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印刷出版 > 正文
{UPLOAD_IMAGE}
庫存碼洋300億 出版之痛誰來解?
 
http://www.hnckzkzs.com  2005-06-27 新民晚報

    本報接連刊發有關庫存書的報道,有讀者給記者打電話表示深感意外,并想了解這些庫存書是怎樣造成的,出版社對此有什么辦法。記者找本市一些圖書出版界人士采訪,被采訪者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事實上庫存書是長期以來出版社最為頭疼的問題。

     數量無法統計

     每家出版社都有庫存書,但近年來其總量不斷上升,成為出版人的一大困擾。采訪中,幾家出版社的老總在談到庫存書的普遍現象時滔滔不絕、大倒苦水,可一涉及自家的庫存量便立刻敏感地“剎車”。前些時候的一個國家出版業研討會上曾透出一個信息,中國的庫存圖書碼洋達到300個億,若往全國500多家出版社頭上平攤,每家數千萬。就這個數字,還有業內人士認為是保守的。

     兩大因素造成

     上海市書刊發行業協會會長張金福分析了新書變為庫存書的兩大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圖書本身。現在,某些出版社過于急功近利,出版了大量選題重復、跟風炒作、內容低俗、沒有生命力的書,圖書市場乍一看品種繁多、光鮮熱鬧,其實真正有分量,可以再版、傳世的著作并不多。部分拼湊而成、質量低劣的圖書不受讀者歡迎,流行風潮一過更是乏人問津。

     庫存書持續增加還與目前圖書銷售特有的“經銷包退制”有關。出版社向書店發貨時都不收書款,一般要多少發多少,3個月至6個月后再結賬,屆時書店可把尚未售出的書退還出版社。退回的書未必都是差書,可能因為出版社發行人員向某些書店發貨時沒能掌握好數量,導致供過于求。然而不管好書差書,經過這番折騰,回到出版社時許多已經污損,加上出版社往往缺少人手對退貨分類整理再次出售,因而只能無奈在倉庫里面壁。

     市場共同維護

     有些庫存書本身質量還可以,可出版社又不太愿意將其打折銷售,主要怕影響讀者的購書心理,擔心人們買了特價書后嫌正常書貴,可謂進退兩難。

     業內行家指出,減少庫存書,關鍵還是出版社要真正樹立精品意識,精心策劃選題,出版圖書品種對路、數量恰當。同時,書店也要作理性思考,進貨時認真把關,對出版社負責。畢竟,促進圖書市場的發展與繁榮,出版社和書店有著共同的責任和利益。(李菁)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出
     
 
關鍵詞
·出版社代表介紹自己的經驗
Copyright @ 2000-2005.Beijing Jinguan Fangzou Paper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