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端
編者按:我國出版業改革已經進行到關鍵階段,在改革的過程中,諸多問題凸現。面對問題,關鍵是如何尋求解決之道,以使出版改革的腳步更加穩健、迅速。本文作者是資深出版人,雖系一家之言,但提出這些問題,對于人們從更多角度來思考出版改革不無裨益,我們也歡迎讀者就出版改革的相關話題來稿討論。
現時我國出版業中有一些現象,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仿佛根本無需去深入思考。隨著出版改革的不斷深入,按照與時俱進的要求,我想就此提出幾點質疑。姑且作為個人的“遐想”,以求引發人們的思考。
希望終止出版業“賒銷制” 實行款到發書
綜觀市場,大多數商品都是先付款后交貨;若買期貨,要有信用擔保,或者預交定金,款齊貨才交全;即使是對外貿易,也是買方先要有銀行擔保的信用證,賣方才發貨;只有滯銷品或新開發的試銷品,才對老客戶實行賣后結算的“寄銷”。但奇怪,惟獨圖書交易,不論首發或重印,也不管暢銷或滯銷,一律實行先發貨、后付款的“賒銷制”。出版社都是在沒有信用擔保的訂單“誘惑”下主動發貨,未賣出的還可如數退貨。對于這種結算方式,人們似乎已經“麻木”地視為“天經地義”的了。但是,按照成熟市場經濟的公平交易原則來審視,它明顯存在許多弊。
一、把商品經營風險全部壓在生產者出版社一方,違反了買賣雙方公平原則。訂單,應該是買方進貨意愿及付款承諾的體現,一旦賣方同意接受了這份訂單,那么,這份訂單就在這筆交易中承載了合同的基本功能,即買方就該付款或提供信用擔保,賣方見款后則應按時交貨?墒菆D書交易,卻完全背離這種交易常規,F在的圖書訂單充斥隨意性,買方反正沒付錢,多填少填無所謂,造成訂單大量的虛假現象。結果助長了書店經營者不認真做調查,不顧忌脫銷或滯銷的后果。這種不承擔責任的要貨,往往對出版社產生了誤導。
二、這種結算方式,是造成目前發行折扣大戰的禍根。因為印數都是出版社定的,而買方的訂單又往往不足數、不算數,于是為了推銷,出版社只好求買方,最見效的手段就是放折扣。買方反正沒先付款,落得穩坐泰山壓折扣,這種不規范競爭的后果,難免誘發發行折扣大戰。
三、由于是賣方先發貨,對買方又無任何制約,致使回款率下降、退貨率上升、故意拖欠書款、三角債、呆賬等,成了如今出版社最頭疼的難題;其后果,大量占用了出版社資金,還造成出版社大量壓庫,F在出版社賬面的資產,有相當大的比重都沉淀在壓庫書及死賬之上。出版社資金實力和再生產能力被削弱了,反過來必然對圖書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四、做別的生意都要本錢,惟獨經營圖書,可以主要用出版社先發的書做本錢,難怪現在不少出版社不景氣,而熱衷擠進圖書行業的人卻越來越多。據了解,在日本,只對那些資金雄厚、信譽很好、批銷量很大的“圖書交易公司”,采取先發貨、后結算;遇到暢銷書,連這些大交易公司也必須先付款。而我們,卻是包括“二渠道”書商在內,全都賒銷。更嚴重的是,有些暢銷書你先發過去,不但不及時回款,反而送上門被有的人剽竊盜印了。
希望調整紙張供應方式 以控制用紙打擊非法出版
打擊非法出版,雖措施多多,仍難根治;盜版頑癥,不下猛藥,永無寧日。新聞出版總署鄔書林副署長近日在天津指出,1985年,我國可供出版用紙230萬噸,書刊實用196萬噸,兩者相差不大,盜版用紙還不算嚴重;可是到2003年,可供出版用紙多達950萬噸,而出版社和報社的實用量卻比此數低很多,表明有相當多的紙都被非法出版用掉了。這些年我國紙張進口量之大,居進口商品第三位。沒想到國家花巨額外匯進口的紙,竟被非法出版用于害人。由此我想到,能不能就從用紙這個源頭來卡一下非法出版?比如規定,達一定數量的書刊用紙,只能供應注冊的報社和出版社,運用調整供應方法及價格,來合理配置紙張資源。如同國家對企業及居民可以有不同的水電供應方式一樣,通過市場調節的杠桿,讓買書號和盜版者買不到紙,至少必須花很高價買到紙,使非法出版者享受不到國家為扶植正當出版而給予的優惠。當然,不排除出現正規出版單位向盜版商賣紙張供應指標的可能。還有,印刷廠是特種行業,必須實行更嚴格的特種管理。若真能管住供紙和印刷這兩塊,非法出版猖獗現象定可遏制。
希望把“合理庫存”加為對出版社領導的考核指標
多年來對出版社負責人的業績考核,主要看其完成出書計劃、碼洋利潤、質量檢查、圖書獲獎等情況,惟獨從不考核庫存是否合理。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有的社領導,從展現自己業績出發,熱衷于追逐“形象工程”,不惜巨大投入,只圖獲得大獎,以博得上級好評,不去分析讀者對象是否對路,圖書有無銷路,更不顧及資金的產出回報,其結果是書登報了,或得獎了;社領導考核受表揚了,有的還高升了,可是,他拍板出的那些書,只有“倉庫效益”,長期壓庫;巨大投入打水漂了,壓庫書和呆滯資金給出版社帶來的包袱越來越重。對這種花公款為個人造業績,以至造成巨大浪費的現象,出版業內仿佛司空見慣了,似乎誰都沒有責任。當前我國出版業龐大的庫存書中,至少有一定比例是上述圖書。即使這種現象還沒有形成廣泛傾向,哪怕還只是一種苗頭,都值得引起重視?朔,就是希望把“合理庫存”加為對出版社領導人的考核指標。規定社領導在任期內,必須對庫存書非正常的大膨脹,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也是實現國有資產真正保值的一項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