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新聞中心
國內 國際 財經 科技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視點 紙印行 圖片
 

鄔書林:中國出版業發展趨勢與展望(演講全文)

2005-05-19 人民網
 

——“2005中國出版業高層論壇”主題演講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 鄔書林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訊   今日下午,“2005中國出版發展高層論壇”在天津舉行,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在開幕式上做了“中國出版業發展趨勢與展望”的主題演講。鄔書林指出,要把握態勢,遵循規律,深化改革,加強管理,促進圖書出版業的繁榮發展。以下為鄔書林演講全文——

    鄔書林:中國出版業發展趨勢與展望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非常高興有機會與出版界的同事們,圍繞這次論壇的主題,與大家交流對發展我國出版業的看法。首先請允許我談談天津經濟發展特別是開發區建設對出版業發展的啟示。近年來,天津經濟和社會發展明顯提速,各方面工作在和諧中不斷取得進展,這使我回想起幾年前跟隨中央領導同志在天津考察時留下的深刻印象。當時天津開發區正在建設之中,市委市政府在財政不很寬裕的情況下,投資400多億元建設新區的地下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同時投大量資金進行城區的危舊房改造,投資教育等,這些有遠見的舉措,為后來眾多國際著名跨國公司紛紛投資天津開發區準備了條件和基礎,也為此后天津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最近,天津又集中大量資金用于重點工程和社會發展項目建設。相信這些將使天津進一步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我想,抓好基礎性的工作、重點工程和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務實地抓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事情,不僅是經濟和社會發展要遵循的重要經驗,也是我們在考慮和研究出版業發展時必須考慮的關鍵因素。在這方面,天津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下面,我就圖書出版發行的發展問題介紹點情況。去年年底,到新聞出版總署工作后,我圍繞著圖書出版發行業的改革、發展和管理工作開展調查研究,近6個月來出版界的老同志、專家學者、出版社的社長總編和我的同事就此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看法、想法。利用五一長假的時間,我把這些問題做了一些疏理,結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把握出版業的發展態勢

    不管我們怎樣評價中國出版業的現狀,不管是把它描述得多么美好,還是一團糟糕,它都是我國出版業改革發展的現實基礎。我想講三點看法,一要充分肯定出版業取得的巨大成績,二要清醒看到我國出版業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三是抓住機遇加快我國出版業的發展。

    首先,要充分肯定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業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

    1.我國圖書出版發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實力大為增強。圖書出版社從1978年的105家發展到2004年的572家,整個出版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是組建了一批綜合性出版集團。出現了一批實力較強,經營管理水平較高,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綜合性出版集團,如中國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遼寧出版集團、廣東出版集團、吉林出版集團等。截至2004年底,總署正式批準的出版集團共有16家,資產總額517億元,銷售收入達453.5億元,利潤31億元。二是中央各部門形成了一批專業特色突出,有一定創新能力、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出版社,如科學、建工、農業、化工、機械、郵電、電子等。三是教育出版蓬勃發展,出現了高教、人教、北大、清華、人大、外研等一批很有實力的出版社。四是我國圖書出版業在北京、上海等原有出版基地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一些省市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出版大省,出版系統內部的競爭局面初步形成,一個實實在在的圖書出版產業已初步形成。從發行角度看,我國圖書發行業的凈銷售額、利潤有了很大的增長,凈銷售額從1978年的12億元增長到現在的461億元。組建了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等一批有影響的集團,這些集團積極采用連鎖經營、物流本配送等先進業態和管理方式,集團的實力和發行能力顯著增強。

    2.出版物的數量質量有了顯著提高,出版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礎性的工具書、學術著作,并積累了編輯大型工具書和重大出版工程的經驗。20多年來,我國圖書品種從80年代初的一萬多種發展到2004年的21.9萬種,印數從37億冊增長到2004年的64.4億冊,總印張從118億印張增長到2004年的466億印張。20多年間,出版了一大批以《中國大百科全書》、《辭!、《辭源》、《中國美術全集》、《中國美術分類全集》、《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機械工業手冊》、《中國植物志》等為代表的基礎性工具書和重點圖書,積累了編輯出版這類圖書的豐富經驗。目前我國的出版物初步反映了我國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發展的狀況,初步適應了讀者的需要。圖書出版發行告別了短缺時代,買方市場基本形成。同時,書籍的裝幀、設計和印制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

    3.出版技術裝備和物質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一是書刊印刷根本改變了生產能力嚴重不足的狀況,印刷技術的一些領域在世界上爭得了一席之地。書刊印刷裝備告別鉛與火,走向光與電,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應用和更新狀況基本上與世界同步,漢字照排等先進技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重振了印刷文明故鄉的雄風。二是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積累,絕大多數出版單位建起了辦公大樓,有了一定的經濟積累,為進一步的發展準備了條件。三是建成了一批大型書城,形成了一批圖書大賣場,經營面積在萬米以上的書城從南到北一個接一個地開業,現在已有22家,成為許多大中城市重要的文化設施。

    4.出版管理水平大為提高,成長了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隊伍。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管理方式開始受到重視,計算機已經廣泛應用于出版社的管理、編輯、發行工作中,出版服務社會的能力大為提高。目前,我國出版從業人員的素質顯著提高,已經普遍具備大專以上學歷,一大批博士、碩士投身出版行業。出版、發行從業人員普遍進行了職業資格考試。一批理論素養好、具有戰略思維的職業出版家和熟悉現代資本運營、有較強市場運作能力的職業經理人正在逐漸成熟。出版教育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武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一批重點大學開辦了出版專業,有的還有了博士點。出版隊伍素質的提高,將使我國出版業的發展建立在可靠的人才基礎之上。

    5.出版改革不斷深化,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反映出版規律的出版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正在深入探索之中。20多年來,我國出版改革從放寬政策、下放權利逐步向建立反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出版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包括出版改革在內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正在深入推進,為出版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6.出版對外交流不斷擴大,我國出版業在世界的影響有所提高。我國已加入WTO,出版的分銷和印刷,已按承諾履行了權利和義務,成功地迎接了挑戰,現在進入WTO后過渡期。我國保護著作權的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并逐步與世界接軌,我國加入了一系列的國際版權公約。我國已經成功舉辦了1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世界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時,我國出版界積極參加德國的法蘭克福、埃及的開羅、美國以及新加坡等著名的國際書展。我國圖書的進出口業務逐步擴大,版權貿易不斷擴展,中國與世界出版業的聯系大為增強。

    其次,對出版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要有足夠估計。

    1.對外部環境變化對我國出版業發展的影響要有足夠估計。我國將在2020年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將對各行各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當整個國家都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出版業必須自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不應該也不可能游離于整個國民經濟體制之外,F在,新聞出版行業中的印刷機械、器材、紙張和物資供應的市場化程度已經較高,發行業也基本市場化。特別要提出的是,教材的出版發行招投標試點正在進一步擴大,貧困地區中小學免費教材發送范圍也在擴大?傮w上看,這是我國社會的巨大進步,出版界應當積極參與、支持。同時要看到它的影響不僅是教材利潤的減少,改變的還是相當多的地方出版社賴以生存的以書養書的機制,并會產生連帶影響。出版界對此要有足夠的估計?偸鹱鳛槌霭婀芾聿块T會為大家積極爭取政策,爭取平穩過渡,但出版單位如果不更新觀念,在出版的運行中盡快形成既能出版好書又能賺到錢的良性機制,出版的發展將是極其困難的。在這方面,我們的經驗還不多,需要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做出新的探索,在實踐中解決兩個效益的統一問題。

    2.對我國出版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要有足夠估計。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出版產值和利潤過分依重教材。據統計,美、英、日等發達國家的出版利潤中,教材的比重都沒有超過30%,大眾讀物的產值貢獻率在美國多年來都是超過60%,專業出版、教材兩項也只有35%左右,英國大眾讀物的產值占到50%,日本則高達80%。相比之下,我國圖書市場中教材的產值比重一直超過50%,教輔圖書又占相當比例,教育出版的利潤在整個出版中的比例更高。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圖書出版結構失衡的問題明顯,行業發展結構調整的任務很重。二是出版的原創性不強,特別是反映我國科研、教學最新進展的圖書開發不夠。一方面,圖書跟風現象嚴重,粗制濫造,甚至出現出偽書的情況;另一方面,出版反映我國科研教學最新成果的圖書雖然受到重視,但沒有形成良性生產經營機制,沒有成為出版生存發展的重要方面。三是出版的擴大再生產后勁不足。長期以來,國家一直對出版業給予很大的財政和稅收優惠,以保證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現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一部分出版社的出版利潤不能用于出版的擴大再生產,相當一部分本應用于出版發展的利潤被出版社的上級主管單位過多的截留挪作它用。這一點,在高校出版社和部委所屬出版社表現的尤為嚴重。從長遠看,這是不正常的。

    3.對當前出版市場的混亂狀況對出版業發展的影響要有足夠估計。一是出版與發行之間誠信不夠,在計劃體制下形成的信用關系正在逐步打破,適應市場經濟條件的社店關系還沒有形成,折扣、銷售信息反饋、結算回款關系還沒有形成規范性的可以遵循的制度,影響了出版與發行之間的相互信任、信賴和依存,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二是國有出版發行單位與民營發行單位在稅收、經濟等方面的政策還沒有統一,其中既有一些已放開的領域民營還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公平待遇,也有國有和民營在稅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事實上的不公平競爭問題。三是盜版盜印的現象十分嚴重。20多年來我國經濟和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本應拉動出版業有更大的增長,但實際上一段時間以來,統計數字顯示的出版用紙量、銷售收入并沒有明顯增長,出現較長時間的徘徊,甚至一些年份一定的下降。這一方面說明我們出版工作不能很好地隨經濟發展同步增長,更主要的是與盜版盜印和出版運行的不規范、統計制度的不健全、統計不準確有很大的關系。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兩種現象找到原因,一是圖書特別是暢銷書被大量盜版,二是相當多的出版發行活動沒有納入管理部門的統計。這使我們本應納入統計的大量出版活動得不到反映。這可以從出版的實際用紙量和可用于出版的紙張生產(含進口)的巨大差額看出。比如,1985年我國的紙張生產914萬噸,其中可用于出版印刷的約230萬噸,當年書報刊實際用紙196萬噸,兩者相差不大,盜版現象不嚴重。到了2003年,我國紙張生產和進口量為4100萬噸,可用于出版印刷的紙張約950萬噸,但書報刊實際用紙量卻遠遠到不了這個數字,相當一部分紙張用于盜版盜印違規出版活動。最近我們收到各地不少管理部門的報告,社會上有一些部門單位游離于出版發行之外,不交稅收,違規從事圖書發行工作。初步統計,每年這些違規從事圖書發行的數額高達幾十億元。最嚴重的是,盜版盜印把出版業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暢銷書的利潤給攫取了。現在任何種類的書,一旦暢銷,盜版便蜂擁而來。這個問題不解決,圖書出版業就不會有大的發展。

    4.對我國出版業面臨的國際競爭要有足夠估計。由于準備充分,應對得當,我國加入WTO后圖書出版業雖然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和沖擊,但是現在我國已經進入WTO后過渡期,現行承諾對圖書出版業的長遠影響不可低估。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國際出版集團在資本規模上占有優勢,二是在管理經驗上占有優勢,三是在出版最新科技信息的內容上占有優勢。前兩條這幾年講得多一些,第三點我們估計和重視還不夠。目前,歐美占據世界核心期刊的96%以上,反映科技進展的專業出版幾乎被他們壟斷。在這方面,我們還沒有形成應有的出版理念,更沒有形成出版發行的良性運行機制。在我國沒有承諾放開出版的情況下,僅版權貿易就已造成了巨大的出版逆差,如果現階段就放開出版,結果可想而知。從長遠看,如果我們在反映人類思想創造、科學發現、技術進展的專業出版中不占有一席之地,將有喪失話語權的危險,必將構成對我國文化安全的威脅。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是出版界的重要職責。

    第三,要充分認識發展我國出版業具有的良好條件和優勢,滿懷信心地推動我國出版業的發展。一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特別是國家實施的科教興國戰略,為圖書出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和基礎。改革開放27年來,我國經濟每年以9.4%的速度增長,現在GDP已達13.6萬億元。在校大學生人數從1998年擴招后每年都在穩步增長,2003年已達1900萬人。3.7億的青少年更是出版業的現實和潛在讀者。二是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出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三是中國有5000年文明史,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人文和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為圖書出版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其豐厚的文化資源。四是經過27年來的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年來開始的包括出版在內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出版業正面臨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的極好機遇,我們可以以改革為強大的動力,為出版業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五是經濟全球化促使商品、資本、管理、技術、服務等生產要素跨國流動,為我們吸收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管理經驗,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創造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有利于推動我國出版業的改革和發展,提高我國出版業的競爭力。六是高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出版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可以直接運用高科技手段,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某些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七是漢語是世界上重要的語種之一,華文出版物具有廣闊的市場。除大陸、港澳臺外,還有三千多萬僑胞和海外華人,以母語文化為紐帶的華文圖書市場十分巨大,我國圖書出版業在這方面具有語言上的天然優勢,大有可為。

    現在的關鍵是,我們如何把這些潛在的優勢變成現實的出版生產力,用出版物去占領市場,促進出版的繁榮發展。在這方面,機遇稍縱即逝,時不我待。比如,隨著中外經貿往來的擴大,世界上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能不能抓住機遇開發出適合不同讀者需要的漢語教學和各類讀物?最近商務印書館和外研社制定了很好的規劃抓這方面的商機,有了可喜的進展。外研社的一套經貿漢語教材已被歐盟有關組織采用,以合作的形式推出。這是很好的開端;ぁ⑶迦A、北大、科學等出版社,都在積極把反映當代中國學者最新成果的出版物推向世界,并有一定的經濟收益。這決不是掙幾個錢的事,要從文化戰略和民族振興的高度看待這些問題。

    二、明確功能,遵循規律,推動出版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出版業要自覺地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去,按照“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找準自己在社會發展中的位置,發揮好出版功能,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實現自身的發展。要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想問題,謀發展。我想虛實結合地講八個問題。

     1.準確把握好出版功能、屬性,找準出版在社會進步中的位置。出版是一項涉及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綜合性工作,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有效工具。出版的基本功能,是積累和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以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的發展。首先,出版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多的出版物在影響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出版關系到一個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教育,民族文化傳統的繼承和弘揚,關系到國家的政治穩定、文化安全,它是一項嚴肅的政治工作,必須用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手段來保證它的正常運行。其次,出版工作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科技文化工作,它通過出版工作者的專業勞動,形成對知識和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傳播,以便讀者的接受和使用,使知識和信息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一種資源。它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環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來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高低和這個國家的出版狀況緊密相聯。出版必須按照科學文化規律辦事,堅持黨和國家的一系列發展科學文化的方針政策。第三,出版的自身也是一個產業,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在信息社會中更是如此。目前,絕大多數出版物在市場上都是以商品形態出現,出版單位在出版發行過程中要承擔整個出版活動的經濟運行費用。無論是從出版業整體還是從單個出版社來看,如果不能從市場中收回資金并獲取利潤,以保證出版業的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出版業的發展就是空話。因此,出版工作又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經濟工作。

    問題的關鍵是,出版的政治屬性、科技文化屬性和產業屬性,在出版活動中,是同時發生的,不能割裂,是同一過程的不同方面,必須作為一個整體去考慮。因此,無論是出版管理部門制定政策、加強管理,還是出版單位從事出版活動,都必須考慮到出版工作的這些特點,不可偏廢。

    2.從出版工作的本質屬性出發,高度重視出版創新問題。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更是我們出版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從本質上講,創新是出版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出版作為內容產業也好,創意產業也好,它的基本功能是積累和傳播知識,一方面要求內容是創新的,另一方面要求我們不斷地創新形式,使讀者能夠接受我們的出版內容。從當前出版業的現實看,我國每年出版20多萬種圖書,真正反映當代我國人民思想創造科學發現技術進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出版物,遠遠沒有達到理想境界。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如果不能在全面推進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把當代中國人民的思想創新、科學發現、新技術進展通過出版物傳播出去,很難提高當代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出版的創新不僅僅是我們出版單位花些錢,出幾種反映創新內容的出版物,去獲獎,贏得社會贊譽。世紀出版集團陳昕同志有一個觀點我很贊同,他提出,出版工作者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出版人要成為各種創新內容的收集、加工整理者、組織者,成為傳播的信息中樞。這就要求出版工作成為思想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橋梁和紐帶。我想我們的出版單位要根據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優勢和積聚優勢,找到好的商業運行模式,既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還要賺到錢,實現兩個效益的有機統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出版業不邁過這個坎,發展就很難。

    3.制定好出版規劃,推動出版業的可持續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出版了一大批基礎性的工具書和重要出版物,包括激光照排技術的突破和廣泛運用,這些都是根據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在70年代中期制定的規劃實施的成果。用長遠的戰略眼光,制定好戰略規劃,是保證出版繁榮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要通過制定規劃,充分體現出版的功能,全面反映我國建設小康社會、振興中華的偉大進程中,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方方面面的成果,并推動和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目前,總署正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有三個層次:一是要制定整個出版業的發展規劃,包括整個出版事業發展的各項指標。二是要制定出版物的規劃,特別是圖書的“十一五”規劃?偸鹨验_始征求專家學者的意見,爭取有一個好的出版物規劃來引導和推動整個出版業都出好書,擴大出版在社會上的影響。三是要引導和推動各部門、各地區和出版單位制定好出版規劃,這是制定好國家規劃的基礎。只有每個單位都有了實實在在的出版發展規劃,國家的規劃才會有可靠實在的內容。出版界要加強和經濟、科技、教育等部門的聯系,按照為各行各業服務的思路,努力反映國家各方面的進展,使出版融入到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去。

    4.爭取好的經濟政策,為出版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在發改委、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支持下,國家一直采取免、減、退等一系列政策,給了出版業很大的優惠,為出版業的發展營造了比較寬松的經濟環境。特別是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以來,這方面的政策得到進一步優惠。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2003)105號文件,最近財政、稅務、海關等部門又下發了實施細則,這些將為出版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改革開放27年來的經驗證明,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國家對文化事業的支持會越來越大,政策會越來越好。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扶持黨和國家的重要新聞媒體,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大文化項目,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提出要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我感到現在國家對出版的支持在三個方面已加大了力度。一是產業政策、稅收優惠和實施細則比前幾年已有很大的進展。二是在重大出版工程上得到了國家財政支持。盛世修典是我國的重要文化傳統,F在一批重大文化工程已進入實施和立項階段,如《清史》、《中華善本再造工程》、《中華大典》等。在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都有出版方面的安排。三是創新方式,國家通過政府采購的形式促進出版業的發展。如對中西部貧困地區教材的采購,中央文明委、民政部實施的萬家社區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工程。出版界要根據變化了的體制和新環境,用好政策,加快發展。

    5.高度重視高新科技對出版的影響,使出版業發展建立在可靠的技術支持基礎之上。當前,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高新科技正在對出版業的載體形式、技術手段,營銷方式、傳播方式以及出版的管理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網絡出版、網上銷售、按需印刷,一方面對傳統的出版業給予巨大促進,使出版的功能不斷拓展和延伸,另一方面又對出版業產生嚴峻挑戰。自覺地適應和運用高新科技,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戰略問題,可以講挑戰和機遇并存。我感到有兩方面的情況值得研究和關注,一是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用好高新科技可以使傳統出版業在新技術采用基礎上得到促進和發展,F在是利用的最好的時機。網絡傳播等技術,使同一信息源能得到多重開發,不僅影響力增強,也使同一信息源能掙到更多的錢。二是新技術的使用和拓展已向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和原有的商業模式提出挑戰。比如google去年已和世界上五大圖書館合作,將大量進入公共領域的信息免費在網上傳播,今年歐盟不少國家的圖書館又加入其中。我們要跟蹤世界潮流,利用后發優勢,爭取在這一輪新的技術革命浪潮中,縮短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6.抓好基礎性信息服務,為繁榮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出版業的發展,需要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從現狀出發,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抓好關系到出版業正常運行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性信息工作,改變原有基礎性信息管理工作不到位、不健全,甚至闕如的狀況。比如,我們至今沒有統一的圖書可供貨目錄、權威的在版目錄,沒有引進書目的查重書目,甚至出現一號多書、使條碼唯一性失效等阻礙出版業發展的問題。抓好這些基礎性的信息工作,是管理部門和有關事業單位的重要職責。總署高度重視,石峰同志已牽頭組建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解決出版物發行數量不真實、不透明的問題。圖書司、發行司、信息中心、條碼中心將合力攻關,抓緊研究推出可供貨目錄,在解決一號多書的基礎上抓好條碼惟一性工作。同時,要傾聽出版界的意見,爭取在為出版單位提供基礎性的信息服務方面有大的進展,為出版的更大發展準備好條件。

    7.抓好出版誠信體系建設,保障出版發展的正常秩序。建立誠信體系,對于保證出版社之間、出版單位與發行單位之間,以及在社會上樹立良好形象,至關緊要。隨著市場經濟對出版的影響日益加深,原有在計劃條件下形成的社店關系、結算體系、折扣價格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隨著發行集團、出版集團的建立發展,如何構建新的誠信體系已十分緊迫。國家已頒布《反不正當競爭法》,正在制定《反壟斷法》。我們要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逐步建立誠信體系,以保證出版業的良好秩序和健康運行。這方面,出版界的呼聲已經很強烈,我們要認真調研,時不我待地抓好這件工作。

    8.用好書號管理這個杠桿,支持管理規范的出版單位加快發展。多年來,中宣部、總署一直提出要對管理好的出版社及時增發書號,支持出版業的發展。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們已經把這項工作作為整改的重要措施,付出實施,現在已經實行了這項政策。對管理規范,不賣書號,有實際需要的單位,及時增發書號。前幾天,已給一批出版社增發了書號,如給化工出版社一次增發1200多個書號。這里我要強調,增撥的書號如果被出版社用于賣書號這種腐敗行為,我們將嚴厲查處,不僅要收回增撥的書號,而且要對原有書號給予懲罰性核減,三年內不得申請新增書號。希望大家配合我們,把這個長期的老大難問題共同解決好。千萬不要出現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

    三、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促進出版業的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業的繁榮發展是建立在整個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出版界自身解放思想、創新觀念、深化改革的基礎之上的。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出版業的繁榮發展。當前,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深化,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隨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步伐的不斷加快,隨著國家各項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我國進入WTO 的后過渡期,隨著依法行政、依法治國方略的不斷推進,出版改革的緊迫性、必要性日益凸顯。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出版業的更大發展,是我們的必然選擇。為此,我講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出版改革的正確方向,全面推進出版改革。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對包括出版改革在內的文化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我們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必須掌握的方針原則。進一步貫徹落實這些精神,加快推進出版改革,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進出版改革,逐步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出版單位依法運營的管理體制。出版改革要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一手抓公益性出版事業,一手抓經營性出版產業,緊緊圍繞重塑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改善宏觀管理、轉變政府職能四個關鍵環節展開。要通過深化出版改革,不斷鞏固和加強黨在出版領域的領導地位,建立健全宏觀管理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出版市場體系,形成體現出版工作特點,符合國家法制建設要求的法律法規體系。要深化出版企事業單位內部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調動廣大出版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做大做強,提高競爭力。要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在已放開的領域,高度重視和吸引國內外的資金,推動出版業的發展,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積極作用,通過改革調動一切力量和一切積極因素推動出版業的發展。要積極采用高新科技,大力推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營銷組織和營銷方式,要推動出版企事業單位重視國際市場的開發,讓更多的出版產品走向世界。

    2.抓重點,攻難點,堅定不移地推進出版改革的深入。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特別是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以后,出版改革的廣度、深度和力度都在進一步拓寬,已經觸及到出版宏觀管理體制、微觀運行機制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出版既得利益的調整,涉及到出版格局的重組,各種矛盾日益顯現,改革的難度和阻力也明顯加大,這是不可回避的事實,也是正常現象,F在有各種議論、各種擔心、各種疑慮,這是改革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應當說,在多年出版改革的基礎上,經過這幾年的改革試點工作,我們已經基本摸清了下一步改革必須正視、必須妥善處理的若干問題。改革試點工作好比探索新的航道,開辟新的道路,本身就充滿艱辛。試點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要發現在新的航道上,哪里有暗礁,哪里有旋渦,哪里有淺灘,也就是說要找到改革的難點和重點,重點和難點就是改革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相信在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重視下,現在已遇到的企事業單位退休待遇的差別問題、三險的交納問題等等,會得到妥善解決。但有一條很明確,改革決不會停止,也沒有回頭路可走。試點單位要認清方向,克服困難,扎實推進。作為管理部門,一定會深入調查研究,反映情況,爭取政策,保證改革的穩妥推進。在這方面,許多試點單位已經用實踐做出了可喜的回答。

    3.認真總結試點單位的改革經驗,為進一步推動出版改革做好充分準備。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確定的21家出試點版單位,涵蓋了出版、發行、報業等各個方面。各試點單位根據中央的要求,從各自的實際出發,進行大膽探索,出版改革的各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各試點單位在完成改革試點任務的基礎上,創造了各有特色的經驗。如,遼寧出版集團在積極推進轉企改制、創新管理體制、努力采用高新科技推動出版產業發展和實施出版物走出去戰略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在創新內部管理體制機制,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特別是在提升集團以內容創新為核心的競爭力方面成績顯著。廣東出版集團和吉林出版集團在構建母子公司體系,加快人事、勞動等方面制度的改革,實行內部戰略性重組,建立黨委領導與法人治理結構相結合的體制,建立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加快內部整合步伐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四川、江蘇、浙江發行集團在轉企改制,推進股份制改造、加快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方面有了實質性突破。浙江發行集團還在打破地區封鎖、跨地區聯合,在上海、江蘇、深圳、遼寧等地開辦大型書店方面,邁出可喜步伐。上海發行集團在吸收社會資金,壯大發行集團,推進集團化建設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經驗。一批出版發行集團,在前幾年改革的基礎之上,正在積極上市融資,以推動出版發行集團更好地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擴大文化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吸收社會資金,促進出版業的更快發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措施得力的試點地區和集團,普遍提高了競爭力。斌杰同志有一個統計,凡是轉企到位的出版集團,大多數增長率都在15%以上,有的更高,遠遠高于改革沒有作為的出版單位。出版改革試點工作促進了出版發展,為我們堅定信心,更好地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供了經驗。當前要全面系統地總結出版改革試點單位的經驗,為下一步改革做好思想準備、理論準備和可借鑒、可操作的實際經驗。

    4.按照統一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出版改革。出版改革事關社會穩定,事關國家的文化安全,事關出版業的繁榮發展,要根據中央的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最近,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先后下發了關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關于文化領域引進外資的若干規定、關于加強文化產品進口管理的辦法等幾個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當前深化出版體制改革、加快體制機制創新過程中,鼓勵什么、允許什么、禁止什么的若干重要政策界限,為更好地深化改革提供了保證?偸饘⑦M一步制定實施細則,以便更好地執行中央文件精神。出版界要從正確認識出版的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的關系,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方面,從充分調動社會參與出版發展的積極性,加強和改進管理,引導和規范非公有制資本和外資進入文化產業方面,從在保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基礎上更好地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學習和理解文件精神,積極穩妥地推進出版改革,加快出版發展。

    四、強化管理,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保證出版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出版業的改革發展正處于關鍵時刻,無論是深化改革還是加快發展,都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要始終牢記沒有穩定的局面,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以保證出版業健康有序地推進。最近一個階段以來,新聞出版總署石宗源署長反復強調,改革發展的任務很重,統一思想的任務很重,維護穩定的任務很重。我們要按照宗源同志的要求,深刻理解和充分認識加強管理在推動出版繁榮發展中的重要性。當前,加強管理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把握好出版導向。出版工作要牢固地樹立政治意識、責任意識,自覺地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要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出版好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優秀出版物,以不斷地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要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整個出版工作,堅持“雙百”方針等一系列方針政策,使出版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思想陣地,決不給危害國家穩定、社會和諧的各種錯誤思想提供傳播陣地。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要把出版好鞏固好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出版物,以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出版物作為出版的工作的重要職責。當前要認真抓好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長征勝利70周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等方面的出版工作,高度重視這些出版物的出版。要堅決抵制各種腐朽文化對出版的侵蝕,抵制低俗之風,堅決打擊各種淫穢、色情格調低下的出版物。要結合先進性教育和三項教育活動,始終關注導向問題,維護出版的良好態勢。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要正確處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必須明確在中國做出版工作,無論是事業還是企業,都是社會主義的出版工作,都必須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堅持兩個效益的統一。

    2.堅決查處買賣書號,嚴厲打擊違規行為。查處買賣書號的問題,這一段我們已講得很多,這里簡要講幾點。第一,要統一思想,認清危害。買賣書號的實質是出讓國家賦予出版單位的專營權,是違規行為;買賣書號是造成壞書不時出版、低俗之風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買賣書號已造成了部分出版社喪失創新能力,形成空心化、空殼化的問題,這種狀況還在蔓延;在現行出版管理體制的情況下,不堅決打擊買賣書號的行為,整個出版物的質量會進一步下滑,更談不上出版的繁榮發展。第二,堅決打擊,決不姑息。買賣書號查處的問題講了多年,發了若干文件,現在關鍵是真抓實干,用行動說話。查處工作不搞運動,是一件經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最近已處理了幾家賣書號的出版社,有的已公開曝光,有的內部通報,大家可以看我們已做的事情,來看我們的決心。這件事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第三,用好書號發放這個杠桿,促進繁榮,打擊違規行為。一句話,該給的給足,違規的堅決打擊,沒有什么靈丹妙藥,唯有公平、公正,真抓實干。第四,深入調研,拿出辦法。要總結查處買賣書號的經驗,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可以操作的查處辦法,規范合作出版,做到查處買賣書號有章可循,實事求是。這一點,中宣部出版局和總署圖書司正在積極工作。

    3.嚴厲打擊出版偽書行為,樹立出版業的良好形象。最近,總署出重拳,嚴厲打擊偽書出版行為。出版偽書這件事,中央領導高度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文化和出版界義憤填膺。偽書敗壞出版界的形象和聲譽,不堅決打擊,從長遠看,會極大地影響讀者對出版的信任,危害出版的嚴肅性、科學性,F在只是出版偽書的出版社作了初步處理,下一步還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在有關會議上,我提出要用嚴法鐵律治理出版偽書行為。這個決心決不動搖,決不改變。今后再發現出偽書的出版行為,要依據出版條例,處以1-5倍的罰款,讓出偽書的出版社在經濟上受到嚴厲處罰;在行政管理上,要堅決核減書號,并在一定的年限內不增加新的書號;同時在輿論上譴責,使之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決不能讓偽書形成氣候。

    4.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改進出版管理工作。加強管理不只是要管理出版單位,首先要規范出版管理部門的行為。要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權責統一的基本要求,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偸饳C關與出版單位聯系最多的圖書司,在正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邊整、邊改,在年檢、買賣書號等違規行為的查處、增撥書號等一系列問題管理上,已建立了一套公開、公正、透明、民主決策的程序,并建立了相應的制度加以保證。希望出版界監督、支持我們,提高我們依法行政的水平,更好地為出版業的繁榮發展服務。

    女士們,先生們,當前,發展我國出版業面臨的形勢很好。我國正在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從宏觀上為出版業繁榮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出版工作大為可為。從出版自身看,我們有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7年以來積累形成的良好基礎和各方面的經驗,正在開展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為出版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蓬勃發展的高新科技為我們更好地發揮出版功能提供了技術條件和基礎。我們要遵循規律,靜下心來,抓住機遇,踏踏實實地推進我國出版業的發展。我們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國是紙張的發源地、印刷文明的故鄉,我們這一代中國人應當有志氣、有決心,為中國出版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相關報道:
2005中國出版發展高層論壇:三大不足影響出版業發展
鄔書林:盜版盜印嚴重阻礙出版業發展(圖)
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加強對復制行業的監管
我國新聞出版業發展使新聞紙進口猛增
哈爾濱打擊非法出版活動 三家盜版書印刷廠被查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堅決取締非法報刊
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在京成立
熱點推薦
為使廣大業內人士能更詳細地了解展會進展和參展企業的情況,中國紙網帶您到各個展廳去參觀…
歡迎投稿
圖片新聞
鄔書林在做“中國出版業發展趨勢與展望”的主題演講
關于本站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