋身于世界大型造紙企業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