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輕工業辦公室副主任、山東省造紙工業協會理事長 宋鴻林)
一、2004年山東省造紙行業生產經營的主要成績
1. 基本情況
據對全省規模以上243家造紙企業情況匯總,2004年機制紙及紙板產量920.45萬噸(已扣除子公司重復計算的部分),同比增長14.15%,占全國同行業的18.93%;其中機制紙產量524.04萬噸,同比增長8.56%,機制紙板產量396.41萬噸,同比增長22.49% ;產品銷售收入532.98億元,同比增長31.48%,占全國同行業的26.53% ;利稅總額59.5億元,同比增長15.5%,占全國同行業的32.11% ;利潤總額36.00億元,同比增長10.47%,占全國同行業的36.14%。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和經濟效益已連續10年列全國各省市同行業首位。
根據分析, 2004年全省造紙行業主要品種的產量大致為:印刷書寫紙230萬噸、新聞紙60萬噸、輕涂紙35萬噸、銅版紙60萬噸、生活用紙15萬噸、涂布白紙板135萬噸、瓦楞原紙120萬噸(其中高強瓦楞原紙45萬噸)、箱紙板110萬噸、特種紙及紙板40萬噸,其它紙和紙板115萬噸。在主要品種中,新聞紙、涂布白紙板、輕涂紙、銅版紙等中高檔品種增幅較大,這與去年全省行業產品銷售收入增長遠高于產量增長是相吻合的。
2. 產業集中度提高,“十強企業”更大更強
2004年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產量超過10萬噸的企業16家,比2003年增加1家,其中50萬噸以上企業4家,同比增加1家;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10家,同比增加2家,其中超過30億元的5家,同比增加3家;利稅超億元的企業11家,同比增加3家,其中,超過5億元的企業4家,同比增加2家;利潤超億元的企業7家,其中利潤超過3億元的企業4家,同比增加1家。由這一系列的對比數字可以看出,我省造紙的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經綜合實力考核,2004年山東造紙行業“十強企業”分別是晨鳴、華泰、太陽、博匯、泉林、銀河、森博漿紙、華金、泰山、魯南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十強企業”的主要經濟指標比2003年又有較大幅度增長。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合計509.44萬噸,同比增長30.29%,占全省行業的55.35% ,占全國行業的10.47%;銷售收入合計317.16億元,同比增長43.25%,占全省行業的59.51%,占全國行業的15.77%;利稅合計43.41億元,同比增長16.67%,占全省行業72.96%,占全國行業的23.43%;利潤總額合計28.30億元,同比增長8.40%,占全省同行業的78.60%,占全國行業的28.40%!笆畯娖髽I”占全省造紙企業數的4%,而產量及主要經濟指標均占到全行業的一半以上,利潤總額超過全國行業的四分之一!笆畯娖髽I”群體的發展既代表了山東造紙工業的發展速度,又體現了山東造紙工業的發展水平;他們不僅是省內的大型骨干企業,同時也是國內同行業的佼佼者,在國際造紙業中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2004年,晨鳴紙業、華泰紙業都跨入中國企業500強之列。晨鳴紙業的紙及紙板產量144.41萬噸,居我省首位,全國第二位,產品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均居全國同行業首位,同時躋身世界造紙企業50強;華泰紙業的紙及紙板產量76.82萬噸,居我省第三位,全國第六位,產品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均居全國同行業第三位;太陽紙業的紙及紙板產量87.90萬噸,居我省第二位,全國第四位,其產品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分別居全國造紙行業第五位和第四位。去年,晨鳴紙業成功發行20億元企業可轉債,是同時擁有A、B兩種股票和可轉債的股份公司,成為國內造紙行業股市融資金額最大的公司。華泰新聞紙產量突破40萬噸,創高檔彩色新聞紙產量全國之最,并建成我省第一家企業陸路口岸及同行業第一家企業保稅倉庫,極大的方便了華泰的國際物流業務,同時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太陽紙業全年產銷兩旺,面對高檔涂布白紙板的激烈競爭,積極開發涂布卡紙系列產品,從而贏得了市場,爭取了主動。博匯集團在加大造紙投入的同時,注重相關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化工產品的發展,其效益已占到博匯集團的半壁江山;去年,“博匯紙業”成功上市,融資近8億元,成為我省造紙業的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資金基礎;山東造紙行業不僅上市企業多,而且均為業績優良的績優股。森博漿紙擁有先進的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是全省第一家通過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國際認證的漿紙企業,正式投產僅兩年,2004年生產高檔涂布白紙板15.21萬噸;漂白化學木漿22.21萬噸(其中商品漿17萬噸),超過設計能力11%,月產量最高達20434噸;木漿堿回收率高達98.4%,自供電率97.65%,許多指標創造了國際同類漿廠的最好成績。魯南紙業集團原料結構調整一直走在全省造紙行業的前列,在停止麥草制漿十年后,又不再使用廢紙原料,目前全部采用商品木漿,生產7大系列的特種紙,產品附加值高。泉林紙業在資金相當困難的情況下,變壓力為動力,全廠干部職工情緒穩定,生產大幅增長,經濟效益創歷史新高,今年有望更大的發展。銀河紙業、華金集團、泰山紙業等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造紙行業“十強企業”,它們不斷加大技改投入,緊緊抓住發展不放松;銀河的文化紙和高強瓦楞原紙、華金的薄頁紙、泰山的低定量涂布紙各具特色,泰山的低定量涂布紙還大量出口到日本等國家。
在評定“十強企業”的基礎上,經綜合實力考核,海王紙業、照東方紙業、滬平永發造紙、恒聯投資、棗莊華潤紙業、貴和紙業、華港包裝材料等7家企業被評為“2004年度山東省造紙行業先進企業”,先進企業的業績也非常突出,引人注目。恒聯投資公司的前身是濰坊造紙總廠,有著近70年歷史的老國有企業,自2002年改制后,企業在資產重組、體制改革、管理創新等方面成效顯著;現擁有10家子公司、6家關聯企業、員工4000余人,2004年實現利稅合計4610萬元,同比增長82.94%,利潤總額1953萬元,同比增長150.90%,具備了大發展的潛力。近幾年,照東方紙業多方融資,不斷加大技改投入,生產規模擴張迅速,企業發展速度較快。滬平永發紙業是我省目前最大的高強瓦楞原紙生產企業,2004年高強瓦楞原紙產量16.5萬噸;從建廠初期,該企業始終把產品定位在市場需求量大、產品附加值并不高的高強瓦楞原紙上,目前產品供不應求,為加快發展,做大企業,去年又投資5.3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高強瓦楞原紙項目。多年來,海王紙業發展穩定,充分利用臨近青島港口的優勢,在國際貿易發展上獨樹一幟,并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貴和紙業是我省高強瓦楞原紙的后起之秀,目前已經形成年產10萬噸的規模,為實現快速發展,又在建一條年產15萬噸的高強瓦楞原紙生產線。棗莊華潤紙業是一家外資企業,主導產品為石膏護面板紙,2004年產量約15萬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業生產石膏護面板紙的企業,產品不僅替代進口,還出口到韓國、東南亞等國家,發展潛力較大。濰坊華港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是以生產卷煙行業用紙的特種紙企業,生產規模不大,但產品附加值高,2004年實現利稅3244萬元,是我省造紙行業單位產品平均提供利稅最高的企業之一,是連續多年的全省造紙行業“先進企業”。
3. 技改投入大、起點高、大項目多
進入“十五”以來,我省造紙工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技術改造投入不斷加大,一批技術含量高和市場競爭力強的技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2004年全省造紙行業技改投資近80億元,新增生產能力100多萬噸,引進多套國際一流技術裝備,使山東造紙工業整體裝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如晨鳴紙業年產25萬噸、博匯紙業年產20萬噸化學熱磨機械漿項目,主要設備都是由世界知名的制漿造紙設備供應商提供,均為目前國內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化學機械漿生產線,都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晨鳴紙業總投資12.98億元的年產30萬噸高檔涂布白卡紙項目,卷紙寬度5650mm,設計車速800m/min,主要設備從芬蘭、德國、意大利、日本、奧地利等國引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從投料試機到開車成功僅用兩天時間,今年1月1日已正式出紙。華泰集團建設中的11號紙機、網寬10.2m、設計車速2000m/min,是目前亞洲最先進的造紙機,其年產能40萬噸新聞紙排世界前3位,投產后華泰的新聞紙年產能將達80萬噸,成為我國最大的高級彩印新聞紙生產基地。太陽紙業年產16萬噸高檔信息用紙已于去年10月正式投產,主體設備從美卓公司引進及西安維美德公司配套,造紙機設計車速1300m/min,抄寬4970mm,生產線自動化程度之高、技術含量之密集、裝備水平之先進具國內同類紙機領先水平;去年9月又動工興建年產25萬噸高級銅版卡紙項目,總投資8.5億元,該項目的開工建設,標志著太陽紙業在現有中高檔包裝紙板國內領先的基礎上,又向高檔印刷用紙領域發展。恒聯發揮多年生產高檔衛生紙的技術優勢,投資1.8億元,引進兩臺抄寬為2200mm、3300mm的二手生活用紙造紙機,工作車速均在1000m/min以上,可年生產擦拭紙、高檔衛生紙6萬噸,將成為省內最大的擦拭紙生產企業。好當家集團和照東方紙業年產15萬噸箱板紙項目都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今年上半年可投產。去年,泉林紙業、華泰紙業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先后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泉林紙業總投資25億元,項目包括建設造紙原料林60萬畝、配套建設楊木APMP30萬噸/年和20萬噸/年銅版紙生產線一條;華泰紙業總投資51億元,項目包括一條年產50萬噸高檔銅版紙生產線,配套建設年產30萬噸APMP木漿生產線以及60萬畝速生豐產林原料基地。上述兩個國家重點項目的實施,必將進一步提高我省制漿造紙裝備水平,并極大提高我省林漿紙一體化的發展水平。
4. 國際合作、強強聯合邁開了步伐
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山東造紙不被外資看好。近幾年,晨鳴紙業、華泰紙業、森博漿紙等紙業集團的迅速崛起,令業界刮目相看;一些國際知名的紙業公司或跨國金融財團紛紛涉足齊魯大地,商討合資合作;我省造紙業的企業家們高瞻遠矚,審時度勢,順應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潮流,開始了強強聯合、互惠互利、雙方共贏、共同發展,邁開了國際合作的步伐,這是2004年山東造紙業發展的一大特點之一。森博漿紙憑借年產22萬噸漂白木漿和17萬噸白卡紙的優良資產,日照港的地理優勢,被實力雄厚的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看中,于去年5月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金鷹集團收購森博漿紙90%的股份,將其改組為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責任公司,進而計劃投資12億美元,合資興建年產100萬噸的化學木漿項目,將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木漿和高檔包裝紙板的生產基地,這是迄今為止我省造紙行業最大的引資項目,開創了山東造紙特大型項目合資合作的先河。晨鳴紙業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紙業集團,極具成長性;韓國新茂林制紙株式會社是國際著名的紙業公司,居韓國第二位;晨鳴與新茂林自前年簽署締結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之后,雙方從公司高層到員工交流頻繁,合作項目不斷;去年,新茂林派專家到壽光晨鳴任職,提供技術和管理支持,晨鳴也多次派員工到新茂林考察學習,還聯合組建中外合資江西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范圍進一步擴大,變“優勢對抗”為“優勢對接”,使技術、市場、原料資源共享。2004年,華泰牽手世界500強斯道拉·恩索集團,雙方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形成“戰略聯盟”,聯手成立合資公司,今年將動工建設年產20萬噸SC紙項目。以上幾個典型事例,標志著我省造紙業在國際合作、強強聯合上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加強國際合作、強強聯合是做大做強山東造紙工業的重要途徑。
5. 積極開展造紙原料的研究與應用有了新的突破
近幾年,造紙纖維原料供應相對緊張,價格上漲一直困擾著我省造紙工業的發展。去年,我省在擴大使用棉桿原料,增加木片進口生產化學熱磨機械漿等方面均有所突破,這是逼出來的,使壞事變成了好事、壓力變成了動力。過去,提起山東造紙就會想到單一的麥草制漿,現在情況變了,麥草受到資源、價格等因素的制約,目前麥草漿占全省非木漿消耗量的約70%,自制漿的原料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以我省兩個草漿重點生產企業為例,博匯紙業蘆葦原料占到60%,麥草原料僅占40%;壽光晨鳴利用木材加工廠的邊角余料占到50%,其余50%為蘆葦與麥草。我省魯西北是棉花重點產區,有豐富的棉桿資源,過去農民把它當柴燒,現在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燃料也變成了煤、液化氣,棉稈基本不再作為燃料使用,這就為造紙企業利用棉桿提供了機遇。去年,生產高強瓦楞原紙和箱紙板的滬平永發、銀河紙業、齊河晨鳴紙業等企業,甚至連生產文化用紙的泉林紙業,都在利用棉桿上動腦筋、做文章。棉桿不僅價格便宜、資源豐富,而且有利于提高箱紙板和高強瓦楞原紙的產品質量。在解決了棉桿粉碎、打包、運輸、貯存等問題之后,已大量使用棉桿。如滬平永發紙業,棉桿原料已占到30%以上。據估算,去年全省造紙企業共用棉桿原料約50萬噸以上,直接經濟效益超過億元。其它新型造紙原料的開發與栽培也取得可喜進展,如泉林紙業萬畝蘆竹喜獲豐收,風干產量達2噸/畝;滬平永發、濱州黃河紙業分別試種狼尾草1000畝、速生麻3000畝,風干產量1.5—2噸/畝,取得了一定的種植經驗,今年計劃擴大種植面積。據3家企業介紹,蘆竹、狼尾草、速生麻易生長、產量高、無病蟲害,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去年,我省博匯紙業、晨鳴紙業分別建成了大型化機漿項目,年需木片超過60萬干噸,原設計要大量使用楊木為原料,目前看來,在省內、國內收購如此大量的楊木困難不少,自營的速生林面積小,也不到砍伐期。他們就采取船運進口桉木片、在日照港卸貨后轉汽車運輸的方式。據了解,國際木片資源比較豐富,價格比國內原木便宜,從國外進口木片經濟可行;在技術上,這兩個企業都進行了攻關,基本掌握了桉木化機漿的工藝技術,為我省大量使用桉木原料發展化機漿開辟了新的途徑。
6. 環保、節能成績顯著
2004年,為適應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生態省建設的要求,節水和環保一直是我省造紙行業的重中之重。針對原料、煤炭、化工等大幅漲價的情況,我省各造紙企業通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節能降耗、努力降低采購成本,積極消化漲價因素。如森博漿紙從嚴格控制生產成本入手,全年消化漲價因素近2億元,主要消耗指標居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華泰集團規范招標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取得顯著效益。同時,許多造紙企業針對原材料、水資源、環保等情況,積極采用新技術、大力開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堅持可持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省絕大部分企業對環保一直常抓不懈,廢水常年穩定達標排放,不僅增產不增水、增產不增污,還節水減污。晨鳴、華泰、太陽等企業節水都超過50%,自制草漿耗水已降到60m3/t以下,噸紙耗水降到10—12m3,排放廢水COD常年穩定控制在400mg/l以下。滬平永發因地制宜、開拓創新,用新思路、新觀念改變傳統的制漿工藝,利用生物技術制漿,在解決廢液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近日已經省級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針對化機漿廢水濃度高的特征,晨鳴、博匯、銀河等企業采用厭氧技術,引進國際上先進的厭氧處理設備,一次性投資雖大,但水處理費用低、效率高,COD去除率達60%以上。去年,我省造紙及相關企業還獲得了不少環保方面的殊榮,如為表彰晨鳴污染治理由單一治理向綜合治理、由單純治理向綜合利用的轉變,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向晨鳴頒發了“清潔生產示范企業”稱號。安丘汶瑞研制的大規格、平面閥鼓式真空洗漿機榮獲2004年度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這是國家環保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在這里,我代表省造紙協會向他們表示熱烈祝賀,希望再接再厲,為山東的造紙工業和環保事業再創佳績。
|