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印刷出版 > 正文
{UPLOAD_IMAGE}
國產凹版印刷設備的現狀及突圍之路
 
http://www.hnckzkzs.com  2005-09-05 廣東印刷網

    近20年來,我國食品、飲料、煙草、醫藥、保健品、化妝品行業發展很快,對凹印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截至2000年凹印在印刷業中所占份額約為10%;包裝印刷中,凹印所占份額為19%,主要集中在軟包裝材料印刷和紙容器包裝印刷。塑料薄膜印刷則幾乎全部采用凹印。我國幾乎所有省市都有軟包裝印刷廠,在東部沿海省市數量居多,其設備先進,技術經濟實力普遍較強。中小企業數量占統治地位,但已有一批相當規模的大企業。目前,至少有近20個廠家擁有3—8條進口凹印生產線。全國鄉鎮三大包裝印刷基地之一的浙江龍港鎮有包裝印刷企業576家,其中相當比例為凹印廠家。

    雖然我國的凹印廠家不在少數,但是在創業之初,進口的凹印設備幾乎占據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2001~2002年是我國凹印機進口的一個相對高峰期,進口數量比前兩年有了較大增加,而且進口設備檔次有所提高。據不完全統計,2001~2002年間我國僅從歐洲進口的凹印生產線就超過2O條。

    到目前為止,全國共引進凹印生產線420余條,包括印刷、復合、分切和制袋等配套設備。其中,中高檔多色凹印機的印刷速度一般在2[50米/分鐘以上。國外制造廠商主要有瑞士的博斯特、法國的尚邦、美國的史蒂文森、意大利的賽魯迪以及澳大利全印等。

    從1982年無錫國泰彩印有限公司引進第一臺賽魯迪軟包裝凹印機至今,我國已引進的軟包裝凹印機累計超過300臺。據不完全統計,2001~2002年間我國在進口的歐洲凹印機中,軟包裝設備達到前所未有的比例(超過3O%)。賽魯迪、博斯特、尚邦、CMR、FUJI和其他日本及韓國的公司等在中國都有不錯的業績,明顯優于前兩年。

    國內生產廠家奮力趕超

    我國凹印技術的發展起步較晚。在2O世紀8O年代,面對我國包裝印刷的落后局面,有關部門加大了包裝技術發展的力度,使包裝印刷技術有了迅速發展,從而為凹印技術的進步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經過近2O年的努力,現在我國的凹印工藝比較成熟,設備比較先進,具有一定規模,其重要性僅次于平版印刷成為第二大印刷方式,在我國印刷業中占重要地位。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有各種規模的凹印機制造廠家超過50家,我國年生產各種規格的凹印機總量超過500臺,產品系列和規格基本配套,產品應用從包裝擴展到其它領域。最高速度從5O~6O米/分提高到12O~1 5O米/分,再進一步到200米/分,目前以達到2130~300米/分。有數量可觀的凹印機輔助設備和部件(張力控制系統、套準控制系統、ESA、橡膠輥等)廠家,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凹印機功能不斷完整,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部分產品接近日本水平。

    在進口設備數量增加的情況下,國內主要凹印機生產廠家產銷量連年都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長。我國凹印機制造業個標志事件一是1994~1995年引進組裝的日本富士凹印機,標志著中國進入了可以生產自動或半自動中高速(大于120米/分)凹印機的時代。二是2003年國產300米/分凹印機的誕生,標志國進入了一個可以制造高速凹印機的新階段。

    作為國內生產凹版印刷機的領先企業,陜西北人生產的AZJ系列機組式塑料凹版印刷機, 占有國內高速高檔機市場80%的分額。

    無軸動(Shaftless)技術是凹印機在過去近30年時間內最引人注目的進展之一,無軸傳動凹印機的優點是與傳統的機械傳動凹印機相比主要有:能耗效率高、噪聲低、準確度高、生產的靈活性大、產品更換時間短、調試廢品量低等特點。

我國凹印機發展的桎梏

    雖然國內生產廠家一直在技術方面奮力追趕領先的國外公司,但是,由于粗放型增長的經營模式使國內企業的發展腳步步履維艱。從國內生產凹版印刷機廠家的總體情況看,發展的桎梏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

    廠家數量多

    國產凹印機廠家數量多,開發速度快,專業化水平偏低,總體技術水平較低,有實力的企業比例較少。我國目前已有凹印機制造商超過50家,這一數量比參加2000年德魯巴展覽會的所有凹印機廠家數量還多。按省市分布是:陜西11家(21%),廣東10家(19%)、浙江20家(38%)、江蘇8家(15%),另外北京、山東、湖北和河北至少各有1家,實際數量可能更多。大多數凹印機生產廠都是位于軟包裝印刷廠集中的地區,有些實際上是與該地區軟包裝廠同步發展起來的。

    差距大

    我國與日本的技術大約相差10—15年時間,部分元件、結構達到日本90年代初期水平。而與韓國設備差距相對更小一些。與歐洲產品相比,國產凹印機差距更大。理由是歐洲設備已達到了速度更高,功能更強,在世界市場具有更重要的地位。與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制造商相比,國產凹印機總體技術水平至少相差20年。市場國際化水平相差至少30年。

    速度低

    穩定性差國產機一般印刷速度在1 50米/分鐘以下,而亞洲的先進設備都在150~250米/分鐘之間。一部分國產凹印機在I;P6~速度、控制系統、價格和售后服務等方面已可以與大多數進口凹印機抗衡,但穩定性卻相差明顯。新開發的國產機有相當一部分安裝調試后不能順利通過驗收,運轉過程中質量和效率都不能令人滿意。國產設備寬幅機比例較小,目前最多生產出10個色組,沒有聯線加工(如復合、分切)單元,也沒有“串聯”式配置。

    專業化水平低

    德國墨格印機公司生產的張紙凹印機,其給紙部件就是由海德堡公司提供。再如卷筒紙凹印機的張力自動控制系統、套準自動控制系統以及印品質量自動檢測系統等也都是由專業化生產企業配套提供。我國印機制造業長期以來習慣于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生產模式,特別是同類產品的企業之間往往彼此封閉,結果必然造成企業負擔沉重,互相制約,很難得到優勢A*I-,共同發展。如果認真調查一下我國近20年凹印機制造企業所生產的凹印機到底有多少個部件是由專業生產廠家所提供,就會了解我國專業化生產水平的落后程度。

    污染嚴重

    在膠印、柔性版印刷和凹版印刷這3種主要印刷方式中,凹版印刷所造成的污染最為嚴重。為了減輕污染,國外印刷業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早就淘汰了污染重的炭素紙腐蝕凹版制版工藝:在印版滾筒體預加工和噴膠腐蝕凹版、電子雕刻凹版制作過程中,加強了對廢液的處理以減少凹版制作的污染:在岫版印刷中,于90年代中后期已成功開發出凹印水性油墨,紙張印刷全部采用凹印水I~Eia墨,塑料薄膜印刷也無所作為計分表I~Eia墨,這是國外凹版印刷目前不能保持15%市場份額的主要原因。我國目前在印版滾筒體預加工和凹版制作過程中的廢液處理發展緩慢:在印刷中,不論是紙張凹印還是塑料薄膜凹印,因進口水性Eia墨價格太高,基本上還是使用溶劑型凹印油墨。

    出口少

    國產凹印機絕大多部分只在國內市場銷售,出口才剛剛開始。國產機是中小~pSiJ企業的首選產品,少數設備開始受到大中型印刷企業的關注,已經開始走向國際市場。目前我國已有少量設備出口到東南亞和中東,邁開了走向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理清思路,趕超國際

    面對國際化的挑戰,我國凹印機行業必須認清形勢,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由現在的國內同行間的”窩里斗”逐漸轉化與國外對手的競爭,開拓思路,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主要是歐洲),努力成為國際水準的制造商。

    實現兼并重組

    國際凹印刷制造行業正在進行重大改組,國內相關企業的改制重組也拉開了序幕。2002年,意大利賽魯迪集團收購美國伯奈爾公司:英國著名的印刷套準和控制系統生產商百事達公司(PresstechControIsLtd)被美國Quad/Tech,Inc并購:瑞士博斯特集團購買芬蘭維美特集團的包裝凹印和加工部門,F在,國內生產凹印機的廠家有20個左右,基本上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技術水平低和重復生產的狀況。如果根據各自的優勢先進必要的企業兼并、重組與聯合,逐步形成三小企業,即小而專、小而精、小而強企業,就可大大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擴大生產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國內印機行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陜西印刷機器廠與北人集團聯合,共同組建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接著上海印包機械公司收購日本秋山公司,景德鎮印包機械公司、威海印機公司、唐山玉印及長春印機廠等4家企業實現強強聯合組建的聯強印機集團。這樣實現了我國印刷機械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是一種雙贏的戰略,為迎接國際制造商的競爭、拓展印刷包裝機械向更大領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促進專業化

    我國現在的凹印企業,尤其是凹印機制造企業的組織結構大多屬于橄欖型模式,即中間重兩頭輕:產品的零部件生產幾乎全部由本企業內部生產,所占比例過大;而決定企業生命的產品研發能力和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的能力過弱,所占比例過小。這樣,必然會削弱產品的競爭力,經組織調整后,要將橄欖型經營模式轉變為啞鈴型經營模式,即本企業只完成少數零部件生產和產品裝配,而將所占比例較大的零部件生產轉向社會,由社會化、專業化廠家承擔,重點加強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售后服務,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不能把未來凹印機的追求簡單地理解為高速化、多色化和高穩定性,應在產品設計上追求短版化、人性化、環;,在產品結構上追求個性化、模塊化和智能化。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紙印論壇 ·紙業 ·印刷 ·造紙 ·紙張 ·包裝 ·出版 ·紙網 · ·景華 ·紙品 >> 更多
     
 
關鍵詞
·科研人員正在緊張工作
Copyright @ 2000-2005.Beijing Jinguan Fangzou Paper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