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保總局今天對外宣布,今年將首批掛牌督辦9個環境違法案件,堅決處理相關責任人,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問題。9個環境違法案件多屬群眾多次舉報,反應強烈,當地政府始終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違法排污企業的責任人、對企業違法排污涉嫌保護的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責任人至今均未得到嚴肅處理。
這9個案件分別是:晉陜蒙寧交界區域電石鐵合金焦化行業環境污染問題;陜西武功縣東方紙業集團污染渭河問題;江西萍鄉市蓮花紙業違法排污案;河南商丘市梁園區水池鋪鄉爆破法制漿廠環境違法問題;安徽宿州市蕭縣虹光集團和林平紙業等造紙企業污染問題;內蒙古東烏旗小壩梁金銅礦廠、冰銅冶煉廠、淀花漿板廠危害草原生態問題;湖北省鄖西縣富民生物化工廠生產廢水嚴重污染仙河問題;重慶銅梁縣造紙企業污染屢查屢犯問題;遼寧海城市西洋鋼鐵有限公司違法超標排污問題。
環?偩汁h境監察局局長陸新元說,這次掛牌督辦的違法案件涉及3個流域、1個區域、1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幾十家企業,既有區域和流域性的環境問題,也有地方政府保護和查處不到位的情況。部分基層政府追求粗放型經濟增長,靠降低環!伴T檻”和違反國家產業政策招商引資,甚至通過制定“土政策”阻撓、干擾環境執法。
受環境法制制約,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也高的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扭轉,一些企業雖經多次查處,但仍采用各種方式違法排污。此外,處理責任人不到位,偏重于對企業的處罰,而對責任人的處理寥寥無幾,經濟處罰多、對責任人追究法律責任少,難以對環境違法行為形成威懾,也是造成這些環境違法案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環?偩謱κ着鷴炫贫睫k的案件依據案件的不同性質和問題,責成地方政府依法處理。對違法排污企業,依環保法律法規采取罰款、限期整改、停產、關閉等措施從嚴處罰。查事與查人相結合,對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的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和不依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環境監管失職者,要聯合監察部門依法追究其責任。9件案件處理到位后,環?偩诌將向媒體公布處理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