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晶慧
缺乏有效“產業鏈”
據記者了解,數字出版業作為未來的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全球數字出版2004年總營業額已經達到120.1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在中國僅為25億元人民幣。
業界專家表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的不斷滲透,數字化趨勢成為必然,正處于發展初期的數字出版產業已經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空間,但是與之相適應的行業標準以及法律體系的缺失成為產業發展的障礙。
“一頭冷、一頭熱”
我國的數字出版領域前景十分廣闊,無論是內容市場還是終端用戶,均遠未飽和。數字出版商、終端設備提供商、電子商務運營商等,都在積極地把握商機,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但出版社,面對數字出版的浪潮表現低調,并未將豐富的內容資源,品牌知名度等作為競爭優勢進入數字出版領域。
清華大學出版社社長李家強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數字出版產業呈現出‘一頭冷、一頭熱’的現象!盁帷钡氖菙底殖霭嫖锏闹圃焐、銷售商及數字圖書館的經營者等。出于對產業前景的信心,為了培育市場而樂此不疲!袄洹钡氖亲髡、出版社等,對數字出版仍存在諸多疑慮,不愿意授權給數字出版商,造成數字出版內容的缺失。
究其原因,首先,由于國內出版社長期從事傳統出版,已經形成了一套從版權授權到出版、印刷、發行等較為固定的工作模式,而這套工作模式顯然不能完全適用于數字出版,甚至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技術設備、運營模式等的全面升級。這不僅提高了運作成本,風險也隨之提升。其次,作為專注于傳統出版的出版社來說,對于電子出版物是否會沖擊紙媒介市場還存在不同程度的顧慮。
事實上,電子出版物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另一重要途徑,但由于使用、閱讀電子出版物需要利用PC或其他手持設備,在獲取和閱讀出版物的方式上與紙媒介出版物都有較大改變,擁有特定的用戶群體是其重要特點。數字出版不但不會對紙媒介市場造成沖擊,相反,它將成為紙媒介信息傳播的有益補充。兩種模式的協調共存,才是現代出版業健康發展的前提。此外,數字出版領域的版權保護問題成為制約出版社進入數字出版領域的障礙之一。隨著出版數字化進程的加快,無論使用何種閱讀設備,已經可以采用限制數字作品的復制權或在數字作品中加入版權信息等技術手段達到數字作品版權保護的目的。而與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同步的是數字出版領域內版權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比如網絡傳播環境下的版權保護、授權模式等問題便是長期影響行業內各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產業鏈缺乏有效整合
近日,一份關于世界STM(數字出版服務業)產業2004年經營狀況的咨詢報告顯示,全球STM2004年總營業額已經達到120.1億美元。然而,就國內市場而言,產業鏈內各環節缺乏有效的交流與合作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萬方數據的代表在一次公開場合下曾表示:“目前我國的數字出版業還不夠完善,無論是信息的實用性還是完整性都還離公眾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具體表現特征是,數字出版服務業沒有形成統一的聯盟平臺或者有效的異構系統整合,這樣就造成數字出版商之間不能互通,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島,造成了信息資源的荒置和浪費,導致信息不能共享!
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國內數字出版行業,在并不完善的市場環境下經歷了10余年的艱難求生和摸索。時至今日,已經涌現出方正、萬方、書生這樣一批具有一定規模、擁有各自競爭優勢的專業數字出版企業。然而,與全球化的專業數字出版企業相比,國內廠商無論是從銷售額還是市場份額來看,都顯然無法與跨國廠商相抗衡。即使將國內眾多廠家的收入營業額加在一起,也達不到像ELSEVIER ,THOMASON這些行業巨擘的百分之一。
更令人堪憂的是,數字出版行業的跨國企業正加速進入中國。貝塔斯曼集團早在1995年就進入了中國。提起貝塔斯曼,中國的讀書愛好者會立即聯想起貝塔斯曼書友會,很少有人知道貝塔斯曼還是世界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在1998年,貝塔斯曼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托馬斯.米德爾霍夫就看準了電子商務市場,下令將所有貝塔斯曼的書籍和音像制品數字化,這樣就可以在網上直接交易。如此深厚的市場基礎,無疑已經擁有了穩定的客戶群。
面對如此強大的競爭對手,國內企業之間該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政府該如何有效地引導國內企業迅速壯大和發展,政府如何通過法律手段來加強市場自律和規范化,國內主流企業將以何種方式與國外同行展開有效競爭,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政府發力
石宗源局長近日強調,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應該是企業群落內形成一個合理的分工鏈條,這個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有自己專注的領域,合起來才能形成整體優勢。
但是,目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鏈并未完善。談起產業鏈不完善的原因,書生公司的副總經理陳芳認為,現階段在這個產業鏈上存在非常大的誤解,各干各的,都不了解他人是什么想法,甚至還有思維差異。拿技術廠商來說,作為支持數字出版商和網絡傳播商的專業力量,應該專注于數字出版技術的開發和研究,為出版商等提供最先進有力的技術保障。雖然在中國眾多的IT技術廠商中,已經能夠為數字出版和網絡傳播業提供幾乎所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但是由于缺少溝通與合作,形成了技術廠商“身兼數職”的局面。不僅要擔當數據制作商和技術開發商的角色,還要參與數字作品的內容整合以及銷售等環節。這樣的結果是個體的諸多努力都將事倍功半。
據記者了解,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去年年底召開的2005年全國新聞出版局長會議上,專門成立了數字出版博覽會組委會領導機構,并把7月份舉行的數博會作為今年全國新聞出版行業的重點工作項目進行推薦。值得注意的是,組委會決定在首屆數博會上倡議組建數字出版產業聯合體,并相應配套地成立國內首個以數字出版為核心的著作權委托代理組織,旨在促進產業鏈的有機整合,推進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