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突破口,努力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全力打造廣西“生態大縣”,力爭用5至10年時間,把田林建成以林紙漿一體化,林、竹產業生產與加工、中草藥種植及加工、森林生態旅游等為主導產業的“生態大縣”,使全縣的林業總產值由3.38億元上升到80億元左右。
該縣一是著力建設“六大基地”:建設100萬畝紙漿原料林生產基地、100萬畝竹類筍材兩用林生產基地、100萬畝油桐、八角、油茶等經濟果木林基地、50萬畝商品用材林生產基地、25萬畝櫟類薪炭林生產基地、5萬畝金銀花等中草藥基地;二是做強龍頭企業。以勁達興公司為龍頭,帶動林紙基地建設,力爭再上30萬噸造紙和30萬噸木漿項目,逐步形成林紙漿一體化發展格局。以山弘公司為龍頭,再上一個年加工3000噸八渡筍深加工生產線。引資開發竹產品加工企業,重點開發建設年產7萬立方米的竹集裝箱板項目、年產20萬平方米的竹地板項目、年產15萬立方米的竹膠板項目等,帶動竹子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偉健藥業公司為龍頭,大力發展制藥項目,以人造板企業帶動發展木材深加工。同時以岑王老山為重點,建設休閑、度假、避暑、觀光為一體的原始森林生態旅游,努力實現旅游業的新突破;三是抓好體制改革。把林業工作作為考核各級領導特別是鄉(鎮)一級領導政績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社會受益、政府統籌”的原則,依靠國家生態林補償機制,對全縣已經劃定的215萬畝生態公益林逐步給予補償,嚴格控制采伐。制定林業發展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簡化辦證手續,促進林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建立林產加工業行業管理機制,積極運用市場機制,推進林產品加工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創新造林機制,采取入股、聯合、承包、租賃等多種經營方式,鼓勵企事業單位、部門和社會團體、經濟能人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