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林科院、林業局桉樹研究中心等科研單位的權威專家20日在?谥赋,目前尚無系統的研究數據證明桉樹有嚴重惡化環境的論據,只要科學經營桉樹就可以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桉樹產業既有青山綠水又有金山銀山,小小桉樹可以做成一個大產業。
專家們是在省委宣傳部、省政府辦公廳、省林業局聯合舉辦的推進林漿紙一體化工程報告會上作上述表示的。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文彰,副省長江澤林出席報告會。
周文彰在講話中指出,桉樹在海南還是新興產業。海南種植桉樹要從社會一體化的角度考慮,在加強管理的同時,逐步將桉樹的銷售價格提高到正常水平,以進一步調動農民種植桉樹的積極性。
周文彰強調,發展桉樹產業有利于我省“大項目、大企業帶動”發展戰略,有利于國家林漿紙一體化工程,有利于海南環境的改善,也有利于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按專家的話,桉樹是生態環境之樹、脫貧之樹、社會穩定之樹,也是希望之樹。雷州半島50年種植桉樹的實踐證明,桉樹沒有給生態帶來危機,反而給地方帶來了經濟效益,農民增加收入。
專家們指出,桉樹可以替代天然林采伐、生產木材,木片出口創匯,解決我國每年增加5000萬噸漿紙的需要,制造纖維板,家具,綠化荒山,美化環境。桉樹在雷州半島的水分利用只占降雨量的1/3左右。同澳大利亞和南非相比,我國的桉樹用水量相對較少。造成我國桉樹水分利用少的主要原因是桉樹林葉面積指數小,夏季(高速生長季)飽和蒸氣壓差。ǜ邼窈投嘣疲┖秃导就寥浪譁p少限制蒸騰和樹木生理活動的減慢。專家們表示,桉樹大部分是栽種于荒山及脊薄的土地,對綠化荒地及豐富其生物多樣性起了積極的作用。桉樹人工林生產的木材替代了部分天然林的采伐,起到保護天然林的作用、間接的保護了生物多樣性。桉樹已在華南地區成為重要的造林樹種、有效的解決森林資源短缺的部分問題。
當天下午,專家們到金海紙漿廠進行實地考察。
據了解,我國桉樹人工林面積150萬公頃居世界第三,排在印度(480萬公頃)、巴西(300萬公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