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荒坡變綠了,項目基地沸騰了,全縣經濟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今年 1 至 4 月,全縣國內生產總值 l7514 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2863 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 20217 萬元,財政收入 2873 萬元,同比分別增長 10 %、 10 %、 59.73 %和 95.6 %。這是田林堅持走林漿紙一體化之路,做大做強林紙工業,延伸產業鏈,帶旺上、下游產業發展,帶旺人流、物流、資金流,促進田林和諧發展的結果。
為做大做強林紙工業,該縣從培植龍頭企業人手,把龍頭企業當作“牛鼻子”來抓。 2000 年,該縣引進廣西勁達興公司,上年產 12 萬噸新聞紙項目。該縣將原國有企業田林建材廠和紙廠蓄木場的場地無償提供給公司做廠房,同時成立協調小組,為公司提供最好服務。公司第一條生產線自 2003 年 6 月建成投產以來,已累計生產新聞紙近 10 萬噸,產品暢銷區內和廣東、浙江、重慶等地。勁達興公司年產 13 萬噸脫墨漿生產線和第二條生產線將分別在今年 5 月底和 6 月份竣工投產。
為給優勢產業發展提供能源,該縣調整辦電思路,整合資源,“借梯上樓”,發展水電業。一是舞“龍頭”。裝機容量 7.2 萬千瓦的洞巴電站今年底可竣工發電;裝機容量 44 萬千瓦的瓦村電站已通過預可研審查,力爭盡快上馬。二是實行區域和梯級開發,全面開發建設百樂、板干、長麥、三穿洞、那新、渭密等電站。三是推進那拉、獅子口等電站改制工作,裝機擴容,做大做強水電業,力爭 3 至 5 年內,使全縣水電裝機容量達 50 萬千瓦以上。同時,發揮電的優勢,實行產業互動,興辦工業集中區,發展林紙、冶煉、礦產開發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提高水電業附加值,壯大縣域經濟。目前,全縣在建電站 10 多座,總投資 10 多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