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輕工業辦公室副主任、山東省造紙工業協會理事長 宋鴻林)
二、我省造紙工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在肯定2004年度我省造紙行業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還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全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多數企業資金緊張,發展受阻 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影響,多數造紙企業還貸后,流動資金減少,出現周轉困難,或技改項目后續資金銜接不上,致使項目進展遲緩、甚至停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和持續發展。
2. 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利潤空間縮小 去年,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導致產品成本大幅上升,而除新聞紙等少數紙種外的銷售價格基本未動,致使箱紙板、印刷書寫紙等生產企業微利保本,甚至虧損經營;由于普通紙及紙板產銷趨于平衡,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對造紙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制約。
3. 造紙原料林基地建設 遠跟不上化機漿的發展 預計到今年年底,我省木材化機漿的年產能將超過80萬噸,所需的木材資源省內、甚至國內都很難保障正常生產供應,而企業自營林面積小、產量低,還不到采伐期。同時,目前企業發展大面積的自營林難度較大,首先是土地資源問題難以落實。
4. 環保要求高、對行業發展壓力較大 為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07年達標通水和建設生態省的需要,國家與省政府將繼續加大環保監管力度,對環保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國家對新建、改造項目將嚴格把關,準入的門檻將提高,凡水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將一律實行停產治理,我們造紙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將面臨新的考驗。
三、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持續發展我省造紙工業的幾點意見
今年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進一步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五”計劃目標,銜接“十一五”發展規劃的重要一年,我省造紙工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這里,我結合山東的實際和造紙行業的特點,就如何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機遇與挑戰,克服當前的困難與問題,持續發展山東造紙工業談幾點意見,請各位理事、代表討論。
1. 抓住機遇、持續發展
2004年,我國造紙總產量4950萬噸(規模以上產量4863萬噸),同比增長15.1%;消費量為5439萬噸,同比增長13.2%;人均年消費量42kg,比上年增長5kg;我國已經成為紙張消費與生產的世界第二大國。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紙張消費量將繼續大幅增長,據國內外造紙與經濟專家予測,2010年國內紙張消費量將達到7600—8000萬噸,2020年將達到或超過1億噸,這種巨大的紙張消費增長的市場前景,無疑將為國內造紙業提供極為有利的發展空間,也必將強勁拉動國內造紙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這也是國內造紙產業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近幾年,巨大增長的紙張市場需求對外資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跨國紙業公司和金融財團紛紛涌入我國投資建設大型造紙企業,國內如煤炭、電力、化工等具有資金實力的行業也積極參與投資,發展紙業,導致部分品種如涂布白紙板、箱紙板、銅版紙等品種產能增長過快、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大幅漲價,利潤空間縮小,這就是挑戰。面對發展機遇與挑戰,部分企業,特別是“十強企業”要放眼世界,致力國際化發展戰略,高起點、大投入,盡快做大、做強。其它企業要根據自身條件發展,規模能大則大,速度能快則快,不強求一致,更不要隨意攀比,不求大,只求強求精,形成自主的產品和技術特色。而另一部分企業,過去發展速度很快,現在則要適當放慢速度,集中精力,加強基礎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產品和技術儲備,多培養人才,全面提高職工素質,改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尋找時機大發展。
在企業抓機遇、上項目、選擇產品上,我省造紙企業出現了產品和規模雷同化的現象,不利于全行業的發展。我希望上新項目的企業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提前做好市場調查和產品發展預測,收集其他企業信息,避開過度集中發展同一品種,避免在家門口互相拚殺。市場需求量大的品種,大家都想干,競爭在所難免;小品種往往附加值高,大家更想干,但市場容量小,競爭會更加激烈。如我省一家企業,一個新產品剛開發入市時,每噸售價高達數萬元,幾年后,產品質量提高了,每噸售價卻降到不足2萬元,主要是其他企業也大量生產該產品了,市場供需平衡了,這就是同行業競爭市場的結果,是我們造紙企業所不希望看到的。市場需求日新月異,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創新,我建議造紙企業走自己的路,多開發新產品,多創名牌。
2. 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
山東是我國的造紙大省,而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如木漿、廢紙等以外購為主,產品約60%外銷,所以我省造紙工業是一個兩頭在外的產業。要保持大省地位,應繼續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纖維原料是長期制約我省造紙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供應緊張將有愈演愈烈之勢。解決好造紙纖維原料,一方面要擴大并合理利用省內非木材纖維原料,如麥草、棉桿等農作物副產品,資源相對穩定,基本能滿足我省非木材制漿的需要,不足部分可從周邊省份購進;要積極開發種植蘆葦、蘆竹、狼尾草、速生麻等非木材纖維原料;積極利用木材加工廠的邊角余料;充分利用國內廢紙。另一方面要適當擴大木漿、廢紙和木片的進口,特別是木片。今后幾年,我省化學熱磨機械漿將有大發展,目前所需木片將主要從廣東、廣西等省購進或依靠進口,隨著我省造紙速生林的發展,省內供應量會增加。目前,進口木片質優價廉,我省日照港有木片專用碼頭,便于卸船,這是內地省份所不具有的條件。去年,我省紙張產量高達920萬噸,省內消費約40%,出口量少;今后,我省造紙工業必須注重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尤其是大型骨干企業,近幾年引進了不少先進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產品質量穩定,具備了向國際市場進軍、與國際接軌的前提和實力;過去講全球經濟一體化,還覺得那么遙遠,現在看來就在眼前。如晨鳴紙業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已在歐美、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建立了8家分公司,2004年出口產品6萬噸,今年計劃再建3—5個海外分公司,達到每年30—50萬噸的海外銷售能力。銀河紙業的中檔文化用紙出口量在3萬噸左右,加上印制成本冊出口,每年創匯1000多萬美元。我預計,我省造紙行業將有更多企業的產品走向世界,有實力的企業直接到海外興業辦廠。山東造紙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時間不長,經驗不多,在與國際市場打交道時,必須善于用全球戰略眼光,研究與利用國際規則,提高應變能力,防范風險,立于不敗之地。
3.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十六大報告提出“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今后我省造紙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要以節約能源、節約原材料、節水為重點,深入開展資源節約活動,重點抓清潔生產,減少“三廢”排放,并最大限度地對廢棄物進行處理和回收再利用。節約資源對造紙行業來說,主要是大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造紙工業用水量多、排污總量大,水是其發展的命脈,國家制定的“造紙產品取水定額標準”從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造紙企業必須積極采用節水型先進設備與技術,千方百計減少水的消耗,減少地下水的開采,盡量采用地表水,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把我省造紙工業辦成節水型產業。
發展循環經濟把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緊緊聯系在一起,造紙工業能耗高、原材料用量大,要堅持節能降耗與環境保護并重。造紙工業循環經濟大有可為,如熱電聯產、堿回收工程、污泥制造有機復合肥、中水灌溉等,可形成生態產業鏈。
環境保護是基本國策。我省是造紙大省,環保要求高。最近,為加快生態省建設,從根本上解決我省流域水污染問題,我省將繼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去年,省環保部門就對幾家嚴重超標的造紙企業,由當地政府依法查令其停產整頓,并給予行政罰款或依法征收1—3倍超標排污費,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等,又一次給我們造紙企業敲響了警鐘!環保工程是生命工程,企業要生存、環保要先行!扎扎實實做環保要變成每個企業的自覺行動,存在僥幸心理或應付檢查是很危險的,也是行不通的,F在,環保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環保設備日趨成熟,效率也越來越高;只要企業加大投入,提高環保意識,加強環保設施的日常管理,使之正常運行,并責任到人,造紙廢水完全可以實現常年穩定達標排放,為建設生態省、發展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4. 發揮協會作用,加強企業間聯系,搞好行業自律
我省造紙工業協會1995年成立,歷經3屆,今年剛好10周年。10年來,在省輕工辦的領導下,在廣大會員,尤其是副理事長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協會在對行業發展進行分析予測,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行業情況,提出建議,為政府決策參謀,為會員服務,完成省發改委、省經貿委、省輕工辦等政府部門及中國造紙協會等領導部門交辦的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離我省造紙行業快速發展的形勢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還需要向兄弟省江蘇、浙江、廣東等造紙協會學習,向外國的造紙協會(工會)學習。
今后,秘書處要在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領導下,加強自身建設;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爭取更多的支持;密切與會員的聯系,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在加強行業自律方面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加強與兄弟省市協會的聯系,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更好地服務行業。
長期以來,我省造紙企業間有互幫互助的良好傳統,廠際之間、人員經常走動、參觀學習、交流經驗,即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傳統也不能丟,應繼續發揚光大。據企業反映,近兩年,在我省造紙行業出現了一些不正,F象:采取非正常手段獲取其他企業產品、技術信息,為競爭原料大幅提高原料收購價格,為爭奪市場非理性降低產品銷售價格,長時間占用供應商的應付貨款,企業間參觀學習、經驗交流減少,等等;為此,不少企業要求協會出面協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技術保密是可以理解的,同時應該受到尊重,任何企業有權對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保密,無論是企業花錢買來的、還是自主研發的,都有很大的付出。前一段到企業調研,與省內某造紙企業負責人交談,2004年他們僅購買專利技術的花費就高達600多萬元。企業要想得到某些技術和產品信息,應通過市場化運作,遵循自愿、協商和有償轉讓的原則,沒有必要采取非正常的獲取方式。對于一般的通用技術,如節能降耗技術、新設備應用、環保技術等方面,為了全行業的發展,提倡做到行業共享。關于競爭原料、爭奪市場的問題,其實質就是企業自身利益問題,我國有3000多家造紙企業,如此眾多、分散經營的情況下,哪家企業也主導不了市場。過去,我省造紙協會組織過麥草收購、雙膠紙和瓦楞原紙價格方面的協調會,促進了企業間的信息溝通和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今后,要改進協調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大協調工作力度,提倡企業間密切信息溝通,實現共同發展,加強行業自律,倡導團結、誠信,樹立我省造紙企業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