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造紙企業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問題,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采取強硬措施下大力氣開展專項治理整頓,目前,已有8家造紙企業被依法轉產關閉。
蕭縣是個造紙業生產大縣,上世紀90年代,該縣造紙企業多達幾百家,且大多沒有污水處理設施。多年來,該縣對造紙行業不斷進行治理,通過采取強制關停、轉產、扶持引導做大規模、上馬污水處理設施等多種措施,使全縣的造紙小企業退出了市場,全縣污染狀況一度有所好轉。但是受成本升高利潤下降的影響以及利益驅動,一些造紙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有的形同虛設,有的根本不過關,偷排偷放、超標排放污水等現象時有發生,更有甚者,有的企業干脆明目張膽排放,嚴重危害當地環境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蕭縣從建設“生態蕭縣”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出發,出臺更為嚴厲的治理整頓制度,采取強硬的措施。責令造紙污染企業自查自糾,對逾期不整改和整改不達標的企業,一律實行停產治理,對規模以上的企業,實行污水處理設施“一票否決”,沒有符合排放標準的設施一律不得生產。為了確保制度的執行到位,該縣在鼓勵舉報監督的同時,推行執法責任制,定人定企業,執法監督治理到位,發現違法生產、排放堅決重懲。目前,全縣造紙污染企業已有7家整改治理,整合擴建技改6家,有4家轉產,4家依法予以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